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1 月 09 日,應用號(微信小程序)正式啓動,比 2016 微信公開課 Pro 還早了兩天。小程序
當時咱們在討論訂閱號和服務號的關係,其實咱們很早就在想微信應該有一種新的形態,不該該只是停留在訂閱號或者公衆號,不該該只是提供一種訂閱能力,一種推送能力,而是應該提供更多新的能力,這種新的能力更加像一種應用程序的能力。微信小程序
在今天的 2017 微信公開課 Pro 會上,微信負責人張小龍就表示,2017 年春節微信不會作與春節紅包相關的活動,這也與張小龍對於微信的產品理念有關 - 工具。張小龍解釋:服務器
在同事們的心目中,微信並不只僅是一個工具,你們認爲微信是一個平臺。但我認爲微信是一個工具,這是一個很是宏大的目標,我並不認爲一個工具是一個很低層面的東西,事實上人類從原始人進化智能人類的過程,就是由於人會製造工具,咱們所用的絕大部分的產品本質上來講都是工具,可是工具備好壞之分,可以作一個很是好的工具其實難度是很是大的,可是若是說咱們要作一個平臺,我會不知道咱們要作什麼?微信
張小龍認爲,工具的功能是平常性的,不應只在節日纔有相應活動,以前的紅包活動是爲了推廣微信支付,這一目的也已經達到了,所以在即將到來的春節,微信不會作紅包活動。app
正如張小龍理解並指望的那樣,微信是工具產品,用戶應該「用完即走」。張小龍認爲「微信有足夠多的用戶,有足夠強大的用戶黏性」、「黏住用戶,讓用戶不要離開」這樣的理解是不對的。工具
任何一個工具都是幫助用戶提升它的效率的,用最高效率的方法去完成它的任務,這是工具的目的,工具的使命。微信也是一個工具,因此微信的目的也是幫助用戶用最高效的方法去完成它的任務。什麼是最高效的方法?就是用最短的時間去完成任務,也就是說一旦用戶完成了它的任務,它就應該去作別的事情,而不是停留在產品裏面,這就是用完即走的含義。微信支付
張小龍如是說,所以,「提升效率,用完即走」是他認爲微信以及工具產品應該具備的屬性。同時他也代表,微信小程序不會有訂閱、推送功能,也不能在朋友圈分享。對於這一點,咱們在掘金用戶裏看到了「剋制」這樣的評價。網站
不過,對於張小龍,對於微信團隊來講,這彷佛不是簡單的作產品的剋制。對於這一點,張小龍表示:3d
任何一個產品都不可能知足全部人的需求,咱們必需要作不少的取捨。cdn
合理性纔是這裏面要考慮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
一年前應用號(微信小程序)啓動的時候,微信團隊對此並無十分清晰的概念,只是以爲這是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通過將近一年的思考與沉澱,相信張小龍以及微信團隊都對小程序有了更清晰的定位與形態,這也是爲何,微信團隊決定在如今,讓微信小程序公之於衆吧。
對於微信小程序是什麼,張小龍並無給出很明確的答案,或者說概念。他認爲,全部的應用程序應該是一種無處不在,可是又能夠隨時訪問的一種狀態:
小程序是一種不須要下載、安裝便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了觸手可及的夢想,用戶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就能打開應用,也實現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戶不用安裝太多應用,應用隨處可用,但又無須安裝卸載。
那麼,這個既不是公衆號又不是真正 app 的微信附屬品或者說衍生品有什麼特性呢?
彷佛很像以前出現過的「雲應用」的概念,「一種更靈活的應用組織形態」。
張小龍表示,小程序在微信裏面與公衆號同樣,是沒有入口的(若是用戶沒有訂閱公衆號的話)。也就是說,若是用戶沒有在微信裏面運行太小程序,他在微信裏就找不到小程序的入口。
能看出,微信在強調一個去中心化的結構,不打算本身作推薦(公衆號或小程序),也不打算在微信裏提供專門的入口。他闡述到,作小程序的目的並非要從開發人員的角度來改變應用程序的存在模式,相反,小程序確定是要知足一個特定的需求,這個需求應該是真實存在的,而不是說只想簡單變化一下 app 存在的方式。
本質上來講,咱們更但願在智能手機裏用戶能夠更快捷的獲取服務,可是他的體驗又比網站要好不少不少,同時他的麻煩程度又比他去下載一個APP要好不少不少,它不像下載一個APP那麼麻煩,這個就是小程序的定位。
公開課上,張小龍也回答了幾個你們,簡單來講就是,微信小程序不會有商店,沒有入口,沒有流量分發,沒有關注,不能分享朋友圈,暫時不能作遊戲。同時,微信團隊也會極力限制小程序搜索的能力,避免它被濫用,使用戶在微信裏面可以搜索獲得他須要的一個小程序。
不過,張小龍還說到:
咱們可能會很輕量地讓用戶可以看到在他附近還有哪些小程序存在,咱們說的附近的小程序存在是指附近有哪些在提供服務的店,他們同時也有小程序。好比說在三千米之外有一個士多店,那麼你能夠看到並當即打開它的小程序,而後買一點什麼東西,這是頗有可能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天公開課會場廣州亞運城綜合體育館內,微信周邊商店 WeStore 也正式亮相。你能夠在這裏買到記事本、鑰匙扣、數碼相框等各類以微信爲主題的周邊產品。也許在不久的未來,你就能夠用微信小程序,在本身的城市內,買到這些微信周邊也說不定。
2016 微信公開課 Pro,隨之發佈的還有當時擠爆服務器的「我與微信的故事」,今天,微信也正式推出了《2016 微信年度生活報告》。
從報告裏能夠看出,每日有 7 億用戶登陸微信,比去年同期增加 35%,超過 50% 的用戶天天使用微信達 90 分鐘。
微信用戶的主力依然是 80、90 後,但 95 後也已經佔據了 14% 的比例,而超過 55 歲以上用戶僅佔 1%。
雖然老年用戶比利很小,他們平均每日卻要走 6700 步,比前兩個用戶羣體都要多幾百步。
在紅包數據上,老年用戶的活躍度也超過了 95 後,月均發送 25 次紅包。80 後用戶羣體則平均每個月每人發了 580 塊紅包給朋友們。
你能夠在這裏查看完整報告。
最後,張小龍公佈了小程序正式上線的日期:1 月 9 日,同時他也表達了對「可以有更多的企業把他們的服務變成一種小程序的形態,提供給微信的全部用戶來用」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