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篇:3.1.8)注塑件-成型不良的緣由及調節方法詳解

 本章目的:做爲結構工程師,怎麼處理注塑件成型不良的問題。微信

 

1.前言

注塑件成型不良是一個結構工程師經常須要面對的問題。不少時候並不是設計上有問題,而是製造過程當中的問題致使成品的不良。結構工程師瞭解成型不良的分類和製造方面的緣由,也是有助於推動量產過程的。spa

2.成型不良的緣由及調節方法

這裏主要指的是製造(注塑)方面的緣由及調節方法。但實際是不少成型不良是設計側的緣由,這點必須注意。設計

2.1 有條紋

2.1.1 製造側緣由

樹脂溫度太低
射出速度過快
模溫太低
進料口位置不佳產品

2.1.2 製造側調節方法

提升樹脂溫度
下降射出速度
提升模溫
改變進料口位置module

2.2 鄒紋或表面光潔度有異

2.2.1 製造側緣由

樹脂溫度,模溫太低
射出壓力不足
射出速度太慢
進料口位置不佳
進料口過小、太細
脫模劑、污染、水氣蒸發進階

2.2.2 製造側調節方法

下降機筒溫度,提升模溫
提升射出壓力
加快射出速度
改變進料口位置,增多進料口
加大、加粗進料口
改換脫模劑,清掃模具表面
設置汽體流出槽循環

2.3 銀條

2.3.1 製造側緣由

樹脂的分解
樹脂乾燥不足
樹脂滯留時間過長
射出速度過快
空氣混入
模溫太低
射出成型機
模具出氣不良密碼

2.3.2 製造側調節方法

下降樹脂溫度
充分乾燥樹脂
減小循環時間
下降射出速度
提升背壓
提升模溫
射出成型機改成帶出氣口樣式
設置汽體流出槽
模具表面清掃方法

2.4 進料口周圍有花紋

2.4.1 製造側緣由

表面污染
樹脂溫度太低
乾燥不充分
射出壓力太低
射出速度太低
模具設計問題im

2.4.2 製造側調節方法

提升樹脂溫度,提升成型機頭溫度
充分乾燥樹脂
提升射出壓力
加快射出速度
提升模溫
加大進料口及流道
改變進料口位置

2.5 黑條

2.5.1 製造側緣由

主軸、機筒、傷痕
滯留時間過長
機筒溫度太高
射出速度過快
軸轉速快燒焦

2.5.2 製造側調節方法

清掃主軸機筒、換軸
射出機筒內樹脂
下降機筒溫度
下降射出速度
下降轉速,下降背壓

2.6 燒焦

2.6.1 製造側緣由

空氣混入

射出速度過快

2.6.2 製造側調節方法

安裝出氣口裝置
設置汽體流出槽
下降射出速度

2.7 雲紋、光澤不良

2.7.1 製造側緣由

樹脂過熱
成型材料乾燥不足
模溫太低
機筒溫度太高、太低
脫模劑過多

2.7.2 製造側調節方法

下降機筒溫度
充分乾燥、改變乾燥方式
提升模溫
調節機筒溫度
減小脫模劑

2.8 色差、混色

2.8.1 製造側緣由

顏料染料分散不良
成型機筒溫度太高、太低
可塑化不良
樹脂的分解
成型機清掃不良
冷卻時間太短
進料口位置不佳
分散劑、擴散劑

2.8.2 製造側調節方法

改變樹脂,着色劑
調節機筒溫度
下降軸轉速,提升背壓
下降溫度,循環時間縮短
完全清掃前產品留在機內材料
延長冷卻時間
修正進料口位置

不能加入對該樹脂不適合的添加劑等

2.9 透明料混濁

2.9.1 製造側緣由

材料乾燥不足,異物混入
樹脂溫度太高、太低
滯留時間過長
機筒溫度太高
添加劑、脫模劑過多

2.9.2 製造側調節方法

