linux查看硬件經常使用命令

      最近整理了平時工做中常常使用的命令,主要分爲兩大塊,一塊是查看硬件信息的命令,另外一塊是監控硬件運轉狀況的命令。這一篇只涉及查看硬件信息的命令,有關監控硬件運轉的命令,我會在下一篇博客中給你們分享。這些命令爲咱們故障診斷時提供了依據,熟練掌握這些命令是很是必要的。
1.查看cpu信息
(1)cpu型號
(2)物理CPU個數
2個物理CPU
(3)每一個物理CPU的核心個數
6個物理核心封裝在同一個CPU裏面
(4)是否使用了超線程
共用24個邏輯CPU
 
有上面幾幅圖可知,共用2CPU,12個物理核心,24個邏輯CPU,理論上相同core id的值應該只有2個,而這裏
顯示有4個,表示採用了超線程技術。
 
2.查看內存信息
cat /proc/meminfo
或者:
free -m
 
內存大小:193793M
swap大小:7844M
 
重要指標說明:
total:內存總量
used:表示總計分配給緩存(包含buffers 與cache )使用的數量, 但其中可能部分緩存並未實際使用
free:未分配的內存
buffers:系統分配但未被使用的buffers 數量
cached:系統分配但未被使用的cache 數量
-buffers/cache:反映的是被程序實實在在吃掉的內存【used - buffers - cached】
+buffers/cache:反映的是能夠挪用的內存總數。【free + buffers + cached】
 
3.查看操做系統信息
(1)查看操做系統的版本信息
 
 
(2)查看操做系統運行位數
 
 
四、查看網卡信息
(1).查看總體網卡信息
該機器中總共包含兩塊網卡eth0和eth1,lo表示本地地址;注意eth0和eth1綁定了相同的物理地址HWaddr,這裏實質是經過Bonding 將多張網卡匯聚成一張,能夠提供負載平衡(load-balancing),容錯(fault-tolerance)等功能。
 
(2).查看綁定模式
(3)查看某塊網卡信息
 
(4)查看網卡的隊列數
    因爲目前CPU都是多核,能夠將網卡設置爲多隊列,提升網卡處理效率。當某個隊列收到報文時,觸發相應的中斷,收到中斷的核,對其進行處理。爲了不不一樣的核處理同一個隊列的報文引發混亂,將隊列綁定到惟一的一個核心上。

從圖中能夠看到,兩塊網卡,每塊網卡有8個隊列,最前面的是中斷號,每一個隊列擁有獨立的中斷號,使用不一樣的CPU核心。算法

5.查看磁盤信息
(1)df
 
6.查看RAID卡信息
     經過df命令,咱們能大致瞭解磁盤分區容量和使用狀況,但具體每一個分區是由哪些磁盤組成,咱們並不清楚,一般狀況下,爲提升磁盤的可用性,咱們都會對磁盤作RAID,查看RAID卡信息須要使用MegaCli命令,該命令位於 /opt/MegaRAID/MegaCli
(1).查看硬盤信息
sudo MegaCli64 -PDList -aALL | egrep '(Raw Size|Device Id|DiskGroup|DiskGroup|PD Type|Speed)'
解釋:機器共用兩塊SAS接口盤,8塊SATA接口的SSD硬盤。
 
(2).查看RAID級別:
sudo MegaCli64 -LDInfo -Lall -aALL | egrep '(RAID|Size)'
解釋:機器上包含兩種RAID策略,分別是RAID-1和RAID-5。
RAID-1容量:558G,日誌盤【徹底冗餘,保證高可用】
RAID-5容量:3T,數據盤 
 
RAID-1磁盤容量計算:磁盤容量/2
RAID-5磁盤容量計算:單個硬盤容量*(N-1),N>=3
結合前面顯示的磁盤信息,很容易獲得2塊SAS盤作RAID-1,8塊SSD盤作RAID-5。
 
(3).查看磁盤的緩存策略
sudo /opt/MegaRAID/MegaCli/MegaCli64 -LDGetProp -DskCache -LALL -aALL
解釋:
爲了保證數據的一致性,日誌盤關閉磁盤寫緩存;
爲了提升寫入效率,數據盤開啓了磁盤寫緩存。
 
(4).查看IO調度算法
cat /sys/block/sda/queue/scheduler
 
參考文檔
http://blog.csdn.net/wuweilong/article/details/39720571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