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認知 丨 做者 / 袁吳範程序員
每一年的9月到12月份,都是校招的黃金時間。面試
和往年同樣,我今年繼續參加了校園招聘的工做,今年負責的是專業二面。我主要參加的區域是安徽和北京區域。算法
你們能夠看看我面試的部分同窗的基本狀況,能夠發現頗有意思的現象。數據庫
在我面試的40個同窗中間,只有一個是本科生,並且我印象中這個本科生還被我淘汰了,固然不是對本科學歷有偏見,而是能力確實和研究生有差距。安全
能夠稍做總結,專業一面已經將非985/2十一、非研究生、非四六級都過濾掉了,細思極恐,由此從側面可見今年就業競爭很大啊。微信
目前咱們公司校招基本上已經在中後期的狀態了。markdown
今天我就從我自身招聘的角度來給,快畢業同窗們一些建議。網絡
(ps:本文很長,耐心閱讀)數據結構
做者簡介:
大廠技術總監,分享職業發展、技術管理、職場晉升、技術成長等我的多年經驗和心得。一塊兒成長! 關注公衆號pointers,回覆:網盤,還可得到pandownload復活版,下載速度60M/S。oop
校招整個流程鏈路是很是長的,咱們公司的大體校招流程以下(具體時間會有變化),其餘大廠的流程也大同小異。
**初篩:**也就是簡歷的初篩,做爲面試者你在這以前須要進行簡歷投遞,下面會講到如何投遞以及有哪些途徑能夠投遞。
**羣面:**這個對軟件開發崗位來講是沒有這個流程的。這個流程主要是針對銷售類的崗位。
那下文就來仔細的講一講各個環節流程和注意事項。信息量會很大,作好筆記!
在投遞簡歷以前須要去了解各大企業的校招動態。
第一個渠道就是學校和學院的就業網站:
關注宣講和招聘信息;另外就是秋招和春招的時候學校都會舉行招聘會。不要忘記參加。
第二個渠道就是企業的官方途徑:
主要是指各大中型公司的招聘官網。還建議關注企業招聘公衆號、微博號等,還能夠直接跟公衆號互動,留言,一些疑問有的時候可能會被解答。
這些地方的招聘信息一般最全,不只包括招聘崗位、網申筆試面試的時間、還有招聘流程,校園宣講會時間地點等。
第三個渠道就是招聘網站和APP,它們綜合了大量企業的招聘信息,能夠得到比較多的校招信息。下面是我整理的質量還不錯的招聘網站,通常來講知名度高的網站確定是信息量最大的地方:
一、前程無憂(51job):
一個很是老牌招聘網站。
二、智聯招聘:
老牌招聘網站,和51job差很少。
三、拉勾校招:
專一於互聯網行業招聘,可以聊天。
四、boss直聘網:
boss上互聯網企業比較多,能夠直接跟HR溝通,運氣好的話,可能跟boss直接溝通了
五、大街網:
一個綜合類招聘網站
六、實習僧:
校招和實習的好網站,僱主信息質量比較高
七、牛客網:
牛客網是不只能夠看到各企業的招聘信息,並且還有強大的面試經驗分享,往年筆試真題分享等,一些互聯網公司HR常常會直接在上面發帖,若是你在上面勾搭到已經入職的小哥哥小姐姐們,說不定還可讓幫忙內推到心儀企業。
八、應屆生求職網:
這個網站校招信息全,也能夠查詢到各地各校的宣講會,並且它的文庫裏面有求職大禮包,上面整理了一些企業的詳細信息介紹,面試流程和經驗等;
九、 海投網:
海投網宣講會查詢系統對應屆生很實用,能夠看到各城市各高校近期將舉辦的宣講會,至關於資源整合,方便你們選擇,也有筆面試經驗和真題分享,還有簡歷在線製做,模板下載。
十、刺蝟實習:
相似於實習僧,我的感受信息和僱主信息比不上實習僧。
我面試的40我的中,90%的簡歷寫的都是不合格的。簡歷是你的第一印象,若是簡歷都是一團糟,如何相信你的能力突出呢?
