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 系統通用快捷鍵(mac 下的應用多數會往這些標準看齊)(轉:http://yang3wei.github.io/blog/2013/02/08/chen-ni-yu-mac-chen-ni-y

 

command + w: 關閉當前窗口
command + q: 退出程序
(Google Chrome 有點奇葩,按下以後還須要hold 那麼一小會兒才能退出)vim

command + m: 最小化當前窗口
(怎麼不用鼠標將最小化於dock 上的窗口還原?spotlight 或 control + f2->window 菜單項都行)windows

command + h: 隱藏當前應用的全部窗口
command + c: 複製
command + v: 粘貼
control + F2:激活菜單欄
(這個關機的時候比較好用,手不用脫離鍵盤了)xcode

command + f: 尋找
command + space: 切換輸入法
command + tab:切換程序
(這裏又要注意的地方,切換過程當中最好不要移動鼠標,不然容易出現混亂切換的狀況)app

control + space:spotlighteclipse

spotlight 這東西設計的很精妙,一些人說這沒什麼用要禁掉乃是由於沒有找到正確的使用方法。從設計上來看,spotlight 位於屏幕的最右上角,就一個放大鏡的小圖標,能夠經過 control + space 快捷鍵輕鬆調出,而後就會將焦點轉移到搜索框裏面,在這裏能夠很便捷地搜索本身想要找的東西,包括各類可用的 Applications,這也是我推崇 spotlight 一個很重要的緣由,由於有了這個東西,手指徹底不用脫離鍵盤你就能夠啓動任何爲你所須要的應用程序。不知道通常家庭用的 mac 用戶對這點是否有如此嚴苛的需求,但做爲開發人員而言,穿梭於各類應用的功能之間,是在平凡不過的事情,這一點給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性。舉例說明:在要啓 動 XCode 開始一天工做的時候,按下 control + space 調出 spotlight 搜索框,鍵入 XCode 後,搜索框下面會列出各類各樣的候選條目,能夠發現 XCode.app 是放在很前列的,只須要配合上下鍵、回車鍵,就達到了快捷啓動 XCode 的目的。編輯器

如今我已經愈來愈意識到快捷鍵所帶來的便利,這是也是有根源的。傳說中的代碼編輯神器 vi、vim、emacs,無一不在快捷鍵上獨樹一幟。它們的理念就是在編碼過程當中拋棄對鼠標的操做,甚至拋棄對上下左下鍵的操做,以達到最神速、迅捷的 編輯目的。有些特點所帶來的便利性沒有體會過是很難以理解的,這就是致使一些很優秀的東西口碑褒貶不一的重要緣由之一。工具

最後要說的就是 Dock,你能夠經過 command + alt + d 隱藏或者呈現 dock,也能夠選在把 dock 放在左、下、右任一個方位,你能夠把 Applications 文件夾的應用程序拖拽到 Dock上面,方便你的使用,也能夠在不須要的時候把dock 上面的條目拽出 Dock 從而移除它。對比 windows 來看,Dock 仍是一個很是舒服的東西,特別是 mac 界面自己就很是精美,一個個的應用圖標排布在 Dock 上面,再配合 Magnification 的放縮效果,可謂是琳琅滿目。反觀windows xp,底部一個系統的任務欄,應用程序的的菜單本本分分的佈置在本身窗口的頂部。孰好孰壞就很少作評論了,惟一肯定的一點是我是更傾向於 mac 的設計風格的(難道是由於我用 windows 那麼多年已經厭倦的緣由?)Dock 上面的兩個重量級功能:Mission Control 和 Launchpad。Mission Control 讓我在單屏顯示器上面得到了多屏顯示的感覺,而 LaunchPad 則讓啓動想要的程序變地無比簡單。對比 Windows,LaunchPad 這種模仿 iOS 風格的以面、網格呈現可用條目的方式,無疑比那層層彈出的列表方式更爲高效、優秀。測試

1。Finder 的最經常使用快捷鍵:
space:預覽文件
command + down:打開文件
command + backspace:移到廢紙簍
command + ctrl + 0 ~ 7:按各類方式規整地排列子文件
command + shift + g:前往某個路徑
command + 1 ~ 4:更換呈現方式
command + shift + f:All my Files
command + shift + o: 打開文檔目錄
command + shift + d: 打開桌面目錄
command + alt + L: 打開下載目錄
command + shift + h: 打開home 目錄
command + shift + C: 打開個人電腦
command + shift + A: 打開應用程序目錄
command + shift + U: 打開工具目錄優化

