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我的公衆號的第四篇原創文章,前三篇都是技術分享。
這一次,我想聊聊我是怎麼變成一個程序員的。
以時間線爲主軸,從大學一直講到北漂結束。java
這不是一篇雞湯文,這是真實的生活,
看完之後甚至會以爲很喪,
畢竟,生活一直都不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童話故事。git
若是你想要看到在這個過程當中學到了什麼專業技能的話,可能要讓你失望了,由於全文沒有講任何技術相關的東西。
可是若是你有時間看徹底篇的話,你會發現,這是個人故事,而裏面可能也有你的影子。程序員
這個故事很長,真的很長,從2012年到2019年。
若是你讀不完,正常,畢竟是人生七年的一個縮影。
若是你讀完了,謝謝,但願能帶給你一點點感動和正能量。面試
今天是中秋節,在我印象中,這是我第一次和爸爸媽媽一塊兒在家過中秋。數據庫
我叫王小白,今年我25歲。編程
去年中秋節的時候,我仍是一個北漂,那一天我站在北京西單的天橋上,看着橋上人來人往,橋下車流涌動,四處洋溢着節日的氣息,惋惜我無意感覺,由於我是一個異鄉人。站了好久,我發了一個朋友圈:小程序
2019年4月20日,我離開了北京,帶着極度的不捨與不甘。
在北京的時候我喜歡上了一首歌叫《熱河》。
歌詞裏說:segmentfault
沒有人在熱河路談戀愛,總有人在天亮時傷感
若是年輕時你沒來過熱河路,那你如今的生活是否是很幸福
記念碑旁有一家破舊的電影院,往北走五百米就是南京火車西站
天天都有外地人在直線和曲線之間迷路,氣喘噓噓眼淚模糊奔跑跌倒奔跑
……
若是年輕時你來過熱河路,那你如今是否是已經被他們淹沒
沒有新的衣服能讓你愛戀,總有一種天氣讓我懷念
醒來或者吃飽又是一年,相遇而後分別就在一天
開始我不知道我爲何聽了一遍就愛上了這首歌。後來我知道了:
每一個人的生命裏都曾有過一條"熱河"。
不論它是叫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深圳、成都...
咱們都曾離開,回來;或者離開,再也不回來。
咱們都曾跌倒,起來;或者跌倒,再也不起來。
不論你還在不在你的"熱河",你老是會在午夜夢迴的時候,看到你的"熱河"的光鮮亮麗、破敗不堪、傷痕累累、欣喜若狂、昨日重現、恍若隔世...
看到你的青春烙印。
個人熱河,就是北京。緩存
2012年高考以前最後一次家長會,班主任對我媽媽說:"要最後衝刺了,叫王小白努努力,爭取考上本科線。"固然,這話也是我媽媽多年之後告訴個人,她怕當時告訴我,影響了個人情緒。
可是高考,是我整個高中生涯考的最好的一次,超過二本線13分。因而我考上了一個很是很是普通的二本大學,那一年,那個學校只有6個本科專業能夠選報,因而我把這六個專業都填上了,而後選擇了一個「服從調劑」。最後被調劑到最後一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安全
這個大學叫成都工業學院,我知道你大機率沒用聽過這個學校,
可是我不想寫成某某大學。
由於我真心的感謝並喜歡這個學校,
就當我爲學校作宣傳了。
在大學的前兩年,我沒有認真學習。
不對。
在大學的前兩年,我沒有學習。
瘋狂的玩耍,可是那兩年,我走過了祖國的不少地方,至少我沒有浪費在網絡遊戲、泡吧追劇裏面,因此我並不後悔。
有一次輔導員找我談話:"王小白,你這樣下去,學不到專業知識,畢業之後怎麼找工做呢?".
我回答的很迅速:"學了也沒用,反正我之後不會從事這個專業相關的工做。"
其實我心裏很清楚,這就是一種任性且逃避的回答。
可是,在大二快要結束的時候,發生了兩件事情。讓個人大學生涯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讓我本身都驚訝的改變發生在了個人身上。
第一件是參加學校的編程比賽的活動---奔騰杯。
大賽的宣傳語就是:
堅持夢想,看我奔騰。
奔騰杯是咱們學校技術含量最高的比賽之一。
因爲含金量比較高,我開始的想法是跟大神組隊,我端茶遞水打下手,蹭一個證書。
可是,大神都要和大神組隊,不帶我這樣的小白飛!
最後,我受刺激了:大家不帶我,那我本身搞。
因而我提交了報名表,最後參賽名單公佈出來的時候,能夠看到,40多個參賽隊伍,30多個都是大神組團報名,極少有單槍匹馬乾的,而我就是其中一個。
報名以後,我冷靜了:我TM什麼都不會啊!