充分乾燥材料、變動材料
調節樹脂溫度
成型材料滯留時間減短
下降機筒溫度
確認添加劑的適合性,減小脫模劑

2.10 氣泡

2.10.1 製造側緣由

成型材料的分解
材料乾燥不足
樹脂帶溫過長
射出壓力太低
保壓太低
背壓太低
射出速度過慢
背壓過大
模溫太高、太低
料斗下端冷卻不足
成型機

2.10.2 製造側調節方法

下降成型溫度
充分乾燥材料
修正機筒內主軸進料行程
提升射出壓力
提升保壓
提升背壓
提升射出速度
背壓下降
調節模溫
注意改善料斗下端的冷卻
成型機改成帶出氣口樣式

2.11 雜質、異物材料

2.11.1 製造側緣由

成型機、料斗、乾燥機清掃不良
周圍環境有塵埃
材料輸送管清掃不良
模具生鏽
材料不良

2.11.2 製造側調節方法

充分清掃成型機、料斗、乾燥機
用塑膠將材料部分隔開
清掃材料輸送管
模具清掃
改換材料

2.12 剝離、斷裂

2.12.1 製造側緣由

不一樣材料混入
樹脂溫度太低
模溫太低
材料使用不適、緩冷不足

2.12.2 製造側調節方法

調節材料
提升樹脂溫度
提升模溫
更變材料、改變緩冷條件

2.13 裂紋

2.13.1 製造側緣由

乾燥條件不良
樹脂溫度太低
模溫太低
射出壓力太高
保壓壓力太高
保壓時間太長
坡度不足
頂針位置不良
頂針數量少
脫模劑不足

2.13.2 製造側調節方法

按樹脂種類決定乾燥條件
提升樹脂溫度
提升模溫
下降射出壓力
下降保壓壓力
減小保壓時間
增長坡度
調節頂針位置
增長頂針數量
增長脫模劑

2.14 脆弱、強度不夠

2.14.1 製造側緣由

成型材料不適
不一樣材料,粉碎材料混入
乾燥不適度
樹脂溫度太高
樹脂溫度不適當
滯留時間過長
可塑化不良
射出壓力不適當
保壓壓力太低
射出速度不適當
冷卻時間太短
模溫
模具強度不足
進料口不良、數量不足
後處理

2.14.2 製造側調節方法

改變成型材料
調節材料質量
按材料選擇乾燥條件
下降樹脂溫度
成型溫度調節
縮短滯留時間
成型溫度軸轉速、背壓調整
射出壓力調節
提升保壓壓力
射出速度調節
延長冷卻時間
調節模溫
修理模具
改變進料口位置,增長進料口數量
採用緩冷方式

2.15 尺寸不均、有大有小

2.15.1 製造側緣由

材料流動性
材料吸溼
射出壓力太低
保壓太低、太短
冷卻時間太短
背壓太低
模溫不適
模具關協力過少
模具強度不足
進料口位置不適當
進料口數量少

2.15.2 製造側調節方法

調節成型溫度
充分乾燥材料
調節射出壓力
調節保壓的壓力和時間
延長冷卻時間
選擇適當背壓
調節模溫
提升模具關協力
修理模具,增長強度
改變進料口位置
增長進料口數量

2.16 變形

2.16.1 製造側緣由

成型材料流動性不足
收縮率過大
射出壓力太高
冷卻時間短
模溫

2.16.2 製造側調節方法

提升樹脂溫度
改提收縮率小的樹脂
下降射出壓力
延長冷卻時間,使用冷卻模具
使各部位獲得冷卻,改善模具

2.17 凸凹不規則

2.17.1 製造側緣由

工程塑料較多如PA、PET等

料斗側溫度太高
背壓太高
再生材料不良
玻纖強化顆粒

2.17.2 製造側調節方法

注意改善料斗下的冷卻
下降料斗下機筒溫度
調低背壓,固定中止時間
儘可能將再生材料打碎
用篩子除去粉末
祛除含0.2mm如下厚度膠片的部分
使用2.5mm -3.5mm長度的玻纖材料