如何讓簡歷作到簡介明瞭,言簡意賅,重點突出?下面給出我本身的幾點建議。
**一、簡歷版式:**簡潔清爽,內容分級,重點突出、一頁紙原則,最好不要超過2頁。
**二、簡歷的我的基本信息要全:**姓名,年齡(出生年月)、性別,學校,專業,聯繫方式,郵箱,應聘職位名稱,並且通常這些要放在最前面。
三、簡歷的我的經歷大體包含:學習成績/實習經歷or項目經歷/社團&學生會經歷/獲獎信息等,這個根據本身狀況選擇性的突出描寫。表達方式通常爲書面用語+數據支撐,若是寫了自我評價,應當簡單歸納+實例證實。
四、發送給招聘郵箱的簡歷注意命名和格式:除非要求要有英文,通常只發中文版本,最好是PDF格式,簡歷命名格式爲:姓名+學校+專業+職位
五、**不要過度謙虛。**簡歷中要真實客觀,可是不是把全部的本身弱項所有寫進去。有些同窗在簡歷上看到描述本身某項能力不強,可是面試時,發現比大部分人能力都強。這就是過度的謙虛了,實際上不寫這些不表明說假話。
六、**不要寫上薪水要求。**寫薪水要求這是一個很大的風險,由於剛畢業的你沒有任何和企業溢價的能力。薪水要的過高,會讓企業僱不起你。要的過低,又會讓人以爲你的能力過低,無足輕重。
對於應屆生來講,投遞簡歷的途徑有不少。
第一種就是參加校園宣講會的方式進行投遞。
由於不少宣講會結束後有筆試,若是萬一錯過了網申或者以前網申沒過,可是筆試過了, 照樣能夠贏得面試機會。參加宣講會能夠更多的瞭解企業的信息,崗位信息等,一些企業的宣講會都會有互動活動,能夠領獎品,並且有些互動活動會贈送相似於免筆試,直通面試卡的東西。運氣好能夠拿到。
去的時候簡歷帶夠,而後準備好筆試的東西就好了。
第二種就是網申。
通常經過招聘網站或者企業官網投遞,須要在系統上填寫簡歷信息。可是強烈建議仍是要準備一份本身的簡歷模板。
渠道在獲取校招信息章節已經提到,請自行翻看。
第三種就是內推。
一、找已經入職的學長學姐or朋友;或者已經得到offer或者有過實習關係的同窗等;找他們幫忙內推,我今年就內推了好幾個學弟。
二、沒有熟人的話,能夠本身去牛客網、知乎、或者一些論壇、貼吧等去找信息,這些地方會有一些分享經驗或者幫忙內推的人,去勾搭他們。
三、還有就是提早參與企業一些活動,好比當校園天使,幫企業在同窗間宣傳,幫忙這樣企業會給內推名額或者免筆試直接進面試的名額之類的;
四、關注一些公衆號關於春招的推文,下面常常會發放一些內推碼;
不要覺得內推就是麻煩了別人,其實基本上每一個大廠內推成功都是有獎金的,你內推成功,內推員也是會拿到獎金的。因此內推本質是共贏的。
這個環節主要是過濾,由於大廠的簡歷量實在太大了。以咱們公司爲例,去年一共接收簡歷有30萬份,可想而知,讓面試官所有面試一遍,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初篩環節通常是HR進行的,因此涉及技術方面的評估會不多。
那HR甄選一份簡歷的閱讀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幾秒甚至幾秒,那麼這麼短的時間,HR在看什麼呢?知道這些就能爲本身提供更好的應對策略。
HR對應聘簡歷的評估是綜合的,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評估結合起來,HR甄選簡歷,主要針對簡歷中的信息做客觀評估,主要包括我的信息、受教育經歷、工做經歷和我的成績,具體甄選方法標準爲:
首先,若是我的信息和受教育經歷不能符合要求,就一般不會再瀏覽其餘內容,先排斥在外,通常大廠最低學歷要求本科。
其次,在受教育經歷中,會注意應聘者是否用了一些含糊的字眼,好比沒有註明大學教育的起止時間和類別。這樣作頗有多是在混淆專科和本科的區別,或者是統分、委培、成教的差異。
最後,在工做經歷和我的成績方面,HR會根據你申請的職位去觀察簡歷中的描述是否符合邏輯。
經過HR看簡歷的篩選標準,爲了不在初次甄選時,就被PASS掉,如今就好好檢查下你的簡歷是否過關吧!