後來我每天泡在圖書館,下了一套學習視頻,一個月後我拿出了一個純靜態網站,只能在個人電腦上演示,由於毫無自適應可言。而那個時候,我甚至不知道還有自適應這個技術。
就是在那個月,我天天在圖書館待到22點熄燈的時候,我開始愛上了圖書館。
初賽的時候我看到了別人的做品,感受每個作的都比我好。
到我展現的時候,講到一大半,電腦忽然沒電,我想,這下我是完全的完了。
我說:"老師稍等一下,我去拿下充電器。"
老師頭也沒擡,在紙上打分,說:"不用了。"
我聽到這三個字,忽然就是坦然,我知道這就是淘汰的意思。在來以前我就已是這個心態了。因此,還好啦。至少我這個月仍是學到了好多好多東西。
老師接着說:"回去好好改改,半決賽好好加油。"
這一句話就像炸彈在個人腦中爆炸。
意思是我初勝過了!?四十多個做品,初賽砍掉一半,單槍匹馬,我就過了?
這是個人大學生涯中,在學習上,第一次被確定。
初勝過後,給了咱們半個月時間準備半決賽。
那半個月,我仍是在圖書館裏面繼續學習,可是個人代碼,一句未動,一行未改,即便期間冒出過好的想法。
由於我想好了,我要放棄了,實力懸殊實在太大。
很快到了半決賽的那天。
我展現的時候第一句話是:"各位評委老師,參賽選手你們好,對不起,這半個月,我放棄比賽了。"
接下來,我沒有講個人做品,而是講我爲何參賽,爲何作網站,爲何要放棄。
個人最後一句話是:"各位大神,好好加油!我是小白,幹不過大家了。"
在半決賽結束以後,班主任把我叫住了,仔細的看了個人做品,給我指出了幾個修改的地方,說做品看的出來是用心作的,其實仍是不錯的。
以後的次日晚上,我收到一條短信,大概是這樣的:
王小白同窗,恭喜你進入計算機系奔騰杯比賽的決賽決賽將在活動中心舉行 ----計算機系科創部。
看到短信的時候,我久久不能平靜,心裏涌動。
你知道那是什麼感受嗎?
從最開始的想和大神組隊,蹭個證書,到本身單槍匹馬的殺出一個做品,再到初賽以後的徹底放棄,最後,殺入決賽。進入決賽,就有證書。本身真刀真槍奪來的證書。
我能進入決賽,有一部分緣由是老師暗中相助,老師相助的緣由在第二個轉折點裏面會說明。有一部分緣由是個人做品也沒有我本身想象的那麼差,從佈局到設計,從按鈕到連接,每個都是我本身想出來的,所有都是原創。
那天我在個人手機便籤裏面寫了一句話:
今後,個人人生中再無放棄二字!
決賽在活動中心舉行,學校辦活動規格最高的地方。
全系的老師,同窗都在下面坐着。
到我展現的時候,我簡短的介紹了一下本身的做品,主要介紹了我爲何要參賽,爲何作網站,爲何站在了這裏。
我說:
我爲何要來參加奔騰杯的比賽?我就是爲了要證實,大神能作到的事情,小白經過努力同樣能夠作到!今天我站在了這個舞臺上面,就是說明,我證實到了!
展現結束以後,收到一條QQ消息,是一個素未謀面的學妹,
她說:剛剛演講的是你嗎?講的好好。
奔騰杯以後,我愛上了圖書館,這是個人大學生涯的起點。
第二件事發生在2014年6月9日。
大二下學期一節英語課上,應到48人,實到8人,其中有3我的遲到20多分鐘。
我很困惑,我到底怎麼了?你們到底怎麼了?
