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 | 國內互聯網公司是如何作微服務實踐的?(附PPT下載)

微服務的概念最先由Martin Fowler與James Lewis於2014年共同提出,並隨着Netflix最佳實踐的發佈而爲業界所知。現在,在國內有了大量的微服務實踐案例,5月18日,網易雲聯合雲片在武漢主辦「微服務架構落地的最佳實踐」活動,網易雲、雲片、美洽、網易雲音樂等業界微服務的先行者,分享了落地實踐過程當中總結的乾貨經驗。

前端

微服務在傳統領域的落地實踐


網易雲微服務資深架構師 袁梓超後端

 

微服務是一個很是複雜的演進過程,是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業務遭遇痛點、解決痛點的過程。網易雲微服務資深架構師袁梓超主要分享了微服務在傳統領域的落地實踐以及能夠幫助企業解決的問題。袁梓超認爲金融行業對微服務的需求,主要源於業務的驅動。好比網易雲所服務的某家證券公司,在業務轉型的過程當中,多個線下業務在逐漸轉向線上,IT部門須要快速響應業務部門的各類新需求。網易雲首先基於服務拆分和共享能力的構建,幫助其作了中臺服務的架構設計,提升業務響應能力;經過容器化,實現了持續集成和快速的橫向擴展;經過服務發現和服務治理,實現服務間相互調用,並保證高併發狀況下的服務可用性。
某安防監控領域的客戶,內部的信息化系統很是多,但系統之間相對獨立,互通困難,致使跨部門之間協做效率較低,管理和運維也很是困難,亟需從架構層面解決這些長期的痛點。網易雲幫助該客戶將公共服務抽象出來,沉澱爲服務中心,可快速跨產品線整合信息,提升跨部門的協做效率;結合敏捷研發流程,加速了前端需求的響應速度;經過平臺中對微服務治理的監控,構建了統一的接口標準和運維體系。服務器


某物流行業的客戶,從大件物流向我的快遞業務擴展的過程當中,因爲系統的瓶頸問題,阻礙了業務的發展。網易雲從GIS系統開始,輔助其進行微服務化改造,並提供微服務框架及工具鏈,最大化下降改造風險;提供DevOps工具鏈,幫助其創建敏捷開發體系;對應用進行容器化改造,縮短應用發佈週期;還提供可視化應用運維監控平臺,保證應用及平臺運行的穩定性。
據袁梓超介紹,網易雲之因此能幫助這些客戶實現對業務靈活、快速地響應,源於輕舟微服務平臺中多年的技術沉澱。做爲一家曾打造多個爆款的互聯網公司,每一次用戶暴漲的階段,對網易的技術架構都是很是嚴峻的挑戰。網易從2010年開始對微服務的探索,目前已普遍採用了微服務技術棧,並在這個過程當中造成了一整套微服務架構的解決方案,並沉澱爲輕舟微服務平臺。袁梓超在演進中詳細介紹了網易雲對於完整微服務技術棧的探索和實踐過程。
(更多內容,請點擊下載PPT查看)

架構

Serverless之OpenFaaS


雲片Java技術專家 劉斌併發


2014年AWS Lambda 的問世引領了Serverless(無服務器計算)的普及。Serverless把主機管理、操做系統管理、資源分配、擴容,甚至是應用邏輯的所有組件都外包出去,讓開發者在構建應用的過程當中無需關注計算資源的獲取和運維,由平臺來按需分配計算資源並保證應用執行的SLA,按照調用次數進行計費,有效的節省應用成本。框架


Serverless的實現分爲BaaS(Backend as a Service)和FaaS(Functions as a Service)兩種類型,雲片Java技術專家劉斌認爲只有開源的FaaS平臺才能讓Serverless飛入尋常百姓家。劉斌首先分享了雲片營銷雲的微服務架構和產品技術架構,在營銷雲的架構設計中,爲了知足客戶的柔性需求,劉斌調研了主流的FaaS平臺。基於這些調研,劉斌分享了OpenFaaS在Serverless架構設計中的定位及其帶來的收益。
(更多內容,請點擊下載PPT查看)
 less

美洽微服務架構演進之道


美洽技術負責人 吳昊運維

 


美洽智能客服SaaS在創立4年內,服務企業客戶數已超10萬+,月消息數過億,成爲客服SaaS行業領跑者。美洽技術負責人吳昊分享了在美洽成長過程當中,基於Golang的微服務架構的演進過程,以及微服務化是如何支撐業務的高速增加。基於美洽的實踐經驗,吳昊認爲微服務拆分應遵循三個原則:以業務爲中心,職責單一;避免循環依賴;粒度合適,功能內聚,考慮運維複雜度。微服務架構給美洽帶來的好處包括:提高了開發效率和代碼可維護性;Go語言的使用,也讓服務性能的進一步提高成爲可能;成本下降,服務器成本和人力成本都大幅降低;改動代碼不須要全局發版,提升了系統穩定性。
(更多內容,請點擊下載PPT查看)

微服務

雲音樂服務化之路


網易雲音樂資深開發工程師 薛廣順高併發

 

網易雲音樂從2013年4月發佈第一個版本,到如今已經有數億的用戶,在這6年中,網易雲音樂的後端技術架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網易雲音樂資深開發工程師薛廣順主要分享了網易雲音樂的服務化演進歷程,雲音樂服務治理體系,雲音樂服務框架,雲音樂在服務治理過程當中碰到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如何實現多機房路由?測試環境如何作服務治理?如何下降框架推廣、升級的成本等。爲了解決這些問題,網易雲音樂通過不斷探索,造成了一系列有特點的解決方案。好比,隨着業務線的劃分和人員規模的上升,聯調的需求愈來愈多,版本併發度也在不斷上升,隨之帶來了計算資源成本、環境搭建人力成本和維護成本的攀升。爲解決這個問題,網易雲音樂採用了環境隔離的方案,目前雲音樂已經有200多套測試環境,這些測試環境相互隔離,同時又共享一套基準環境,測試的時候會優先調用同一個測試環境中的服務,服務缺失的話,會路由到基準環境。
(更多內容,請點擊下載PPT查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