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與智商無關,關鍵在於理智。」
「做爲領導者,我必須營造一種危機感。」
「我死後大約 5年內,都將一直工做。」
以上金句都出自,1998年在華盛頓大學的一場精彩對話,對話的兩人便是常年盤踞在全球富豪榜前兩位的比爾蓋茨和巴菲特。
在這場頗具歷史意義的尖峯對話中,兩位大富翁分享了各自對成功和創新的理解、1995年兩人同行中國的緣由,以及在同一場技術革命浪潮中,兩人選擇的兩條截然相反的路徑。
在這場2個多小時的智慧對談中,最不能錯過的10個問題。
「成功與智商無關,關鍵在於理智」
Q1:大家是如何走到如今這一步的,成爲比上帝還富有的人?
巴菲特:就我而言,答案很是簡單,成功與智商無關,關鍵在於理智。
我一貫將智商和天才看做汽車的馬力,而最後輸出功率的大小則取決於理智。許多人開着 400馬力的汽車卻只發揮出 100馬力的功率。「最佳狀態」應該是: 200馬力的車百分之百地發揮出 200馬力的功率。
首先,不要本身給本身設置障礙。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先選擇一個你最崇拜的人,並寫出你崇拜的緣由及他身上的優勢;而後再選出你最厭惡的人,並寫出使你厭惡的地方。
只要通過一段實踐,你所崇拜的對象的優勢就會漸漸地成爲你本身的,假以時日,就會所有成爲你本身的了。
習慣的枷鎖開始的時候輕得難以察覺,到後來卻重得沒法擺脫。
「像我這個年紀,已經沒法再改變任何習慣了。但其實,從如今開始起的 20年裏,只要你堅決地開始實踐,便會養成某種習慣。」
蓋茨:我很是贊同巴菲特剛纔對於習慣的一番高論。幸運的是,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了計算機,這大概就是我成功的原因及祕密所在。
儘管當時計算機很是昂貴,功能開發也有限,但仍是使人神往。一些朋友和我幾經探討以後,一致認定:這個神奇的芯片技術將會發展成爲人人都能掌握的東西。
基於這點「先見之明」,計算機剛剛興起時,咱們就進入了這一領域,並傾注了大量心血,所以,咱們建立的公司纔在這場天翻地覆的巨大變革中得以成爲中流砥柱。很是幸運的是,如今這場革命仍處於初始階段。
Q2:大家怎樣定義成功?
巴菲特:成功就是快樂,快樂是我安身立命之本。我慶幸生命裏的每一天都作着本身喜歡的事情,和本身欣賞的人一塊兒工做,我也不必和令我做嘔的人合做。我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到了辦公室之後,總以爲本身如同躺在沙發上繪製着天花板。
這簡直太有趣了。工做中惟一不喜歡的事情就是,我偶爾必須解僱某個員工,這種事每三四年發生一次。
有人說,成功是獲得你想要的東西,而快樂是知足於本身擁有的東西。我不知道在這一句話中,哪一點更適用於我,但個人確知道本身不會去作任何別的事情。
我想建議大家,當大家出去工做時,要與你欽佩的人共事,在他們的組織裏工做,由於這將令你興奮。
我一直爲這些人擔心,他們總會這麼說:「我準備先去幹 10年,儘管我真的不是很喜歡這份工做。而後我就去幹這個……」這有點像儲存你的性能力留待年老色衰之時,實在不是什麼好主意。
我曾經拒絕了一些原本能夠接受的交易,緣由就是我不喜歡那種不得不與某些人共事的感受。我不肯見到任何裝模做樣的人,不肯與本身不喜歡的人糾纏不休,這就像純粹爲了錢而結婚同樣。
不管如何,這可能都是糟糕透頂的主意。不過,若是你已經很是富有,還要這樣作,那絕對是神經有問題,是否是?