2。編碼神器 XCode 最有價值的快捷鍵
command + e: 將所選中的文本傳遞到搜索框(但搜索框不會呈現出來)
command + f: 尋找
command + g: 尋找下一個
command + L: 定位到當前所編輯的代碼文件的第多少行
上面這些快捷鍵可以很輕鬆的完成編輯點定位的功能,再次咱們心愛的讓鼠標被冷落在一旁。使用說明:有時候報錯會報出錯誤出如今哪一行,諸如opengl es2 check_gl_error,這裏 command + L 能發揮出很好的行定位做用。再個就是 command + f 與 command + g,command +f 鍵入本身想要定位到的點前面的幾個符號進行搜索,配合 command + g 尋找下一個,定位到目標點位之後,按下 esc 關閉搜索功能,就完成了編輯點的精肯定位。編碼

控制檯相關快捷鍵:
command + shift + c: 打開控制檯視圖
command + shift + y: 關閉控制檯視圖(這裏我以爲不是很好,徹底能夠和打開使用一組相同的快捷鍵,易記)
command + k: 清除控制檯輸出
不得不說一下,mac 的界面優化作的實在是太到位了,簡單說來就是你想要的功能都還在那兒,可是他們所佔據的屏幕面積倒是很是很是的少,一旦你要用到他們的時候,用起來也不會 以爲很難找、很難用,這就是 mac 界面的精髓所在了(固然這要創建在對 mac 足夠了解的基礎之上)。

產品相關的快捷鍵:
我相信這是最最經常使用、最最貼身,人人都要牢記的一塊了~
command + b: 編譯、生成
command + r : 運行
command + i: profile
(找不到一個好的翻譯詞,用 Instruments 作內存佔用的分析是必須走的流程)

command + shift + b: 分析
(這種特殊的編譯有助於找到比較明顯的泄露的代碼)

command + shift + k: 清理
(這也是很經常使用的功能,很多問題都是經過清理後從新編譯的方法來解決的)

command + q: 退出
(之因此放在這裏是由於,有時候你的 xcode 出現怪異行爲的時候,退出重啓無疑是最佳方案)
舉例而言,xcode 4.2 裏面編輯簽名配置的時候,有時候會出現改不動的狀況,這裏退出重啓就頗有用了。順帶說一下xcode 界面左上角圓形stop 按鈕右側的矩形條,這個東西用來控制以 debug 仍是 release 的模式編譯產品。debug 模式下會打印出各類各樣的 log,這樣有助於咱們解決遇到的bug,可是執行效率會被下降。release 模式下 debug 打印則被禁止掉,若是是真機測試的話,所獲得的效果是最接近用戶使用的效果的。發佈產品也必須發佈 release 模式下生成的產品。

特別把 xcode 工程瀏覽視圖中的 show in finder 功能拿出來講一下,在 xcode 中這個簡單實用的功能,你要在 eclipse 裏面辦到,那可就不容易了。在使用 xcode 以前,eclipse 一直是我最忠實、心愛的夥伴,但就這點來講,eclipse 仍是讓我很失望的。

還要說一說 XCode 的視圖控制設計,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了。我通常是把右側的屬性欄視圖關掉,僅留下工程結構視圖和 代碼編輯視圖(作遊戲對屬性欄的需求不是不少)。在代碼編輯區按下 command + shift + j 在工程目錄視圖中能夠定位到當前編輯文件的所在的位置。command + 0~ 9 的數字能夠在與工程目錄視圖並列的其餘數個視圖中快捷切換,特別是 command + 0,可以將 XCode 左側欄徹底的隱藏、打開,另外,整個過程的過分效果也是很是舒服的,比 eclipse 的最大化編輯器、還原到正常尺寸更優秀,隱藏左側欄在作代碼文件的版本對比的時候是很是實用的,還有就是作代碼移植的時候,讓代碼編輯區域貼緊窗口左壁能 夠獲得更合適的視角。暫時就說這麼多,伴隨這一年多的使用,積累下來的經驗、技巧確定還有遺漏的地方,後面想到了會更新上來,自戀一下,務必讓這篇文章成 爲 mac、iOS 開發者心所向往的神奇篇章~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