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爲何堅持寫博客?

背景

我在2011年末作測試的時候開始接觸Android,於2012年5月初加入薄荷纔開始真正的從事Android開發的職位,可是由於沒有任何計算機方面的知識,自學也只是學了點基礎,不少時候都是邊學邊作,因此我在一開始工做效率很低,不少東西都是搜索現學現作,由於那個時候移動開發自己就剛起來,人才也比較稀缺,因此公司也比較容忍。就這樣摸爬滾打作了半年多,總以爲本身進步很慢,那個時候公司有人寫博客,因此就萌生了寫博客的念頭。android

GitHub Pages

有了寫博客的念頭以後,在哪裏開比較糾結,那時流行在CSDN、博客園上開博客,可是我以爲在CSDN、博客園上點進去一大堆廣告,閱讀體驗太差了,並且顯得有點low,一開始就想可不能夠本身搭建個博客呢,當時本身恰好也在作Ruby On Rails,本身寫個博客也不是不能夠,可是本身定製那些樣式什麼的太麻煩了,直到有一天我跟同事交流,知道了GitHub Pages這東西,各類樣式模板,還能夠免費託管,我12年9月份註冊的GitHub,沒想到GitHub還有這功能,想都沒想就去折騰了這玩意,當時流行Octopress,花了好幾天才把博客折騰好,博客跑起來的那一瞬間,我才知道這纔是我想要的博客。程序員

因此從個人博客「時間線」上能看到12年的11月21日我發佈了第一篇博客「搭建Octopress」,只不過通過時間的演變後來流行Jekyll,我又折騰換到了Jekyll,找了一個簡潔的主題,作了些我本身的定製,也就是我如今博客的模樣,如今最流行Hexo,基於Node的框架,速度更快,更多樣式選擇,若是如今你要是想搭建屬於你本身的博客,推薦Hexo。面試

有態度的博客

博客搭建好以後,我就堅持每週寫博客,無論再忙,當時在作Ruby,因此看到一開始的博客內容都是關於Ruby On Rails的,可是一直作的都不是很好,直到後來公司又重啓Android業務,我又自願作回了Android,再回來作Android的時候依然遇到問題去搜索,一開始仍是用百度,當時關於Android相關的資料自己就比較少,搜出來的東西還千篇一概,不少博客都是互相copy,根本就沒有本身親自驗證與實踐,因而我就決定本身的博客必定要有態度,寫的東西必定是本身親自經歷或研究的東西,就這樣一直到如今,4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我依然堅持這種態度。微信

驚喜

就這樣我就一直這樣悶頭好好工做,認真寫博客,忽然有一天我遇到個問題,就忽然用Google搜了搜,看到一篇文章好熟悉,點進去一看居然是我博客的一篇文章,當時我就驚呆了,原來個人博客在Google上有點權重了,因而順手搜了下stormzhang這個id,個人博客地址直接就出來了,真是興奮了好幾天,我本身堅持寫高質量的博客的動力一下又提高了。框架

Android學習之路

大概到14年中旬,我作Android也一年多的時間了,感受也收集積累了很多東西,本身也是自學過來的,走過了很多彎路,想着能把這些經驗整理分享出來幫助更多的人豈不更好,因而Android學習之路這篇博客誕生了,我在博客發佈以後在微博上就隨手@了幾個大V,沒想到這一下就爆發了,被各類轉發,可能對這麼詳細、系統的學習Android的博客期盼過久了,微博粉絲也從幾十個直接增長到幾千人,那條微博閱讀量幾天以內達到100w。忽然之間我就火了,用如今的話說我就是當時的「網紅」。後來這篇文章被各大網站轉載,很多培訓過的人給我說不少培訓機構的講師都是按照我這篇博客去講解的,我收到無數人的感謝信,說個人這篇博客幫助他們太多,時至今日,我無法統計這篇博客影響了多少Android開發者。學習

人紅是非多

人紅以後,各類事情都找到你了。好比各大出版社找到我,說讓我寫本Android的書籍,他們免費幫我出版、宣傳。我一開始以爲挺好的,想着寫本書提高下名氣,順便還能賺點稿費。可是後來瞭解到寫書很費精力,我是不想影響到個人工做的,職業發展的初期,精力仍是要投入到工做與提高本身爲好,關鍵最讓我反感的是出版社對寫書要求有必定的頁數限制,由於他們是按照頁數去訂價的,他們想賺錢就必須把價格定高點。這讓我完全打消了這個念頭,我一直認爲一本書的好壞決不能按照頁數去定義,精煉的表達能讓別人理解是最好的。因此大家能夠看到如今市面上不少書都比較厚,文字囉嗦,甚至拿圖片來湊頁數,我看不慣這種作法,因此選擇拒絕。測試

如今比較火的在線教育,好比慕課網、極客學院,這些在線視頻網站很早就找到我,說讓我錄關於Android的視頻教程,直到如今也依然在聯繫我,給我開的報酬還不低,若是我願意,我能夠輕鬆靠錄製視頻月賺很多,錄製視頻按小時付費,因此各類要求,語速過快不行,過慢也不行,還要各類剪輯,也要一本正經,瞭解個人人知道我就是比較隨和幽默的人,這種風格不適合我,關鍵還比較費精力。網站