蓋茨:我贊成,關鍵在於你可否從本身天天的工做中獲得樂趣。對於我來講,這種樂趣是與很是有魅力的人共事,致力於解決新問題。
每當解決一個新問題,咱們都會以爲:「嗨,咱們又得到了一點點成功。」咱們至關謹慎,不會過多地糾纏在已有的成就上,由於咱們對本身的要求也愈來愈高。
作好20個投資決定,就能變得很是富裕
Q3:大家作出的最好的經營決策是什麼?
巴菲特:最好的經營決策基本上就是參與合夥經營。與投資有關的一件使人愉快的事情是,你不須要不少交易就能取得成功。
若是從商學院畢業時,每人得到一張有 20個孔的穿孔卡片,每作出一項投資決定,就用掉一個孔,這個孔就是大家將得到的所有東西。若是能作出 20項很好的投資決定,就能變得很是富裕,並且根本不須要 50個好主意。
蓋茨:在今天早晨用早餐時,咱們還在討論哪一個投資決定是巴菲特所作過的最糟糕的。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過,咱們最終仍是根據一些衡量標準肯定,買下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公司,多是最不理想的一個。
巴菲特:這就是我常說的「撿菸蒂」投資法。你看到地上的菸頭,雖然髒兮兮的不堪入目,但它還有一息尚存,並且是免費的。這就是買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時的真實狀況:其售價低於營運資本,但這是一個十分可怕的錯誤。
我犯過各類各樣糟糕的錯誤,併爲之付出了數億美圓的代價。我從不遺憾沒有收購微軟公司,由於我不瞭解這家企業,我也不瞭解英特爾公司。但是,有一些企業我仍是瞭解的,房利美就是其中之一。
我雖然作出了投資這家公司的決定,但根本沒有執行。咱們本來能賺上數十上百億美圓,但咱們沒有賺到。傳統的記帳方式沒有記錄下咱們本應賺到的錢。
蓋茨:決定與保羅·艾倫一塊兒創業或許是我作出過的最好的經營決策,其次是聘用一個朋友——史蒂夫·鮑爾默,他一直是我最主要的經營夥伴。
有一個你徹底信任並忠誠於你的人,大家有着類似的眼光,並且他具備各類不一樣的技能,他還能對你有所制約,這是很是重要的。
巴菲特:多年以來,我也有這樣的合做夥伴,他就是查理·芒格。
不過,你必須得習慣芒格的表達方式。芒格常常說,我所作的每件事情都是愚蠢的。然而,實際狀況是,若是他說,這麼作確實很愚蠢,我知道他說的是真的;但若是他只是說,這麼作很愚蠢,我就當他投了同意票。
「做爲領導者,我必須營造一種危機感」
Q4:建立一家新公司風險極大。大家如何肯定建立一家新公司的最佳時機?
蓋茨:當年創立微軟時,我太興奮了,以致於沒有考慮任何相關風險。我有可能倒閉,但我具有一系列很是專業的技能,即使公司倒閉,我也會很容易找到工做。
不管如何,若是準備創辦一家公司,便須要有足夠的精力,能使你有自信克服冒險所帶來的後果。
同時,我不認爲大家有必要在創業階段就開辦本身的公司。爲一家公司工做並學習它們如何作事,會令你受益不淺。
以咱們本身爲例,我和保羅·艾倫老是怕別人先咱們一步,但結果每每是,咱們延遲了一年又一年。事實上,不少事情就是由於有些滯後才未能早些啓動,但在起跑線上多作準備彷佛對咱們也很是重要。
Q5:大家兩位都是各自行業的創新者。大家對創新的定義是什麼?
