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時,使用在線軟件遠程開會、依據智能系統跟進工做進度;節假日,一鍵點擊預定景點、餐館和住宿……這已經成爲目前不少人的平常生活情景。隨着5G網絡的完善和相關規劃的發佈,數字經濟在全國各地蓬勃興起,正在成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網絡
各地嚐到數字經濟「甜頭」大數據
疫情發生後,各地政府看到了數字經濟的強大優點,也看到了數字經濟對促進出口、拉動內需、助力製造業升級的重要意義。優化
在促進出口方面,浙江利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社交社羣等綜合數字化解決方案,率先舉辦在線展會,對接外貿企業和境外採購商。根據浙江省商務廳的預測,在特殊時期充分發揮浙江數字經濟優點,預計浙江整年可經過網上交易會推進各種訂單落地150億美圓左右。人工智能
在拉動內需方面,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做爲中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貴州,應用數字經濟,經過舉辦網絡直播帶貨、數字燈光秀等活動助推商品旺銷。貴州全省重點監測的13家零售、餐飲企業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平均日客流量同比上漲16.4%。blog
在製造業升級方面,湖南省工信廳廳長曹慧泉介紹說,湖南省加快實施「智能製造工程」專項行動,造成智能製造「湖南模式」「長沙現象」,在工程機械、軌道交通、汽車、電工電器、電子信息、食品醫藥、新材料等重點領域產生了一批樣板。圖片
數字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直播
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長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36.2%。class
隨着當前5G網絡的逐步完善,我國發展數字經濟的環境進一步優化。基礎
工信部信息通訊發展司副司長張學植表示,今年以來,隨着我國新基建藍圖的展開,5G不只成爲我國應對疫情衝擊擴投資、促消費、穩增加的有效手段,更是支撐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舉措,成爲構築數字經濟發展之基礎。軟件
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正在給數字經濟帶來更多可能。將來國家要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原始創新的研發上給予引導和支持,同時要爲數字經濟提供更多的應用場景,提高公共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