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刪除文件夾下全部文件

這篇文章來爲你們介紹一下如何在 Linux 系統下刪除文件,當 Linux 系統使用時間過長之後,不免會產生一些垃圾文件,這些文件除了會佔用磁盤空間以外還會下降系統的運行效率,因此長時間運行後咱們須要及時的清理一下這些垃圾文件。安全

rm 是一個很強大很危險的命令,它能夠永久性地刪除文件系統中指定地文件或者目錄。這個命令使用起來很簡單,經常使用的參數也沒有特別多。在使用 rm 命令刪除一個文件或者目錄時,系統不會產生任何的提示信息,由於咱們在使用這個命令的時候,必定要三思。這個命令的語法格式爲:spa

rm [option] [file]
rm [選項] [文件或目錄]

經常使用參數說明:code

-f:強制刪除。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提示確認

-i:在刪除前須要確認blog

-I:在刪除超過三個文件或者遞歸刪除前要求確認遞歸

-r:遞歸刪除目錄及其內容rem

rm 命令的經常使用參數比較少,可是都比較重要,比較建議你們使用 -i 這個參數,由於會有交互,會要求你確認一下是否繼續你的操做,雖然可能有時候會以爲麻煩,可是爲了保證數據的安全,仍是建議你們使用,而相反,-f 參數就不那麼建議你們使用的,它是強制刪除一個文件,比較危險,開弓沒有回頭箭,命令敲出去帶來的後果是沒法挽救的。下面就用幾個示例來帶你們瞭解一下這個命令的具體用法:it

示例準備:io

$ ls -l
total 696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Nov 15 17:39 dir1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Nov 15 17:39 dir2
-rw-r--r--    1 root     root          1810 Nov 15 15:21 passwd
-rw-r--r--    1 root     root        692241 Nov 15 15:10 services
----------    1 root     root          1117 Nov 15 15:21 shadow

$ tree
.
├── dir1
├── dir2
├── passwd
├── servies
└── shadow

不帶參數刪除:class

$ rm passwd 
rm: remove 'passwd'?    
根據這個輸出能夠看出,rm 默認也是加了 -i 選項的,能夠使用別名查看

$ alias rm
alias rm='rm -i'

強制刪除:效率

$ rm -f passwd 
強制刪除,沒有提示,謹慎使用或不使用

遞歸刪除:

$ tree /dir1/
/dir1/
└── a
    └── b
    
$ rm ./dir1
rm: './dir1' is a directory        
dir1 目錄下還有 a 和 b 兩個目錄,不加參數會報錯

$ rm -r ./dir1
rm: descend into directory './dir1'? y
rm: remove directory './dir1'? y
使用參數 -r 就能夠經過遞歸的方式進行刪除

以上就是關於 rm 命令的使用,簡單易上手。不過這裏須要提醒的是,在生產環境中這個命令必定要謹慎使用,就拿我工做的經驗來講,經常遇到有誤刪除文件的狀況,這種通常是很難恢復的,不少時候就算恢復了,也是有損壞的。並且對於 Linux 系統來講一切皆文件,若是不當心刪除了某個系統配置文件,嚴重的話會致使機器沒法運行,這個會形成很大的損失,因此你們必定要當心使用。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