因而,在英語課上,寫下了下面的這篇文章。
我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上大學兩年了,目前爲止我學了C語言,C#,C++,java這幾種計算機語言,期間夾雜着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數據庫,計算機網絡等專業課。而後還有去他媽的大學物理,線性代數,數字電路,模擬電路。讓我如今都尚未想通爲何我是計算機專業可是仍是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學習與專業毫無關係的課程。
大一上學期,剛剛進入大學,我就是肆無忌憚的處處騎車玩,學的很爛,可是騎了不少地方,多到我如今都記不清有那些了,基本上那一個學期,我以爲個人主要任務就是騎車,我不會打遊戲,徹底不會英雄聯盟,可是每一個週末我都在外奔波,甚至把我計劃大二騎行的川藏線都搬到了大一暑假,如今想起來都很充實。雖然學的很爛,可是我絕不後悔。
大一下學期,我開始想好好學習個人專業。我開始學習C++,是的,我以爲我應該仍是能夠學習好這門課程的。可是還有離散,大物,高數等課程讓我焦頭爛額。更重要的是,我仍是沒有靜下心來。因而,我終究仍是沒有學習好。因而我總結出來,老師是好老師,學生不是好學生。
大二上學期,開始痛定思痛,決心好好學習java,我那一個學期都對java都有興趣,我都有認真努力的學習。可是顧此失彼的忽略了數據結構,更重要的是那個學期,獨立了一個三班出去,留下了如今的一二班,我如今在英語課上寫的這篇文章,兩個班來了八我的,遲到3個。那個學期,若是不是java老師,數據結構老師仁慈讓咱們經過了考試,我敢保證,掛科率至少是咱們系最牛逼的。如今讓我回想數據結構學了什麼,我還真心是想不起來,雖然老師對咱們說,這門課程很重要。對於java,期末考試沒有看老師給的資料,仍是考過了,說明比起以前的語言,我仍是學的不錯的。可是,java咱們只學習了一學期,並且,一本書老師沒有講完。可是,高數咱們學了兩個學期,大物學了兩個學期,電路學了兩個學期。
大二下學期,也就是這學期,還有一個月就結束了,就一個感受,快!就是那句話,時間都去哪兒了?今天上午上網絡課,老師說:「今天咱們開始複習!」而後我就很詫異,學完了嗎?何時學完了的?更重要的是,我有上課啊!還有上個星期,C#老師對咱們說:「謝謝各位同窗的捧場,C#這學期咱們就上完了!這是個人閉關課了!」當時兩個班去了10多我的(兩個班一共43我的。)都很詫異,由於結束的太忽然了。
以後有一天,我去圖書館找了咱們的班主任,對他說了我不少不少的困惑,他說:「這不是你的問題,是這個教育制度的問題!我知道不少人不想學,老師也不能干預太多了,畢竟是成年人了,之後出身社會誰去管他?大學,主要是靠本身,我在上課我都知道,其實不少人都不懂我在講什麼。不少人也沒有聽課。老師負責教,學不學是你本身的事情。明確本身的發展方向。對於一二班的狀況,老師也不是沒有想辦法,下學期的專業選修課,我會安排在一塊兒上課的。」反正說了不少,也爲我指明瞭發展路線。對於他說一塊兒上課的時候,原本我想對他說:「晚了!」終究仍是沒有說出口來。可是真的晚了。
雖然沒有清晰的方向,可是至始至終我都沒有想過放棄,只是沒有目標的堅持,好累。 找到協力的方向,而後走下去。
泰戈爾曾經說過,天空沒有痕跡,可是飛鳥已經飛過。可是個人同窗們,你本身應該知道,你曾經在這片天空飛翔過。怎麼飛翔,你本身決定。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漣漪。 好了,我去圖書館了。
可能和大多數想入門,卻還沒找到門的小夥伴同樣:
最最開始的時候,雖然沒有清晰的方向,可是自始至終我都沒有想過放棄,只是沒有目標的堅持,好累。
若是說奔騰杯是大學生涯學習的起點,那麼和大學班主任的那一次談話,就是我邁向程序員道路的第一步。
三井壽跪着給安西教練說:"教練,我想打籃球."
而我傳達給老師的就是:"老師,我想學編程."
