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新聞說馬來西亞請出巫師占卜失蹤航班的去處,大巫師高壇做法,得出結論,程序員
此飛機要麼還在飛,要麼墜落在海里,不會墜落在陸地上網絡
我看到這個結論,差點把剛喝一口的可樂噴到屏幕上。在太平洋上空失蹤的飛機,難道還會墜落在青藏高原?今天早上室友又給我念新聞,說成龍收到巴西預言家的警示,說他會在空難中喪生,聽說這位預言家曾成功預言張國榮,戴安娜等人的死亡。
我回想起多年前讀到的關於預言的書籍,其中提到十六世紀的法國預言家諾斯特拉達姆士,其著做《諸世紀》被看做是預言史上的驚世奇書,不少人相信這本書預言了以後幾百年發生的全部事情,包括原子彈和911,其中最讓人衆說紛紜的則是關於世界末日的預言,但不管如何,咱們如今都還好好的活着。
預言最讓人着迷的地方就在於,它介於未知和已知之間,就像一層薄薄的輕紗,蓋住動人的胴體,驅使着人類千百年來好奇的本能去探索和發現。全部關於預言的最核心問題被做家黃易歸納成兩個,人類是否有超越時空的能力?亦或將來早已存在?
古今中外的預言家數不勝數,諾斯的預言是經過他超越時空的第六感和對占星的認識,而還有一類預言者的方法則簡單的多,那就是睡覺,十九世紀的美國預言家艾加基斯便被人稱爲『睡眠先知』,由於他老是經過夢境描述超越時空或萬年之前的故事,不知爲何這總讓我想起毛利小五郎,不過他和諾斯成功的預言了華爾街大股災和美國兩位總統的死亡。
咱們每一個人都曾經想象過能預知將來的種種好處,單是下一期雙色球的號碼就充滿了無窮的魅力,更別說其它東西了。惋惜的是幸運女神從未將預言的神祕能力賜予過咱們,咱們只能偶爾在網絡和電視上發現少許預言成功的例子。
今天在知乎看到一個問題函數
兩個能預知將來而且都想贏的人,剪刀石頭布,誰會贏?對象
咱們大可用程序員的思惟來程序化這樣的問題,有兩個對象Mr和Miss,均生成一個1到3的隨機數,3贏2,2贏1,1贏3,而後再用循環函數讓Mr知道Miss生成的隨機數,而後對應把本身的隨機數變成會贏的那個數字;一樣的,Miss也對Mr作相似的操做。
這個循環會是無限的,誰也不會贏誰,可是,若是把循環設定成有限且相等,那麼結果仍是會按第一次的結果來。誰的循環多一次,誰就會贏。
這告訴了咱們,在預言能力相同的狀況下,兩個能預知將來的人猜拳,和兩個小屁孩猜拳,其結果是相同的——看運氣;而若是兩我的的預言能力不一樣,則能預言的更遠的人會贏。
我很難想象『預知能力』這種能力的感受,另外一種使人信服的說法則是,預知將來並沒有法改變將來。
不少假預言家被人揭穿其把戲,就是在於其語言的詭辯,最著名的莫過於某個女巫的預言,一個國王去找她預言戰爭的走向,她說,一個國家將滅亡,國王覺得是敵人的國家,但最後滅亡的是本身的國家。事實上,不少所謂的預言在語言上都有必定的歧義,因此第一眼看上去每每晦澀難懂,而解讀預言每每比寫語言更具藝術。
時間悖論是悖論中最有趣的一個,若是你能穿越時空,那麼你到從前去,改變了你父母或爺爺奶奶的相遇,那麼你就會不存在,但若是你不存在,又是誰去影響你祖先的軌跡?那麼,你到底存在仍是不存在?
若是你能預知將來,那麼你能看到20年後最新的科研技術,你能夠在20年前就發表這項技術,甚至這原本屬於某個科研小組的項目還將來得及立項的時候就被世界所知曉,那麼,這項技術究竟是誰發明的?
悖論的另外一個形式是,B>A,A>B,那麼A和B誰大?這個悖論並不那麼有趣,由於咱們知道不可能同時存在A>B且B>A,那麼,關於將來和時間的種種悖論是否也所以絕無存在的可能?
我想起艾略特的詩get
人類將不斷尋找,最終的終點,將會迴歸到其起點處,並首次認識到這個地方的存在博客
PS:此文同發個人博客:http://wdk.pw隨機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