巴菲特:實際上,在本身的工做中,我不怎麼進行創新。我只有兩項職責:一項是分配資金,另外一項是幫助 15或 20名高級管理者,使他們在沒有任何經濟顧慮的狀況下,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工做當中。若是說我作的是這兩件事,那麼,他們作的事就是創新。
蓋茨:技術行業有許多曲折的變化。或許根本緣由就在於,這是一個如此有趣的行業,因此沒有一家公司會故步自封。 IBM公司將永遠在技術上比任何公司更佔優點,但它錯過了技術發展道路上的幾個轉折點。
所以,你天天早晨醒來時就應該考慮:「嗯,咱們必定要竭盡所能,再也不錯過今天技術發展道路上的重要轉折。」
然而,有時咱們確實感到措手不及。好比因特網出現時,咱們把它做爲第五或第六件優先考慮的事。
但是,緊接着咱們就認識到,因特網比咱們的戰略規劃發展得更迅速、更深入。所以,做爲領導者,我必須營造一種危機感。
這種危機每隔三四年就會發生一次。你必須認真傾聽微軟公司內部全部聰明人的意見。這就是像咱們這樣的公司必須吸引許多具備不一樣思惟方式的員工的緣由。咱們必須容忍許多不一樣的意見,也必須識別正確的意見,並給予支持。
在技術革命中,尋找不變的東西
Q6:信息時代的到來,使社會發生了革命性劇變。大家認爲有哪些國家和公司爲此作好了最充分的準備?
巴菲特:仔細想一想,在 15年之前,這個國家甚至對其在世界上的競爭力有一種自卑情結。
蓋茨:但如今,美國已處於很是領先的地位,整個信息技術的第一受益人,首先就是美國人。
在諸如新加坡、中國香港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這樣的國家和地區,人們採用信息技術的速度大體與咱們相同。
在韓國以及中國的許多地區,咱們看到計算機難以置信地進入了收入水平很低的家庭,由於那裏的人們堅信,計算機是幫助他們的孩子得到成功的工具。
整個世界將大大地受益於計算機的普及。能夠預見的變化是,你的收入水平將不是取決於你來自哪一個國家,而是取決於所受教育的程度。
巴菲特:一開始我並無領悟到這將是一次巨大的技術革命。此次技術革命將以激動人心的方式改變世界,並且速度飛快。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咱們對待技術革命的態度與蓋茨是截然相反的。
我在技術革命中尋找商機。我關注的中心是不變的東西。好比,我看待因特網的方式是,盡力肯定一個行業或一個公司會受到因特網怎樣的損害,或者如何被因特網改變。而後,我就要盡力避免這種狀況發生。
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否定能從這種變化中賺取不少錢,我只是不認爲我會是那我的。
以箭牌口香糖爲例。我不認爲因特網將改變人們咀嚼口香糖的方式。並且我認爲,因特網不可能會改變,可口可樂將會是人們最偏心的飲料之一,以及人們是否或者如何刮鬍子的習慣。
所以,咱們正在尋求的是可預測的東西,而在蓋茨所作的事情中發現不了這種可預測的東西。做爲社會的一員,我贊同他所作的事情;但做爲一名投資者,我始終以警戒的眼光看待這些技術變革。
蓋茨:在這一領域,我與巴菲特的見解十分一致。我想,許多技術股票的價格應該略低於諸如可口可樂公司和吉列公司這樣的股票,由於咱們正在經歷着規則的完全變化。
Q7:你是否感覺到高科技的發展提高了商業領域的效率,你願意加大對科技方面的投入嗎?
巴菲特:我堅信高科技在企業效率方面起到了很是大的推進做用。
不過,問題是:好比,我找到了一條複製傑克·韋爾奇(通用電氣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長和CEO)的成功之路,而且拷貝了 499個「韋爾奇」。
韋爾奇繼續經營他的通用電氣公司,另外的 499位佔據了《財富》 500強的其餘席位。如此的《財富》 500強在 5年以後會不會帶來更高的淨資產收益率呢?