那一次談了不到30多分鐘,正如圖片裏展現的,他說:
你們都是成年人了,大學,主要是靠本身。老師負責教,學不學是你的事情。
最後他給我了一套java入門學習資料,裏面分爲25天課程,平均天天8小時。
而此次談話正是在奔騰杯半決賽以前不久,雖然老師沒說,可是我堅決的認爲是他讓我進入了決賽,由於我讓他看到了我想學習的心,而他也想盡量的鼓勵我。
大三上學期剛剛開學的時候,消化完那一套課程,是我當時的目標。
有目標了,就像在迷失在大海里面水手,忽然看到了燈塔同樣。已經火燒眉毛了,因此暑假我提早了幾天來學校,一頭扎進了圖書館。
那套視頻,我在圖書館一共完完整整看了4次,跟着講師敲了4遍。
天天早上9點以前進館,晚上10點出館,回到宿舍繼續學習,去掉吃飯,休息,上專業課的時間(非專業課我已經不去上了)。
我進入高強度的學習狀態,拒絕了全部能夠拒絕的無用社交,天天的有效學習時間在10小時以上。
天天回到宿舍均可以看到本身青黑的眼圈,浮腫的眼袋,起了水泡的嘴角。
我以爲這個階段是每個想要經過自學進入到計算機行業的人都必須經歷的一步:
在這期間,我無數次的處於崩潰的邊緣,無數次的強打起精神,無數次的敲擊着鍵盤,無數次的自我懷疑,可是沒有一次想要放棄。
三個月以後,我終於吃透了那套視頻,算是java的入門選手了。而且養成了自學的好習慣,我整個大三基本上都在圖書館。把前兩年落下的東西,所有學了回來,而且提早把大四的專業課程自學完畢。
因而大三最後一個學期的暑假以前,我又去找了班主任,說:"老師,我大四的時候想實習,若是你有實習機會的話給我介紹一個吧,我能夠不要薪資的。"
老師說:"暑假早點來學校,我這邊恰好有一個機會。"
2015年7月23日,暑假後的第7天,我回到了學校。開始實習。
此次爲期5個月的實習,是我走向程序員的第二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通過一年的自學後,我只會寫一些孤立的小程序,徹底沒有工程化項目的概念。
那個時候,我距離java開發工程師就差一次完整的項目實戰經驗。
因此我真的很感謝老師給我提供的實習機會,讓我向一個完整的程序員又邁進了一步。
並且我說的我不要工資,可是老師仍是給我發了一個月800元的實習工資,在我結束實習的時候還一次性給我了4000元項目獎金。
在實習期間,我快速的學習到了不少的知識。
最重要的是我遇到了一個對我很好的同事,他大我一屆,比我多一年的工做經驗。
可是他把他這一年學到的東西,對我傾囊相授。也是他告訴我:
每個程序員,都應該有一個北上廣的夢想。
固然,期間也遇到了各類各樣的問題,畢竟經驗不足,難以應對,好比這種狀況就常常出現:
2015年12月31日,我結束了爲期5個月的實習。
2016年春節期間,我接到了老師的電話說:"我手上如今有一個新項目,須要找人開發,你以前實習表現得還不錯,這個項目你願意試一試嗎?一個月3000元錢,餐補另算。計劃作三個月,恰好不耽誤你畢業。"
我果斷的答應了。
答應以前,我根本沒有想到,這就標誌着我大學生涯的結束。
更沒想到,這段經歷,直接決定了我要去北京,也爲去北京奠基了一點的技術基礎
總之,2016年3月,大四下學期,學校已經沒有課程,只有一個畢業設計,我開始正式的上班了。
正式工做後的生活和當學生時的感受徹底不同。可是仍是和實習的同事一塊兒工做。
有一天他對我說:"這個項目作完以後,我就要去深圳了。每一個程序員,都應該有一個北上廣的夢想。"
那一刻,我也開始想,我是否是也應該去試一試。
2016年5月26日,個人畢業答辯結束。那天晚上,我思考了好久,接下的路應該怎麼走。
一直思考了兩天,由於這個決定過重要了,直接決定了我之後的人生走向。
到2016年5月28日晚上,我寫下了這三條路:
第一條,從7月份開始準備12月份的考研,問了不少有考研經歷的同窗和學長,綜合各方意見,以爲時間仍是過短。不考慮了。
第二條,直接開始工做,再也不考慮考研的事,可是,必定要去一線城市。
第三條,在成都先工做半年,而後準備17年的考研。
2016年5月28日晚上,我最後傾向於了第二條路。
個人人生軌跡在2016年5月28日晚上有一個明顯的頓號,這個頓號關於三條路的慎重思考。
時間來到了7月份,項目也已接近尾聲。
2016年7月6日,項目我負責的部分完工。我正式離職。
在這期間,對我是否要去北上廣,我一直猶豫不決,可是潛意識裏是想去的。
因而我逢人就說,我畢業以後要去北上廣,由於我怕本身怯弱了,可是本身又放話出去了,不去丟人。
2016年7月7日,我在知乎上提了一個問題以下:
這個回答說:
去都沒去怎麼逃離,必定要先去看看,逃不逃以後再說。
因而我終於決定出發了,我要去北京,我要當個北漂。
2016年7月20日,畢業一個月後,開始了北漂。
大四實習以後,再也沒有找家裏要錢,買完去北京的機票以後,我還剩下6544元。
到北京的那天,我下載了記帳軟件,記了第一筆帳:
那天北京下着大暴雨,雖然打着傘,可是等我上公交車後,鞋子已經徹底溼透了,衣服貼在身上。
到了大學朋友震宇兄那邊,他在地鐵口接我,請我去吃了一碗麪,他是山東人,他說這是他們的習俗:「送行餃子接風面」。
來北京的前九天,我面試了九家公司,幾乎每個面試官都問我:成都多安逸啊,你爲何來北京?
