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Linux迎接挑戰」的一場討論

關於「Linux迎接挑戰」的一場討論


中國開源軟件推動聯盟專家委員會Linux創始人Linus Torvalds說:Android就是Linux操做系統,今天全球持有Android智能手機的人已超過20億;全球500臺運行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80%採用Linux;在網絡領域,由中國企業(中移動.華爲)主導的基於Linux的主流開源項目Open-O最近創新成功,該項目涉及網絡管理和編排領域的創新,它將從新定義SDN的基礎架構,指導全球一些大規模通訊網絡的部署和管理;甚至連微軟的雲計算平臺今年8月也引入紅帽的Linux(企業版)操做系統。Linux無處不在,但遭遇挑戰。今發表中國開源軟件推動聯盟名譽主席陸首羣教授和Linux基金會Linux大規模自動化測試專家吳峯光博士對話:「關於Linux迎接挑戰的序列對話。linux

陸首羣教授關於Linux迎接挑戰的三個問題

(陸首羣教授,中國開源軟件推動聯盟名譽主席)
陸:今天要跟你討論的問題主要是Linux在發展中遇到了哪些挑戰,我準備給Linux基金會創始人Linus Torvalds寫信,問他有哪些應對措施。在寫信前先跟你討論:
第一個問題:有人說Linux的發展彷佛不是從用戶的需求出發的,而是來自開發者的創意。若是長此下去,是否會使Linux發展迷失方向?
第二個問題:Linux開發支持基於X86的主流架構,Linux雖然也支持多架構
如arm、mips...等,但其餘架構是非主流的,支持力度恐怕要弱,面對PC向移動繼而又向IoT發展形勢,長期以X86做爲支持的主流架構是否會阻礙Linux的發展?
第三個問題:最近谷歌開發了用於物聯網(IoT)領域新的操做系統開源的Fuchsia,其特色是小型化和實時性,而做爲通用操做系統的Linux(大量用於移動終端也可用於桌面系統)相對來講功能多,結構複雜、體積臃腫,難以作到小型化實時性,但IoT是當前和將來影響極大的大市場,Linux(用於IoT)是否要迎接挑戰呢?安全

吳峯光博士(Linux基金會Linux大規模自動化測試專家)的回答

吳:陸主席,您好!關於您電話中提到的三個問題,個人感受是第一個問題是虛的,第三個問題是實實在在的,第二個問題很大程度上根源於arm廠商和市場的特質。服務器

1. 開發者與用戶需求問題Linux開發者以用戶需求爲依據,大致上能夠分爲兩類:網絡

-Linux代碼貢獻者:主要是各個下游廠商的開發者,或者團體/我的用戶,他們是需求的提出者和實現者,是主要推進力量。架構

-Linux維護者:站在Linux Kernel長遠發展的角度,審查代碼,改進架構,確保質量,性能和長期可維護性。維護者對於各個廠商基本持兼容幷包的態度,其立場通常是中立的從技術角度看問題。性能

這樣的體系基本上是合理的,體現了Linux社區驅動的性質:需求主要來源於社區力量,體現爲企業/我的用戶的代碼提交。學習

2. X86/arm問題,如1.所述,Linus及其維護者團隊努力維持其自主性,鼓勵各廠商的開發者以「獨立貢獻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的方式貢獻代碼。Linus對X86支持的好,源自於兩個主要因素:  -X86是主流硬件,大部分的用戶和開發者都在用X86,天然而然它的功能、性能、bug反饋都有先天優點。  -X86開發較爲有序,ARM相對渙散。特別是在Linario組織出現以前。ARM陣營裏的廠商競爭多於合做,致使ARM這個體系結構的維護狀態跟它擁有的開發者數量不相稱。很典型的就是ARM裏的子架構很是多,高達74個,每一個廠商自搞一套,代碼互相拷貝粘貼,大同而小異。形成維護的噩夢,Linus對此深惡痛絕,屢屢批評和督促ARM開發者向X86開發者學習。測試

