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一時興起寫的技術團隊管理筆記(一)-識人頗受你們歡迎,讓我感到意外更以爲這個總結有意義,因此應當堅持下去,爭取能整理出一個系列。程序員
若是說這個系列有幸能成爲一條技術管理的總結大路,則沿路的分支小道也會別有一番趣味。我會嘗試在主思路整理的同時插入一些小的「甜點」,引出一些技術管理的當心得和小技巧,但願可以幫助到你們,期待更多的朋友能參與到討論中,也幫助我規整思路。數據庫
今天要講的小甜點是:技術管理者如何向上彙報segmentfault
此處向上彙報的定義:技術管理者向其上的業務負責人的彙報,好比技術負責人向CEO彙報,技術總監向BU業務負責人彙報,技術經理向產品負責人彙報。緩存
曾經我看到過不少技術管理者的向上彙報,是這樣的:服務器
其實這些作法都是有些問題的,在逐個分析修正以前。咱們先依舊遵循理性分析的風格,來拆解概括一下,做爲技術管理者作向上彙報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微信
按照以前的經驗,大概有3點:網絡
咱們先拋開技術的這個專業限制,來看一下若是一個公司的市場部也須要向上彙報,目的是什麼,以下:架構
發現沒有,以前有一種說法:技術部門的向上彙報相比其它部門的方式會比較特殊,實際上是並不成立的,二者的目的都是同樣的呀。若是碰到王興,張一鳴這樣的技術類CEO,那市場部門豈不是更苦逼?那美團的幾萬人地推團隊是怎麼創建起來的呢?異步
這裏咱們能夠引出向上彙報方式的核心了:以結果爲導向,說清楚技術團隊須要什麼資源支持,而後能夠作到什麼目標,爲公司帶來什麼,便可工具
你們能夠回想一下,你見過的市場部門是怎麼和CEO向上彙報的?他們通常會這麼說:咱們指望能把今年的銷售額提高30%,因此通過計算,咱們須要500萬的網絡推廣費用,分別用於微博100萬,微信200萬,其它200萬。這真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溝通方式,清晰的目標: 銷售額提高30%, 說清楚了要哪些資源:500萬以及它的構成。
這纔是向上彙報該有的方式,把你的團隊想象成一個獨立公司,把你的業務負責人想象整天使投資人。說清楚你須要多少資源能作到什麼目標,他以爲有價值,天然會投你,不要讓你的領導者幫你去想該怎麼作。
咱們回到前面的3個例子,逐個作出分析,以下:
案例 | 原本的目的 | 實際的效果 |
---|---|---|
專業技術PPT彙報_______ | 說明當前技術的複雜和挑戰,指望得到更多資源支持 | 業務負責人:你說的是啥啊,我一臉懵逼。哦,原來就是想招人,繞那麼一大圈子,是否是要忽悠我啊?爲啥全部開發都要換mac pro啊,真的能提高開發效率嗎? |
朋友圈分享加班_______ | 說明團隊很是辛苦,指望不要逼太狠,理解技術兄弟們的苦 | 每天分享,不就是想讓我點贊嗎?你只是煩技術那點事,不知道其它業務部門也是焦頭爛額嗎?並且大家作的確實不怎麼樣啊,系統總是崩,每天加班也沒看到產出啊? |
產品需求討論時突出技術_______ | 突出技術的重要性,產品之後不要忽視技術的意見,要以技術驅動 | 咱們是產品,目前是關注需求對用戶是否有價值,這個會怎麼變成技術難度實現的討論會了?並且討論的時間特別長,算了,萬一作不到就和CEO說技術作不到吧,和我關係也不大,公司缺這個功能也不會怎麼樣。不過討論得仍是挺累的,這種會之後要不要再讓技術來參加啊? |
很遺憾,做爲技術管理者本意是但願你們更重視技術,爲團隊爭取更多的資源,可是溝通匯報的結果反而致使了失去信任,失去支持。問題的癥結在於:不少技術管理者仍是隻關注了前面兩個字「技術」,而丟失了後面的「管理者」。一旦如此,就不免陷入到技術不被理解,技術很難說清楚,技術就是那麼苦逼的思惟怪圈中(哈哈,有必定表明性的程序員思惟),你忘了本身其實更是一個「管理者」啊!做爲技術管理者,你應該關注的是「技術團隊須要什麼資源,而後能夠爲公司作到什麼!」 僅僅就這麼一條而已! 什麼技術氛圍,工程師文化,slack協做工具,mac開發設備這些都只是你做爲技術管理者的資源,你只要說得清楚,這些資源都能得到到。
繼續以上面3個案例來舉例,咱們用「以結果爲導向」的思惟來修正,以下:
案例 | 修正方法 |
---|---|
專業技術PPT彙報_______ | 修改PPT,裏面只包含:當前的技術架構分別須要多久來支持將來的幾個 潛在業務需求,當前團隊的大體分工,行業其它競品公司的團隊配置,服務器配置。 咱們須要招多少人,增長多少服務器就能夠幫助公司業務落地速度提高30%,穩定性保證到99.9%,且成本只有競品公司的3分之2(你可能會說,是否是在逗我,提高速度還要那麼高的穩定性,成本還要低?是呀,誰讓你是管理者啊!任何部門的管理者,都是單一高壓結果導向的, 你作不到,就是你的能力不足啊,作啥管理者!) |
朋友圈分享加班_______ | 向上說明最近團隊加班確實比較多,舉例已經有些影響到系統的穩定性了。指望在這段時間忙完後,能夠得到2周左右的修整期用於穩定系統,以後再接需求,能夠保證提高開發效率15%和提高穩定性20% |
產品需求討論時突出技術_______ | 這個功能的實現技術實現確實有些難度,大概須要2周時間且有必定的風險,麻煩產品同窗評估下,若是確實是關係到用戶體驗的,咱們就按這個計劃來推動。另外可否說明一下這個產品的後續大體規劃,咱們能夠在以前就作一些技術調研準備,便於加快落地。 |
這樣的溝通方式首先完成了咱們的首要目標「以結果導向,得到資源」,順帶讓你們瞭解了技術團隊的辛苦和對用戶體驗的堅持(你的小小私心在知足大目標後天然也能知足:))
再補充一下,以前說的第3點「以技術驅動」,除了要作到上面說的「以結果導向」以外,還真須要你手裏有些「活」。簡單來講,須要有極強的技術能力和對商業邏輯的深入理解,搜索引擎,新聞信息流,AI產品都是這類業務,這裏只是一個簡單擴展,不作深刻討論。
彙報時機這裏也簡單說明一下,在客觀狀況下,技術團隊確實存在彙報時間不夠的狀況。大概有如下幾個解決方式:
最後總結一下,對於一個好的技術管理者,向上彙報應當以「以結果爲導向,說清楚技術團隊須要什麼資源支持,而後能夠作到什麼目標,爲公司帶來什麼」。在制定目標結果時,應該儘可能基於團隊能力、業務價值、實施節奏3個維度來考慮,使用簡單明瞭的數字是一個好的方法。
下一篇,咱們將回歸主線:技術團隊管理筆記(二)-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