我說:就目前而言,過得舒服並非我最重要的事情!因此,我選擇來北京。
還問我只身來北京,沒有顧慮嗎,怕嗎?
我說:怕,怎麼不怕,可是怕了就不來了的話仍是年輕人嗎?何況我還有這麼瞭解和支持個人家人。
2016年7月29日,收到了一家支付公司的offer。我在個人手機便籤裏面寫到:
如今看來,北京,確實讓我脫胎換骨了。
2016年8月1日,我到公司報到的第一天,北京已經開始炎熱了起來。
面試期間我都是在震宇兄家裏住。
這家公司提供住宿,因而我先背了一個薄薄的被單來報道。等到下一個週末再去拉行李箱。
晚上同事把我領到宿舍的路上給我說:
你要作好心理準備,因爲咱們的宿舍在老北京的衚衕裏面,雖然是二環內,可是房間裏面的衛生間只能上小號,大號的話得下樓,去樓下的公用衛生間。因爲是男生宿舍,衛生條件可能差點。
因而一路上我都在作心理建設,可是看到房間的第一眼,仍是給了我必定的視覺衝擊:
極度的髒亂差,處處都是灰濛濛的,地板上踩起來甚至有點黏黏的。
那是一個三室沒有廳。我住的那個房間,因爲沒有空調,特別的炎熱因此一直沒有人住,可是有個好處是能夠一我的住那個房間,其餘的房間裏都須要住2人。
那天晚上,我正坐在牀邊想着我必定要出去租房子住,這個地方只是臨時落腳。媽媽給我打電話:問我宿舍怎麼樣。
我開口先說到:"仍是挺很差的,我想出去住。"
後來轉念一想,這樣說家裏人確定擔憂,因而緊接着說:"沒事,我先住着試一試,一我的一個房間還挺好的。房間空間也特別大。有個風扇,也不會太熱"。
其實,那個房間裏面,除了一張1.5m的牀,一個矮矮的電視桌,一個不能搖頭的電風扇,剩下的就全是灰。
那天晚上我在牀上裹着本身背來的薄毯子,沒有枕頭,就枕着本身的書包,算了一下我身上的錢,打消了出去租房的念頭。
可是並無氣餒,最難的已通過去了,因此心裏的喜悅遠大於這個小插曲帶來的惆悵。
我能感覺到,北京就像一幅畫,一幅《千里江山圖》那樣,舉世無雙的畫,正在我面前徐徐展開。
若是算上從震宇兄家搬到公司宿舍那一次,我在北京期間一共經歷了3次搬家。
2016年11月19日,星期一晚,北京西紅門聚福緣公寓大火。
19我的在大火中遇難。遇難者中8個是兒童。8人受傷。
以後,北京各類整頓,各類地毯式安全大檢查,各類拆。
查到不合格的,政府給三天時間搬離,不然停水停電停暖氣。
這就致使出租房的供需不對等,你可能上午看的小單間仍是1500元,下午去的時候就變成了2000元。
要不給錢,要不睡街頭,北京的冬天很冷。
沒有其餘地方給你緩衝一下。工做日,你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找房子。
我在北京,我深知找到一個比較合適本身的出租房是多麼的不容易。更況且是在天寒地凍,燃眉之急的狀況下。
還有一部分人,失去棲身之所,只有放棄工做,踏上返鄉的列車。
諷刺嗎?讓他們離開北京的不是本身不想待了,而是沒有落腳的地方了。
當偌大的北京,連一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了,回家的念頭也就在腦海裏閃現了出來。
他們必定還記得本身多年前來北京的偉大抱負,豪情萬丈。也許他們離開家鄉的時候,和我離開學校的時候說了同樣的話:混很差我就不回來了。
如今到了離開的時候,本身倒是被「驅逐」的,是的,北京的「驅逐低端產業」。
北京,每一年2000多萬人繼續漂着,由於夢想尚未實現。
北京,每一年幾十萬人離開,也由於夢想尚未實現。
北京歡迎你,卻也從不挽留你。
而因爲此次的大火,公司迫於政府的壓力,決定宿舍租房合同到期後,再也不提供宿舍。
因而,次年8月,我迎來了在北京的最後一次搬家。經過中介找在了新宮地鐵附近。
同事8月中旬爆出自如甲醛房事件,咱們搬過來的房子也是剛剛裝修好的,因此請了第三方機構過來作空氣質量檢檢查。
在第三方機構來以前,我感受這個房子確定是會超標的,由於是新房間。
當時我就想,若是超標了的話確定是不能繼續住了,可是我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忽然回家的念頭在我內心一閃而過。
真是諷刺,讓我離開北京的理由竟然是甲醛。
後來檢測報告出來了,還好,都在國家標準線之下。
在這家公司幹了三個月後,我轉正了。
我寫了一份轉正申請以下:
尊敬的領導:
我是產品研發部的王小白,於 2016 年 08 月 01 日正式進入公司,擔任軟件工程師一職。
我是一我的南方人,在我人生的前 22 年,我歷來沒有來過北京,甚至對北方都沒有太大的概念。在我人生的前 21 年,我也歷來沒有想過我要來北京工做。
我在成都讀的大學,天府之國,那裏有不少朋友親人,川妹子也很好看,也有不少好吃的,在學校附近 10 元錢就能吃個大份蓋澆,肉多,飯還能夠無限加。不少大學同窗都留在了成都工做,他們說他們習慣了成都慢悠悠的生活。我開始也是這樣想的。直到大三的某一天,我在知乎上面看到了一個話題《爲何如今不少年輕人願意到北上廣深打拼,即便過得異常艱苦,遠離親人,仍然義無反顧》,其中不少回答都深深的刺激着我,我忽然明白若是人生只是追求 10 元錢的肉多還能夠加飯的蓋澆的話,那麼幾十元的滷煮怎麼辦,上百元的
烤鴨怎麼辦?至今我都記得一個答案:
我有個發小,問他爲何留在氣候差的北京。他說:「黃沙萬里覓封侯。」
那個時候畢業去北京的想法便開始在內心肆意生長。我對本身說:每一個程序員都應該有一個北上廣的夢想。在大學的最後一年裏,我默默的爲着來北京作好各類準備。畢業以後來了北京,只是來北京的那天下暴雨,一來就漂起來了。
而後,我來到了公司。
8 月
進入公司的那一天恰好是 8 月 1 日,開月度會,而後我看到的全都是一羣年輕人,我就知道我來對地方了。月度會結束以後,就來到了產品研發部報道,加入了交易組。在這裏,開發軟件用的是 IDEA,而在這以前,我一直用的 eclipse 開發。版本控制工具用的是 git,在這以前我用的是 svn。開發軟件的變動應該算是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吧,剛剛使用 IDEA的時候,感受特別不順手,感到了一點壓力,可是人在壓力下學習東西是很是迅速的,因此,不到一週的時候,IDEA 就上手了。同時接到的第一個開發任務就是編寫公衆號交易的查證補單接口。而後就是這第一個開發任務,因爲分頁的邏輯問題,致使影響了以後的一次上線事故的問題排查。那是我第一次經歷上線事故,感覺到了肩上的責任。以後,我對本身的代碼是慎之又慎。
9 月
對交易組現有業務系統中的公衆號,卡牌有了一點的瞭解,參與了公衆號對接新渠道和卡牌系統的維護開發任務中,更深層次的理解到了公司的部分業務。還記得第一次對接的是支付寶的渠道,和同事一塊兒開發,調試,期間遇到了各類各樣的問題,不少關鍵問題在陽哥的指導下,可以獲得順利解決。還記得有個問題:拿到了支付參數,可是在支付頁面始終不能調起支付,咱們從頭開始排查,排查到很晚也沒有找到緣由,因爲時間太晚了,而後咱們就回家了。次日,再次排查代碼的時候,才發如今調起支付的頁面有一段代碼中的tradeNo應該改爲tradeNO!就是由於一個字母的大小寫的問題,致使咱們排查了好久好久。
如今想起來,還記得當時調起支付頁面後的高興和無奈。
編程,是一件嚴謹的事。
這個月中學到了不少編程技巧,也學到了優秀的編碼風格和編碼思想。在以前,我老是想的如何把功能實現,而如今我在實現功能的基礎上考慮到代碼風格、性能優化。
10月
10月份的時候,對卡牌系統瞭解的也有七七八八了,因此卡牌基本上就交給我在維護了。而後對接應用中心,對接各類渠道,對接風控,廣告位開發等等開發任務也能按時完成,完成開發任務以後,也會開始一點點的重構代碼,看看哪一塊的性能還能提高,能不能加點緩存技術,提升訪問速度。
因爲可以獨立進行開發任務了,因此這個月也算是完成了一個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思想狀態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遇到問題不會老是感受無從下手,之前的第一反應是尋求幫助,如今的第一反應是思考引發問題的緣由多是哪些。
在試用期階段,我獲得了不少人的幫助,特別是我所在的交易組,他們對個人理解,寬容,引導,保護。讓我真真的體會到了公司的企業文化「簡單,勇敢,溫暖」!比起三個月前的本身,從各個方面我也獲得了質的飛躍。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公司帶給個人。在寫這份轉正申請以前,我就在想我轉正以後,正式成爲公司的一員的時候我會怎麼樣。我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可是我想在公司的每一天都應該是努力的,奮鬥的,美好的。