答案沒有那麼簡單。由於若是你製造了 500個傑克·韋爾奇,他們之間會造成一種競爭關係,如此一來,可能會拉低整個美國商業界的利潤率水平。
然而,若是這些人並不是那麼精明,而只有一個傑克·韋爾奇和他們競爭,狀況則會大不相同。若是管理水平迥異,那麼得到超高利潤率的機率也會大爲提升。
商業上的不少事情,包括高科技行業,就如同一場盛大的樂隊沿街演出,若是你想觀看演出,就不得不踮起腳尖,而 30秒以後,其餘人也都踮起了腳尖,儘管你的雙腿累得幾乎抽筋,卻仍是很難看到想看的盛況。
當創新取得進步時,資本主義彷佛自行失效了。這簡直是太棒了,由於這意味着一切都會變得更好。不過,真正的難題在於,如何在踮起腳尖的同時又不讓別人注意到你?
「我死後大約5年內,都將一直工做」
Q8:若是大家不在了,大家的公司會發生什麼?
巴菲特:我死後大約 5年內,都將一直工做。
即便我在今夜死去,人們不會喝不到可口可樂,不會放棄刮鬍子,不會少吃時思糖果或者帝力棒,或者不會出現任何諸如此類的狀況。
這些公司擁有很是好的產品和傑出的管理人員,只要確保有人坐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最高位置上,分配資金,並確保手下的各級管理者是合適的。咱們已經肯定了作這些事的人選,咱們的董事會也知道他們是誰。
事實上,我已經發出了一封說明應該作什麼的信,我還準備了另外一封到時將發出的信,這封信以「昨天我死了」開頭,接着會說明公司的計劃。
Q9:是什麼促使你倆於 1995年一塊兒前往中國的?
蓋茨:咱們有許多理由前往中國,但部分是爲了休息和娛樂。
微軟公司已經在投資中國的市場。雖然每一年在中國售出大約 300萬臺計算機,可人們並不爲軟件付錢。不過,總有一天他們會爲此買單的。並且,若是他們想使用盜版軟件,咱們但願他們盜版咱們的軟件。在他們變得有點上癮以後,在從此 10年內的某個時候,咱們將設法解決如何收錢的問題。
巴菲特: 在中國,我度過了一段很是美好的時光,並且還證明了個人一種預想,中國將是可口可樂的大市場。我對那兒的每個人說,可口可樂的做用就像是一種催欲劑。
Q10:大家如何運用本身的影響力去感染那些成功人士甚至還沒那麼成功的人去回饋社會?
巴菲特:我來提供另外一條可供參考的思路。
假設如今是你出生前的 24小時,這時出現了一個基因,並且它告訴你:「你看起來像位成功者。你能夠制定經濟法則、社會法則以及其餘任何在你和你的子女人生中將要面臨的法則。
條件是:你不知道將要出生在一個富有的仍是貧窮的、非裔美國人仍是白人的家庭裏,你也不知道本身將是男是女,體格健全仍是羸弱,聰明仍是愚鈍。」
你所知道的,就是你將是58億個球中的一個。你要面對的是「子宮樂透」遊戲。
這對你來講,將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你本身卻無能爲力。你的命運也遠不是你的學習成績或者人生中其餘經歷所能決定的。
那麼,你但願你的法則所造成的系統是什麼樣的呢?
你想要的系統應該能帶來更多的商品和服務。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人,你但願他們生活得好,你但願本身的後代們比本身生活得更好。
你想要的系統應該是讓比爾·蓋茨、安迪·格魯夫和傑克·韋爾奇一直工做下去,甚至到他們不該該工做的年歲。你但願最有才能的人天天工做超過 12小時。
同時,你也但願你的系統能夠照顧到那些不太完美、缺少運氣的「球」。你不但願人們在年邁時擔心本身生病了該怎麼辦,或者對晚上回家的路充滿恐懼。你夢想中的系統是,在某種程度上,人們都再也不恐懼。
而你用本身賺的錢作什麼將另當別論。在你完成這個流程的過程當中,每一個人均可以提供不一樣的意見。因此,我建議大家來玩玩這個小遊戲。
來源:聰明投資者(Capital-nature),本文摘自《跳着踢踏舞去上班》,本文信息僅供參考,不表明本微信號觀點,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http://view.inews.qq.com/a/20171217A0GYTL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