這個環節主要是過濾,減小面試的工做量。
先告訴你們一個事實,互聯網大廠筆試淘汰率高達70%以上。能夠想而知,這一關是目前爲止擋在你們面前最大的挑戰之一。總結下筆試題型一共分爲3種:性格測試題、專業測試題、行測題。
一、性格測試:
主要是測試你的性格與公司文化匹配程度以及是申請人的風險程度。
記住幾點要訣:
一、不要自做聰明,不要說謊,真實答題
二、不少大廠的性格測試,在考試時都會放入重複的題,千萬不要先後矛盾
三、要了解你面試的公司企業文化所須要候選者的性格,打一個比方:華爲在性格上就須要踏踏實實幹事的人,不容許畢業生一進公司就要強烈的領導意願。
四、不要表現出本身有強烈的極端情緒。
下面給你們展現下心理風險測試報告的部份內容(完整圖片能夠在pointers公衆號上,回覆「心理測評」,便可獲取!)
二、行測:
行測題主要考察候選人的邏輯思惟和反應能力
題型包括圖形題、數量關係題、資料分析題、言語理解題、常識題等類型。
這個就比較操做了,能夠經過短期刷題,對本身這塊進行彌補。
推薦一個網站,你們能夠去刷個題。
【賽碼網】IT筆試面試加分利器,專一IT校招職位. (acmcoder.com)
下面給你們展現下行測報告的部份內容(完整圖片能夠在pointers公衆號上,回覆「行測」,便可獲取!)
三、專業測試:
專業題是三類筆試題中最難的測試題了,主要考察你的專業基礎和技術能力。
你須要熟悉所申請崗位的職責和能力要求,瞭解專業知識和實際操做知識等。
針對專業能力,就沒有捷徑能夠走了。
多看書,多刷題吧。
書籍主要分爲這麼幾類:計算機基礎、算法和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操做系統、數據庫、計算機語言等。這方面的學習攻略網上太多,我在這裏不就闡述了,你們網上搜索吧,比我寫的好。
針對刷題這個話題,我以爲應該早點意識到這個重要性,特別是算法題,須要牢記在心。理解不了那就背下來。記住!
刷題網站推薦LeetCode:
LeetCode - The World's Leading Online Programming Learning Platform
面試環節是應聘中最重要的環節,也是你們玩套路比較多的環節。
若是是中小型公司,面試一次兩次基本就能夠了;若是是大公司,通常至少須要面試三到四次甚至五到六次;
第1、二輪通常狀況下是專業面
這時你以前看的技術書籍就派上大用場了。記得將本身作的項目每一個細節都搞清楚,面試官會將你的項目問到爛。因此不要有小聰明,不是你本身作的項目,或者是編的項目,不太可能逃過面試官的法眼的。
第三輪通常狀況下是綜合面
除了會問一些專業技術問題,更多的是關注你的勝任素質。
通常大廠比較關注如下這幾項素質:思惟能力、主動承擔、腳踏實地、激情進取、堅韌不拔。
思惟能力重點考察你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也就是事物看清,看透的能力和提煉、總結的能力。
主動承擔重點考察是否對本身行爲和結果負責,遇到邊界工做不推諉。
腳踏實地主要考察你作事是否應付了事,注重實效,不浮於表面。
激情進取主要考察是否對工做充滿激情精力充沛,面試問題舉例:
請介紹一個你主動爲本身設立的具備挑戰性的目標,爲何以爲這是一個挑戰性的目標,爲何給本身設置這個目標?
堅韌不拔主要考察是否積極對待出現的問題,面對困難堅韌不拔。面試問題舉例:
分享一件你以爲壓力特別大的事情,爲何壓力大?你作了哪些來調節?
你通過多年努力而得到的一項技能是什麼?你是怎麼作到的?花了多長時間?爲何堅持下來了?
最後一輪通常狀況下是HR面。
這個環節依然險象環生,千萬不可掉以輕心。不少HR是有一票否決權的,你必定要想好再說。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具體的典型面試問題,進行分析,展現出其問題的內核,幫忙更好的**「懟」**面試官。
問題一:請介紹下本身
面試中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請介紹下本身」了。
面試的本質就是將本身的優點展現給對方,而且知足對方的核心需求,甚至超出。
這個過程須要雙方展現出誠意。
招聘方表現誠意的方式是對人才求賢若渴的態度。
面試者最佳的展現誠意的方式就是你很想經過此次面試環節,得到招聘崗位名額。
那怎麼作呢?回答好每個面試官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每每都是「你好,請介紹下本身」。
自我介紹自己並不難,咱們認識新的朋友時都會自我介紹。這個過程就是對方對你大體瞭解的過程。
爲何簡歷上都寫的?還要進行3到5分鐘的自我介紹呢?
