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信息化是實現校園現代化的基礎,將科技應用在校園建設中是必然選擇,也是推進教育改革的必要措施,要確保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三大功能的有效發揮,就須要增強校園信息化建設,那麼校園信息化有哪些特徵呢?
當前的信息化理念、信息化思路、信息化實踐正在轉變,「互聯網+」時代校園信息化工做的有效推動將圍繞着用戶、業務、數據、應用展開。
01以用戶服務爲中心
以用戶服務爲中心,是校園信息化工做的要求,也是體現「以人爲本」教育發展理念的要求,要充分考慮在極度扁平化的網絡環境下如何規劃信息化工做。
以「用戶」爲中心體如今兩個層面上:
其一,以用戶的需求爲中心。校園信息化的用戶羣發生了由部門到個體、由局部到所有的變化,天然用戶的需求也由原來的單一到如今的多樣,由原來的「要我用」到如今的「我要用」,須要信息化工做者密切關注用戶需求、跟蹤分析用戶需求進而引導激發用戶需求,在尊重用戶需求的基礎上合理規劃需求。用戶需求是信息化工做的開始,也是衡量信息化工做是否「在軌」的重要指標。
其二,以用戶的體驗爲中心。用戶體驗良好的前提是對用戶的深入理解和準確描述,在整個校園信息化工做中有各類角色的用戶,教職工、學生、校領導、管理人員、服務人員等,要考察用戶的全生命週期,創建針對角色用戶的節點模型,個性化的服務模型決定了用戶的體驗和服務的質量,也決定了信息化服務的生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02以業務融合爲主線
在信息化應用組織分割、條塊分割的情況下,如何從新規劃業務流程、從新封裝業務功能是當下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業務是根本基礎,業務是主線牽引,應用建設要遵循業務的本質,採用面向服務的架構及相關技術進行業務融合。原有業務應用功能碎片化。校園信息化特徵是什麼?要拋開組織機制枷鎖,將原有業務系統功能進行碎片化、細粒度化,跨越部門職責權限,從新梳理業務處理的真正流程,將碎片化功能接入服務管理平臺轉變爲「服務」的形式進行統一管理。
03以數據分析爲支撐
雲計算技術能夠將校園中的結構化、半結構化以及非結構化數據組裝起來,經過大數據挖掘等分析技術,在網絡空間中創建校園的虛擬映像,以便從多個層面來把控學校的運行狀況。
數據分析對教育教學有支撐做用。經過對學生圖書借閱、選課、考試成績等的分析,能夠發現學生培養工做中的問題和不足,進而調整優化;經過對學生資源獲取、在線學習狀況等狀況的分析,能夠發現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進而改進教學內容。
04以提高應用爲目標
校園信息化特徵是什麼?信息化工做要拉近用戶與應用的距離,增長用戶與應用的親和度,提高用戶對校園信息化的黏性,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角色決定應用內容。當前用戶登陸應用系統看到的功能是一致的,只不過根據權限有的功能可使用有的功能不能使用。要提高應用的信度和效度,不作「無用功」,就必須推送與用戶角色適配的輕應用。
二是互聯網化應用模式。移動互聯網時代,人的工做、學習、生活是實時「在線」的,要提高信息化應用效果,就要保證應用的實時響應,經過短信、郵件、推送、微信、釘釘等多種方式讓信息「零時差」直達用戶。
三是用戶參與應用評價。現有的信息化應用中少對應用自己以及應用提供者進行的評價,用戶在應用中的參與感差、積極性不高。要提高應用的深度和廣度,就要賦予用戶在業務應用中的「主人翁」地位,用戶能夠發起一個事務處理流程,能夠查看事務處理的過程,能夠對辦事人員進行催促,能夠對處理結果提出意見,還能夠對業務應用進行評價,這樣才能切實衡量應用服務的質量,進而達到提高應用的目標。
總之,校園信息化工做是一項很接地氣的工做,一味地追時髦趕潮流炒做概念、過分包裝,只會形成外表的鮮亮、內裏的哀怨,也只會留下信息化是 「砸錢」這樣的負面印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