Linaro組織的出現就是朝這個方向的一個重要努力。ARM架構的代碼修改量很長時間以來都比X86架構的修改量大得多,代碼絕對數量也更大:ARM,380K代碼行數;X86,260K代碼行數。這說明ARM不缺開發者,惋惜各自爲戰的成分多了些。除此以外,各Android手機廠商開發的數量龐大的代碼,大部分都沒往上游推。主要是有很強大的產品快速上市的壓力。先後產品之間的代碼複用都很難。相比而言,服務器廠商在產品開發和生態培育上更有節奏感,能長期穩健投入,建設起一個體系。Linux從1995年發佈1.2.0開始就支持多種硬件架構了。這時候的Linux還處於幼兒階段,代碼簡單。這麼早就引入多體系架構的支持,意味着Linux從設計上對多架構的支持是完善和具備前瞻性的。若是某些架構表現很差,大概只能從這個體系架構的廠商那裏去找緣由了。優化

3.IoT的發展,IoT對於Linux的確是一大挑戰。主要是大小和延遲兩方面的挑戰。一方面是由於Linux的成功發展致使了臃腫和複雜。另外一方面是Linux是社區驅動的,來自於嵌入式廠商的驅動力量偏於薄弱。我倡議相關的嵌入式廠商和開發者採起切實的行動,貢獻本身力所能及的力量,讓Linux在小設備上跑得更好。社區的創造源泉來自於包括你我在內的每一個參與者。
Regards,
Fengguang雲計算

超圖軟件總架構師王爾琪對於「Linux迎接挑戰」的見解

一、Linux分爲內核層和用戶層,分別面向技術開發者和使用者,而不是像Windows把全部的都暴露給使用者,既加強了安全性,又給用戶層開發提供了靈活性,Android就是這個體系成功的最佳樣板,Linux有多種桌面系統知足不一樣用戶需求,只是你們沒有認識到在使用的是Linux而已,實際上Linux的使用量已經遠超Windows數倍,在不少關鍵的硬件設備和設施都使用了Linux系統,好比特斯拉汽車、機頂盒,路虎汽車也用了Linux,如今部分代碼已經捐贈給了AGL開源汽車操做系統項目。Linux的體系和界面已經讓人忘記了Linux,這是Linux很是成功的地方。

二、ARM所面向的智能設備是一個高度個性化的市場,因爲ARM芯片自己都是廠家根據本身的市場目標定製的,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在所不免,並且也由於這個纔打敗了Intel。但這確實給應用軟件開發者帶來了必定的困擾,在不一樣廠家的平臺上切換須要進行移植。不過,因爲大部分用戶態的代碼都是兼容,只是須要注意所連接的版本的差別從新編譯便可,內核態的部分由於跟硬件綁定在一塊兒,只能使用硬件廠家提供的版本。隨着硬件逐步開源,內核態的軟件也逐步開源,統一性和兼容性是在逐步的加強。可是,因爲硬件廠商的市場策略,必定會發展本身特殊功能的硬件,所以這一塊要像PC同樣通用是不大可能的,必定是一個統一-突破-再統一的過程。不過,話說回來,Windows只能在本身專用設備上運行,Windows10剛出了個在樹莓派上運行的版本,實際使用的還不多。Linux在移動設備上目前幾乎是獨霸天下。

三、Linux基金會已經啓動了面向汽車的AGL項目(https://www.automotivelinux.org)和麪向物聯網的Zephyr項目(https://www.zephyrproject.org),Ubuntu也有比較好的ARM支持,並推出Ubuntu core內核(大疆無人機已經開始在用)。傳統上的可用於物聯網設備的實時操做系統已經有不少(大部分基於Linux內核修改),除了專業領域的WindRiver的VxWorks(已被因特爾收購)以外,沒有一個佔據了絕對優點,緣由在於這是一個高度定製、極致優化的市場,作到通用型難度很是之大,並且很難實現PC上那樣快速更新。這也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新的機會,國內的華爲、騰訊都在推本身的「OS」,航天集團三部也在基於SylixOS(國內部分開源)定製實時操做系統的XXOS,意圖取代VxWorks,還有一個幾年前的ReWorks。最後鹿死誰手,還看硬件廠家、開發者和軟件資源的生態系統,Linux和谷歌在這些方面都很是有經驗,而中國的硬件開發者也慢慢地具備必定的話語權。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