第一個緣由就是對你進行熟悉。
不少公司面試官,自己多是部門主管,確定是很是忙的,對應聘者並不熟悉,可能你的簡歷在他手上才幾分鐘,HR就安排了就這個面試。
在你自我介紹的幾分鐘以內,同時也在翻閱你的簡歷,對你進行熟悉。
第二個緣由就是了解你的語音表達能力、總結歸納能力。
讓你作自我介紹,還能夠經過你介紹的過程,看到你的語言表達能力、總結歸納能力、邏輯思惟能力等等。
在你作自我介紹的時候,若是你講得一塌糊塗,能期望你工做之後和同事溝通效率高嗎。
自我介紹前言不搭後語,亂七八糟不知所謂,能期望你工做之後這個要作的事情安排的前後序層次分明嗎?
我曾經面試過這樣的人。
我:請麻煩你簡單的介紹下本身。
他:我叫xx,我工做3年,一直從事軟件開發,其餘的簡歷上都有的,就這樣。
很快的就結束了。
我都沒準備好,連忙補充到:請你對你負責的業務詳細展開講下。
此次面試,我對面試者的第一印象,首先已經打了折扣。雖然還不至於直接pass,但至少已經失去了一些印象分了。之後他和同事共事,溝通上確定有很大的隱患。
總之,越簡單的問題,越不可大意,背後有大道理和深層次的邏輯。
問題二:你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你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你是如何解決的?」
做爲面試中的高頻題型,經常令應聘者頭大。
面試官到底想考察什麼?回答的側重點又是什麼?
從面試官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的重點並非你經歷的困難自己,而是考察你面對困難所作的思考和努力以及你解決問題的能力。
事情的結果沒有那麼重要,克服困難當然值得鼓勵,但沒能順利解決也不意味着一無所得,如何從失敗的經歷中總結經驗並有效指導接下來的工做纔是一個優秀員工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
我也分享一個我曾經面試的人。
他自述解決了一個系統崩潰的問題,當我詢問解決的細節時,支支吾吾,遮遮掩掩,回答不到問題的核心。最後追問得知,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他同事解決的。
切記不要說一些本身沒有把握的話,
由於不少工做只有你真正的參與其中,纔可以準確說出其中的難點。
當面試官就某一個困難深度挖掘時,你的弱點以及不誠實就會毫無保留的暴露出來,最終致使前面的努力功虧一簣。
總體要把握住「實在比過度誇大更有效」的回答原則,能夠適當增長困難程度,陪襯出本身作事能力,但不能過度誇大。
這個問題的核心方法就是要閉環:1、遇事不亂,冷靜分析已有困難;2、展示綜合能力,把你的能力表現出來。3、最後進行總結和反思。
總之,這個問題主要考察問題解決能力、隨機應變能力。
什麼是最大的困難?(目標很高或狀況緊急;STAR法則,把控細節)。
記住:解決的方法比結果更重要。
問題三:請說下職業規劃
不少面試者,聽到這個問題,一時腦殼一片空白。本身根本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考察兩點。
第一,自我認知:我是誰?我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我是誰,什麼意思?
就是自我認知,瞭解本身發展的定位,瞭解本身的優劣勢機遇挑戰,明確自身發展的須要及工做定位,細分下崗位職責等
我從哪裏來?什麼意思?
就是通過多年之後,你是否堅持當初的理想,是否迷失了本身。
我到哪裏去?
你是否有本身清晰的目標,是否有對本身將來發展的設想、職業生涯的規劃。
第2、考察穩定性:即組織承諾,你到底能在公司踏實幹幾年?
想象下,招聘的崗位是開發,當你回答職業規劃時,表示明年想幹項目經理。做爲面試官,你會怎麼想?
如今你知道怎麼回答了嗎?,重要的不是回答,而是如何準備。
問題四:你爲何要離職?
離職緣由,無非就是:
主動離職,緣由無非就是錢少、活多、離家遠、晉升遇到瓶頸、行業發展慢、工做環境差、領導同事很差相處,等。
被動離職,緣由無非就是公司倒閉、裁人、末位淘汰等。
這些緣由都是能夠被理解的。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緣由,而是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就是重點是結合:
你以前的背景
你上一份工做狀況
你如今面試的崗位
給一個合理的解釋。
舉一個我面試的例子。
有個面試者說他看不到晉升的可能,他從華爲跳槽咱們公司,這個解釋是沒法自圓其說的。由於華爲的晉升體系是很是完善的,沒法晉升的惟一可能性就是你的能力差。
不少同窗說,離職緣由不能說是由於錢少。個人答案是「不必定」
在我面試200我的中,大概有四分之一都是由於這個緣由,自己這並不表明什麼,每一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人,必需要考慮現實問題,我以爲是合理的。前提是你的能力必須和薪資水平保持匹配。
問題五: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
「我問完了,你有什麼要問我嗎?」
面試臨近結束的時候,實際上是一個特別好的機會。
有些同窗在面試結束時,神經開始鬆懈,覺得終於結束了。
其實,真正的考驗,每每在最後出現。
你能夠千萬不要問下面的問題。
公司交社保嗎?加班嚴重嗎?同事年紀都是多大?一年有多少年假?
