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線創始人餘凱迴應「大裁人」:只是正常的企業經營決策

  <strong>昨日,據相關媒體報道,</strong><strong>國內的 AI 芯片獨角獸公司地平線也開啓了大幅裁人計劃</strong><strong>,進入收縮時刻。</strong>
  消息稱,地平線 「裁人」 風波最先從今年上半年已經開始。據爆料,從今年 4-5 月開始,在地平線校招拿到 offer 的應屆生需強制和公司簽下《兩年服務協議》,如今又面臨被裁,去年公司最多大概 1900 人的規模,如今也就 1400 人左右,在此基礎上接下來恐怕還要大面積收縮,實現總體 30%-50% 的優化指標。
  <strong>另外,還有一方面傳聞是地平線業務或將面臨調整,北京、上海、南京、廈門、深圳五個辦公區均有裁人動做</strong>,南京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廈門分部以及 AIoT 相關人員成重點優化對象,接下來要主要聚焦作 Auto 車規級芯片的相關業務。
  對於媒體報道和傳聞,<strong>DeepTech 聯繫到地平線創始人兼 CEO 餘凱,餘凱並無作過多解釋,只是短信迴應稱:</strong><strong>「那篇報道很是不尊重事實。咱們只是正常的企業經營決策而已</strong>,年末每一個企業都應該作組織調整和優化,持續提高經營效率,同時藉此激活組織活力。」
  關於公司總體是否會面臨戰略收縮和接下來持續大幅裁人,截至發稿前,還沒有獲得餘凱更詳細的解答。
  <strong>1、來自被裁人工的聲音</strong>
  關於地平線優化裁人的話題,近期陸續在職場實名社交平臺脈脈上引起了數百條評論,聲音五花八門,DeepTech 截取了幾位有 ID 認證的員工評論。
  <strong>有員工評論稱,如今公司仍有 1640 左右的員工規模</strong>,裁人 30%-50% 並不確切,Auto 部門相對比較穩定,南京的研究院和其餘總部之外的城市部門可能要有部分轉崗和少許離職。
  <strong>不過也有被裁人工曝出公司調整背後的內部組織管理問題。</strong>據員工評論,在南京的地平線分公司,不少預算崗位都被砍掉,人工智能研究院確實存在優化的舉措,要麼轉去作業務或遵從公司其餘規劃安排,要麼被優化被裁,此次裁人主要涉及公司的 AIoT、後端和前端部門。
  有員工表示,做爲芯片公司,地平線正在推進旗下的旭日二代邊緣計算 AI 芯片和車規級 AI 芯片征程二代的量產和迭代,明年計劃推出征程三代芯片,這些都須要數千萬美圓的研發投入,假如拿不到更多的融資,那麼企業則須要作好過冬的準備。
  <strong>「可能砍掉沒有產出的產品線和業務,接下來以芯片 + 工具鏈爲主,附帶 ODM 來過冬。好在公司還算仁義,裁人賠償金能給夠。」一位員工評論說。</strong>
  也有員工透露,從 2018 年 - 2019 年公司大規模擴張之下仍是形成了管理冗亂的問題。<strong>從外因來看</strong>,是 AI 芯片整個行業已經從浮誇迴歸到了現實,愈來愈講究營收利潤,不能再走燒錢模式。
  <strong>從內因來看</strong>,管理層對芯片和硬件的佈局考慮不周,芯片配套欠缺;部分一級部門管理者追求大而全、浮誇風,卻沒有在實際業績上做出太大助力;不少空降管理層,基本都是 「划水」 撈一筆,卻喜歡搞辦公室政治刷存在感,管理沒跟上,爲此次裁人埋下了隱患。
  <strong>2、面臨 「造血能力」 考驗</strong>
  <strong>在國內作 AI 芯片的大軍中,地平線已經算是處於第一梯隊的企業。</strong>
  創始人餘凱曾擔任前百度研究院副院長、深度學習實驗室主任,領導過百度大腦、自動駕駛等業務的發展,我的在人工智能行業頗具影響力。2015 年 5 月餘凱宣佈從百度離職創業後,地平線便一直是資本的寵兒,估值超 30 億美圓。
  2019 年 2 月 27 日,地平線還曾宣佈完成了一輪 6 億美圓的 B 輪融資,可謂今年帳上並不差錢,在營收方面,餘凱也曾在採訪中表示,地平線在 2018 年的收入已達到億元級,2019 年將邁入大規模商業化。
  即使帳上還不差錢,但 2019 年以後的資本市場環境仍難以預測,有地平線員工稱,<strong>公司高層這是作了將來五年融不到錢的最壞打算,提早砍掉邊緣項目和部門</strong>。
  <strong>關於業務收縮可能並不是空穴來風,不過或許也不會像傳言中那樣大刀闊斧進行大部門的裁撤,這從核心產品的迭代方面仍是能側面作一些印證。</strong>
  2019 年 10 月 29 日,地平線發佈了旭日二代 AI 芯片(Sunrise 2),這款芯片主要是面向 AIoT 智能應用的計算平臺,提供全場景芯片解決方案;2019 年 8 月 30 日,地平線也曾推出第二代征程處理器(Journey 2.0),官方宣稱這是國內首款車規級 AI 芯片,基於該芯片的 Matrix 2.0 自動駕駛計算平臺或將在 2020 年正式量產上車。
  <strong>從核心產品層面來看,旭日和征程的持續迭代也說明了地平線在 AIoT 和自動駕駛、車規級 AI 芯片技術方向上的基礎戰略路線應該不會變更,</strong><strong>更多的調整可能發生在具體的落地場景業務上</strong><strong>。</strong>在 2018 年,地平線基於計算平臺拓展了智能駕駛、智能攝像機、智能商業、智能教育、智慧工地、智慧通行、智慧安防以及一些語音技術解決方案,彷佛有了 AI 芯片,就可以作好各行各業的解決方案,步子邁得有些大。但接下來,地平線多是要考慮本身的主線任務和主要的商業落地要落在哪裏,從而進行資源、資金和人員的有效分配投入,從撒大網向抓聚焦轉變,思考有效提高造血能力的問題。
  芯片公司須要耐得住坐冷板凳,商業化週期廣泛較長,調整裁人或許是艱難的決定,但不進行調整,企業下一步面臨的可能就是生死。前端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