我我的風格比較自由,不喜歡各類限制,如今薄荷的彈性工做制就是我提出來的,因此對我有約束的事情我都不喜歡去作。並且目前這個時期我仍是想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工做中,須要我花很多精力去作的業餘項目我也會拒絕,即便能賺錢。orm

Facebook的邀請郵件

就這樣名氣愈來愈大了,在GitHub開源的一個教你們使用Android Studio與Gradle實踐的一個小項目9GAG也被關注起來了,這個項目在如今不算什麼,但在當時Android Studio在國內仍是剛起步階段,這方面的資料真是少之又少。視頻

大概在14年8月份的時候我收到了一封來自Facebook Android Team的面試邀請,簡直是嚇死寶寶了。雖然最終沒有去面試,可是這件事情讓我在公司出名了,公司層面意識到原來我已經到達這種高度了,不再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初中級Android程序員了,以後升職加薪,對我加以重用,給我更多的權利去管理Android團隊,我想這應該算是我堅持寫博客的意外收穫吧。

微信公衆號

無論多忙,博客仍是堅持寫下去,目前爲止博客更新了144篇,個人「Android Studio教程系列」應該算是國內最先一批的AS詳細教程,多少公司在開始準備使用AS的時候是看的個人這個系列教程,多少開發者接觸AS是從個人博客開始的,某種意義上Android Studio能在國內這麼普及,我應該起到了一點推進做用。16年初,我決定在公衆號上寫文章,一方面是由於以前博客文章被各類轉載不署名,讓我對版權問題有了意識,另外一方面公衆號推出了「讚揚」、「廣告」等功能支持鼓勵原創做者,忽然以爲作着喜歡的事,還能靠他賺點外快何樂而不爲呢?

關於打賞

我不知道大家對「打賞」這個功能是什麼態度,「打賞」我沒放出來的時候一直有人問我怎麼沒有這個功能,想打賞支持下,等我有了該功能並把他放出來的第一天我號召你們「求打賞一元,看人氣」,後來晚上被打賞的人數嚇到了,當晚就有200多人打賞,固然大部分都是響應個人號召賞了1塊,以後我就再沒有要求你們給我打賞過,打賞是大家自願就好,以爲對大家有幫助就象徵性的意思下以表支持與鼓勵,我以爲打賞的意義在於人氣,金額多少看您本身的狀況就好,不但願看到一些窮學生就爲了純支持我給了大額打賞。

其實我本質上固然但願能經過這個公衆號賺點零花錢,由於以爲靠本身能力,犧牲本身業餘的時間給大家分享的同時能有點回報是最好的結果,我想最高興的不是我,而是我媳婦吧。而若是隻靠「打賞」的話那個人但願恐怕要破滅了,微信已經邀請我開通了「流量主」功能,申請經過之後大家就能夠幫我點擊底部廣告,賺取那些無良商家的錢了,哈哈,想一想就開心。偶爾也會有一些合做商找我發佈軟文,也是一個渠道吧,還請之後大家多多理解與支持。

總結

說了這麼多,我本身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要寫博客,而且要堅持寫下去,有這些優勢:

1.知識的總結
項目開發中也許學到了一個技能,或者一個知識點,可是經過寫博客會加深鞏固本身學習的東西,本身寫不出來可能說明你對這個知識點理解還不夠深刻。

2.表達能力的提高
程序員大都不善於溝通,是由於表達能力不行,可是經過堅持寫博客,本身的表達能力與表達邏輯會慢慢鍛煉出來,逐漸的就會影響本身的溝通交流能力,這點我深有體會。

3.面試加分
假設咱們同時面試了兩我的,兩人各方面能力差很少,可是一個寫博客,一個不寫,我想我確定優先選擇堅持寫博客的人。他能堅持寫博客,起碼知道他善於經驗總結,很勤快,由於大部分人不寫博客很大緣由是由於懶。

4.提高寫做能力
寫的多了,寫做能力也就提高了,好比我,相信個人寫做能力應該比大部分程序員要優秀,大家認同麼?

5.提高名氣
若是持續產出高質量的博客,被愈來愈多的人知道,那名氣就會上升了,有了名氣自身的價值一下就提高了,我深有感覺,自從有了名氣以後,天天都能收到各大獵頭、CEO等的各類優越條件的邀請,選擇接受或拒絕是一回事,可是有沒有收到邀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6.賺取外快
這個容易理解,有了名氣以後就能夠有辦法賺取各類外快,並且自己也並不可恥,不偷不搶,靠自身技術賺點零花錢有何不可?好比我,若是哪一天我很缺錢了(雖然如今也缺),我能夠馬上想辦法花點精力去賺更多的錢,只不過如今我選擇了我最喜歡,最不受約束的方式而已。

最後奉勸你們,若是你尚未寫博客,那從如今開始開通個博客,走出第一步,若是你已經開始寫博客了,不要去奢望靠寫博客去賺錢,安心的寫博客提高本身能力,總結經驗,把它當作一種投資本身的手段,別把目標搞錯了,也許有一天你會忽然發現,原來你已經走了這麼遠,並且還有意外收穫!

勿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終!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