這些問題不是說很差,而是這些問題都太簡單了,都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內容。
你能夠這樣提問:
若是我有幸加入貴公司/團隊/部門,那麼前期我將主要負責哪方面的工做內容呢?
目前最緊要的任務是什麼?
若是我有幸應聘成功,團隊對我會有哪些指望呢,
公司對我面試的這個崗位的定位是什麼?
最但願這我的達成的工做指標有哪些?
公司是一羣什麼樣的小夥伴,這個崗位所在的的團隊是什麼氛圍?
您對個人評價是什麼,您以爲個人優點和劣勢是什麼?
這些問題將會幫助你更好的瞭解到入職以後的主要工做,同時也可讓面試官瞭解到你對這份工做的熱情與期待。
最後記住這個心法:詳細瞭解企業,匹配本身優點,回答好重點問題,自信面試。
終於全部的硬剛環節都結束了,終於進入了錄用審批環節。這個環節也存在刷人的可能。這個可能的風險來自於如下幾點:
一、企業爲了保障校招人數,應對可能存在的違約狀況,每每會存在多招一些人,通常狀況下會按照1.1~1.2:1的比例進行招聘。因此可能存在審批不經過的狀況。
二、企業因爲不可控因素致使的編制縮減,好比今年的疫情影響,不少企業都縮小了編制。
三、學歷、獎狀調查不經過,因此你們必定要誠實,不要做假,基本上沒有經過的可能性。
若是最終審批未經過,你們不要氣餒。多面試幾家,多拿offer,也是人之常情。
若是錄用審批經過,最終會有正式的錄用通知書,也就是俗稱的offer。可是必定要搞清楚如下幾件事情才能接受。
一、薪水,好比要薪資要問清是稅前仍是稅後,交掉稅後實際到手大概是多少。年終獎是發幾個月,規則是怎麼樣的,一年漲薪幾回等等。五險一金繳納的基數,試用期時間等等,有無其餘福利等等;通常試用期爲3個月,不得超過6個月。以防一些小公司耍文字遊戲。
二、肯定三方違約金,通常狀況下不超過5000元,大多數企業2000的樣子。
三、落戶政策,人才政策,主要是一二線城市。
通常來講本科生落戶都會比較難,除非是極其優秀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更容易些,留學生是留學生政策。每一個地方的落戶和人才政策都不同,有些地區對於人才引進很是重視,會有一些政府補貼等等。若是你想一直在那邊發展的,必定要提早了解清楚。
每一年校招季都會有同窗被騙,因此如何避免騙子公司,你們必定要有甄別手段。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查詢公司資質,辨別公司正規性,真實性。對於沒據說過或者不瞭解的公司,你們通常都會去企業官網看看,查詢的時候若是網站下面有ICP備案號or網站公安備案,基本就是正規公司了,可是騙子嘛擅長造假,下面附上查詢兩個備案號的地址:
一、這個是全國互聯網安全管理服務查詢平臺,能夠看到網站名稱,備案時間等基本狀況,以及備案地公安機關:
全國互聯網安全管理服務平臺 (beian.gov.cn)
二、這個是工信部查詢網站,能夠查詢ICP號,還能夠查詢網站是否是黑名單:
ICP/IP地址/域名信息備案管理系統 (miit.gov.cn)
你們發現沒有,從編寫簡歷,投遞簡歷、筆試、面試到最後拿到offer,一路過關斬將到最後,實在是不容易。
若是你沒畢業,請珍惜時間,少打遊戲,少刷抖音,作好充足準備。
機會無時無刻都是存在的,但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最後但願你們都能找到心儀的工做,獻上!
**我是袁吳範,物聯網大廠技術總監,若有疑問,微信私信我:**pointersss
推薦閱讀(乾貨)
從業7年。從軟件開發、高級軟件開發、技術經理再到技術總監,分享職業發展、技術管理、職場晉升、技術成長等我的多年經驗和心得。一塊兒成長!有問題能夠加我微信交流:pointer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