在來北京以前,在我想象中就有一個北京大概的樣子。可是那個樣子不是那麼真切,他有點模糊。直到遇到了公司,一切都變得明朗起來。我想象中的北京,就是公司的樣子。
因此,我提出轉正申請,但願本身能成爲公司的正式員工。望領導予以批准。
---2016年11月13日
從轉正申請中能夠看出,我剛剛加入這家公司的時候工做的也不太順利。不少東西都是第一次接觸,第一次接觸到IDEA,第一次接觸到git,正如我以前的文章《Dubbo 2.7新特性之異步化改造》中的描述,甚至連Dubbo都是第一次據說。分佈式相關的技術無限趨近於零。
我在北京一共漂了1003天,近三年的時間。
我在北京只就任過一家公司,我在這家公司工做了991天。
我很是喜歡這家公司,這是一家年輕而富有朝氣的公司。
我所在的支付組,每個人對我都很好。
我剛剛加入的時候支付組一天的交易筆數只有幾十萬筆。
隨着公司的高速發展,交易筆數穩步上漲,最後穩定在了一天800萬筆左右。
業務的增加,推進着技術的增加。
在這個期間,我汲取到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是海量的。
能夠說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我經歷了傳統公司可能要花十幾年才能走完的路。
爲了跟上公司的發展速度,我也得不斷地學習,在北京也沒有什麼社交。
因而我每一個週末都在學習,真的是每一個週末都在學習。用學習來抵抗個人焦慮。
固然帶來的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個人技術開始日新月異,甚至能夠用技術爆炸來形容。
當我去北京的時候,我仍是一個初入江湖的毛頭小子。
當我離開北京的時候,我已經能夠帶領一個小團隊衝鋒陷陣了。
入了這個行,我必須得時刻保持學習。
固然,我指的學習不必定全是學習專業知識,我也會看一些文學鉅著,歷史長篇,經濟學讀物,工具類圖書。
當我停下學習的時候,我就會焦慮。
適當的天氣我還會出去跑步,在北京我報名參加了三次北京馬拉松。
並且我跑完北京的一環到四環,騎共享單車騎完了五環。每當我回想起這件事,我就會以爲,個人腳步包圍了整個北京。我在北京用力的生活過。
關於生活方面,最開始的時候,我在北京基本上每月收支平衡。
我每週逛一次永輝超市。有一次我看見一個酸奶,感受特別好喝,我特別想買,可是它超出了個人預算。其實沒有超多少,可是就是超了,那我就以爲不划算。
之後的每次逛超市,我都要去看一眼,那個酸奶有沒有打折,很遺憾,每次都沒有。
一直到有一次我漲工資了,漲了不少。
發完工資的那個週末,我終於買了那個酸奶,喝了一下,真的很好喝。
可是那個週末的再下一個週末,個人房貸批下來了。
我每月又要開始還房貸了。
以後,我再也沒有喝過那個酸奶。也沒有去關注過它的價格。
我不知道你這輩子有沒有爲別人拼過命。
可是我爲了那個酸奶,是經歷過強烈的心靈掙扎。
後來,每當我在北京感到艱難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那個酸奶,它能激勵我前進。
我也會去西單的橋上,看人來人往,
告訴我本身:王小白,你在北京隻身一人,一無所依,你必須靠你本身殺出一條血路來。
2019年3月12日,我感受到我可能要離開北京了。那天我下班後,又去了西單的那個橋上,我想要停下來,讓個人生活停下來,給我更多的時間思考。
可是現實卻反覆的打我耳光,讓我再也不幻想,推着我前進的不只有夢想,還有房貸,我在手機裏寫下:
可是,在北京大多數時間都是開心的呀。
好比其中一件是我買到杰倫《地表最強》演唱會的門票。
我小時候的願望就是但願本身之後用本身掙的錢,去聽本身最喜歡的明星的演唱會。我在北京作到了:
有一天一個不勝酒力的同事喝了一點酒,我送他回家的路上,他給我說:
你呀,一點要拼盡全力,拼死拼活的留下來,留在北京!留在北京了,大家家族,從你這一代開始,就光宗耀祖了!
