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一個開源軟件的歷程和喜悅

第一節

我在2015年4月份開始作這個開源軟件以前,html

已經研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瀏覽器開發技術linux

那個時候我還只是打算爲博客園寫個文章發佈工具而已,git

以爲技術上可行,程序員

也能爲常年寫博客的人乃至博客平臺提供一些幫助github

因而就動手作了瀏覽器

作了以後,發佈出來,一直本身用,微信

也沒管別人的想法,工具

那個時候,工做和生活上的事情很是多,也實在抽不出精力來仔細維護這個軟件spa

在各個平臺下,各類不一樣的博客設置下,BUG不少;htm

不少人找我問這個軟件的事情

我也是能推脫的就推掉了。

後來斷斷續續更新過幾個版本。

 

直到今年1月份,我開始把大部分精力投注到這個東西身上來,

第一個版本發佈後,大部分人都以爲挺好的,但仍是有負面的聲音:

這位網友批評雖然用語激烈一些,但基本上仍是中肯的;

這哪裏是爛尾一年的輪子呀,這是爛尾四年的輪子了;

我之因此沒有另啓版本號,就是爲了時時警示本身,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固然,也有支持者:

我想,作一個東西,其中有一個樂趣一定是有人在討論你這個東西吧!

有好的聲音,有很差的聲音,都是你持續作下去的動力。

 

第二節

我之前管一個團隊,

是整個公司的研發中心,

不是作項目和產品的,是專門作research的

人多的時候有四十多號人,

團隊搞得東西也足夠複雜

那個時候我成天忙於繁雜的事務中,

是一個出賣本身時間和靈魂的陀螺,

造物主的鞭時刻懸在頭上;

 

條件成熟後,我出來了,

如今想一想,若是不是要照顧的人太多,真的應該早出來幾年,

有活兒的時候接個活兒,沒活兒的時候作作開源軟件;

接活兒我也挑,不喜歡的活兒不肯意作,喜歡的活兒,錢很少也接;

我想能真正「自由的開發」,一定是每一個程序員都向往的好日子吧

什麼是真正自由的開發?

你能夠本身控制時間,能夠本身控制優先級,能夠本身控制版本....

但自由也是相對的,

你不能不作,有一羣用戶眼巴巴的等着,有人在罵,有人在歡呼!

這也是爲何東歐、北美創新氛圍濃厚的緣由吧

他們那裏福利條件優厚,咱們這個行業的從業者,不用爲了生計奔波,

公司工做不理想,在家幹活兒也不至於餓死!

linux的做者,若是投胎很差,生在瓷器國,估計也搞不出這麼偉大的做品。

 

第三節

我時常在想,

我來到這世間,到底要作到怎樣纔算不枉此行;

之前我以爲我喜歡旅行

這使我走了不少地方

我開車到過內蒙、又開車到過兩廣、

我去過17個省,64個城市,

如今想一想,我有什麼特別想去的地方而還沒去的嗎?

沒了!

有什麼特別想吃的,而還沒吃到的嗎?

沒了!

那我還須要啥?

沒了?

向外求得不到答案,我以爲我應該向內求。

我以爲我如今應該追求的是頻繁、長久的「心流」體驗

「心流」在心理學中是一種某者在專一進行某行爲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

是一種將我的精神力徹底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受;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某者在此狀態時,一般不肯被打擾,即抗拒中斷。

我慶幸本身是個程序員

由於寫代碼是最容易進入「心流」狀態的一項工做了

你時時刻刻在解決問題,在創造,像造物主。

並且還不像藝術創做那樣很可貴到回饋。

想一想看,不是嗎?還有什麼工做能比這個更好?

(雖然我也沒幹過其餘的)

中國人,好多都是爲了別人而活着

早點脫離這個狀態,早點看清楚本身和世界的關係

「要照顧的人太多,我不似你這般爲所欲爲」

那我也沒辦法了。

 

第四節

我目前在作的開源項目,叫「想學嗎」,是一個我的知識管理工具,

桌面軟件,有win和mac兩大平臺下的版本,

能夠自由的把文章發佈到:博客園、簡書、知乎、微信公衆號和訂閱號、開源中國等目標平臺

名字是有點土,

不少人都跟我說過,

有個我們這個行業的大佬,建議我趁如今關注的人還很少,趕忙改個名字;

我想一想仍是算了。

只要東西作的好,叫狗蛋應該都沒問題。

咦,我怎麼沒起名叫狗蛋兒呢,這個名字也挺好的,哈哈。

不過仍是由衷的感謝提意見的各位!真的!

大家的意見,是一個開源軟件維護者前進的動力!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