2.18 毛邊、飛刺

2.18.1 製造側緣由

樹脂流動性太快
射出壓力太高
保壓太慢
模具關協力不良
模具強度不足
模具表面不光滑

2.18.2 製造側調節方法

下降成型溫度、改變成型材料
下降射出壓力
快速保壓
提升模具關協力
修理模具

2.19 多邊

2.19.1 製造側緣由

樹脂流動性過剩
射出壓力太高
模具關協力不足
模具強度不足
分割面密封不良

2.19.2 製造側調節方法

下降樹脂溫度
改變成型材料
下降射出壓力
快速加入保壓
提升模具關協力
模具調整

2.20 鬍鬚

2.20.1 製造側緣由

樹脂成型收縮率大
樹脂溫度高
射出壓力太低
保壓壓力低
射出速度太低
模具模溫太高

2.20.2 製造側調節方法

改變成型材料
下降樹脂溫度
提升射出壓力
提升保壓壓力
加快射出速度
下降鬍鬚發生側模溫
擴大模具進料口、加粗料流道
改善進料口位置,壁厚均一
下降模溫

2.21 缺邊

2.21.1 製造側緣由

樹脂流動性不足
射出壓力太低
保壓壓力低
射出速度過慢
計量投量不足
主軸不適合
模具設計問題

2.21.2 製造側調節方法

提升樹脂溫度
改變成型材料
提升射出壓力
慢速加入保壓
提升保壓壓力
增長射出進入速度
增長計量設定值
使用帶防止逆流功能的主軸
擴大模具進料口
加粗材料流道

3.如何處理成型不良的問題

3.1 分清失效緣由是設計問題仍是製造問題

其實,這纔是做者最想說的。同一個成型不良的問題,能夠是製造側的問題,也能夠是設計側的問題。典型的如注塑件脆弱、強度不夠。這時候,做爲結構工程師,首先要作的是分清楚成型不良是設計問題仍是製造問題,而且排除設計方面的問題。

排除設計方面的問題就是DFM的設計方法了。只有設計方面問題解決,纔能有足夠的裕度去解決製造的問題。(這也是爲何FMEA要分爲DP兩側的緣由)

3.2 不過度干涉製造問題的解決

這也是做者想說的。結構工程師應當努力排除成型不良的設計側緣由,而不是過多去幹涉製造側緣由。從上一節咱們能夠知道,就算是同一個成型不良的問題,在製造側也多是多方面形成的。模具工程師經常須要慢慢排查和調節各方面參數,才能改良成型不良。若這時候設計方介入的話,就容易形成製造方迫於設計側壓力(特別是有設計方領導提出時),不得不按照設計方的要求去改善。但設計方經驗經常不如製造方豐富,容易變成越改越差的結果。並且這時候經常不是製造方的錯與責任。

因此,做者的建議是,在排除設計緣由的前提下,指出成型不良的結論,讓製造方合理時間內改善便可

3.3 防治供應商的欺騙手段

這是一我的理方面的問題。不少製造方經常會由於利益的問題,故意拖延或不錯改善。這時候,就須要結構工程師對成型不良的製造側緣由有必定的瞭解,併合理溝通,以達到改善成型不良的目的。

可見:進階篇:7)供應商的「陷阱破解」。

4.本章節對應的資料

本來做者分享一些資料,是想作些互動。
也想要更好的溝通和多一些朋友。
能夠去關注做者的微信公衆號:mdmodule;
做者的郵箱:zjc9915@qq.com,能夠寫一些長感想,做者通常會回。
下面是本章對應的網盤資料,不少都是做者用心作和花錢買的,值得想要的人一看。
連接:https://pan.baidu.com/s/1mjn6gYmzcOIeKE0yndmq0A 密碼:zocs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