我固然知道,他說的意思,要是能在北京留下來,個人下一代,能享受的教育資源是四川不能比的。
在北京的學生,
上午在語文課本里面學到了故宮,下午就能夠全班遊覽故宮。
上午在歷史書裏面學到了司母戊鼎,下午就能夠去國家博物館,親眼看看。
......
千言萬語,抵不上親眼所見的。
他們享受的教育資源,是十分優越的。
對四川的學生來講,是拼命讀書,改變命運。
對北京的學生來講,是認真讀書,改變命運。
再說一個現實的問題,北京的房子,靠一我的那點工資,杯水車薪。
因爲一些家庭的緣由,我離開了北京。
我離開以前和各級領導談的時候,他們都有一個觀點:
雖然很想讓你留下來,可是當面臨着家庭和工做兩難的抉擇時候,我做爲過來人,建議你多考慮家庭。你的決定沒錯。
2019年4月14日,我在北京的最後一個週日,我請震宇兄吃了個飯,理由就是「送風餃子迎風面」。他送了我一本書。地鐵上分開的時候我抱了一下他,說:下次再見不知道是何時了。他說:別這樣,還會再見的。
2019年4月17日,公司每週三組織球賽,那天打完以後楊哥請了咱們吃飯,爲磊哥和我踐行。吃完以後我對磊哥說:再好好看看這個地方吧,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再來了。
人都是這樣,之前時間多的時候以爲什麼事都還早,都還有機會。等到真真的到最後一次的時候纔會去感慨。
就像離職以前的"散夥飯"同樣。我說,這頓飯以後,這輩子也不可能把在座的各位都聚在一塊兒吃飯了。聽着挺唬人的,可是仔細想一想,高中畢業的時候也說過這樣的話,大學畢業的時候也說過這樣的話,對後來的人生形成了什麼影響了嗎?並無,吃飯不重要,重要的是咱們靜靜的躺在對方的朋友圈裏,看到你發關於生活的動態,無論是結婚、生子、曬娃……我都會會心一笑,而後點個贊,時不時的再評論一個。知道你過的好,這就夠了。吃飯見面,都沒必要強求,緣分到了,天然水到渠成。
2019年4月18日,我在北京的最後一個工做日,我走的那天,去研發部找領導簽字,研發部60餘人,每個人我都認識,每個人我都一一告別,握手擁抱。辦完離職後,我團隊的小夥伴們都在會議室裏開會,我說:我走了啊,謝謝各位這幾年的陪伴,你們加油啊。
其實我準備了一大段話要說,可是一看到他們每個人的臉,剛剛說了第一句話,就紅了眼眶,我不能再說下去了,因而轉身離開了。
晚上,亮總請我吃飯, 吃完後已是深夜,分別以前他給我提了不少寶貴的建議。我握着他的手,聽着聽着就流出了眼淚,最後抱着他哭了起來。久久不肯意鬆開,由於我知道,他是我在北京抱的最後一我的,鬆開以後,遇到的每個人都是陌生人。
2019年4月19日,我25歲生日,我離開北京。
在這一天離開,完徹底全是一個巧合,沒有刻意安排。
若是用宿命論的觀點來講的話,這多是宿命送個人一份生日大禮。
在北京期間我回成都了一趟,用3天時間面試了6家企業。拿到了4家的offer。其中一家給到了2w,可是我拒絕了。
由於我回來最想進的一家公司也給我發出了offer。這家公司能讓我不脫離支付行業。我不能浪費北漂這幾年積累的支付領域相關的知識。
放在幾年前,我確定會面向工資編程。
固然,幾年前也不會面臨這樣的選擇。
這些都是北漂帶給個人。
剛剛回成都的時候,早上起來,有幾回覺得本身還在北京。
有時候給朋友講起北漂的一些經歷,感受像是一場夢,或者是別人的故事。
以前看到一句話:
北漂就像在黑屋子裏洗衣服,你不知道洗乾淨了沒有,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去洗。等到離開北京的那一刻,燈光亮了,你發現,若是你認真洗過了,那件衣服光亮如新。讓你之後每次穿這件衣服都會想起那段歲月。
我十分感謝那個當年一直逼本身來北京的本身,這幾年,我認真洗了,
離開的時候光亮如新。
今天是中秋節,
若是你在外漂泊,那我祝你留下來,或者早日榮歸故里。
若是你在家團圓,那你不須要個人祝福,請你祝福你隻身在外的好友吧。
以上。
歡迎你們關注個人公衆號,在這裏我會分享一些技術相關的東西,主攻java方向,用匠心敲代碼,對每一行代碼負責。偶爾也會荒腔走板的聊一聊生活,寫一寫書評,影評。願你我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