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程序員
說實話,工做10年不等因而高手;高手也不等於要工做時間久。聖人曾經曰過:「工做經歷不等於工做經驗」。工做10年,只是一個「經歷」,而「經歷」不能得以總結、概括和昇華,就沒法轉化爲「經驗」。一個2年「工做經驗」的工程師水平可能遠高於一個10年「工做經歷」的工程師。微信
若是程序員在35歲的時候,「工做經驗」與剛畢業的時候差異不大,則其不可替代性就不高,很難在大齡時具有足夠競爭力。大齡程序員,跟應該以專業洞識,理解深邃,廣度思惟,來完善本身的行業競爭力。app
本文詳細講解如何在工做10年後,得到低於1年的工做經驗。您只需按照此文執行,咱們保證您工做10年後,依然能力平平。操作系統
遇到問題處處喊救命debug
不少程序員,一旦出現問題,好比程序死了不動,甚至編譯不過,他的第一反應是找高手去問,去求證。也有的稍微debug了一下以後,就開始尋求幫助,好比轉向公司的高手,轉向各類各樣的微信羣,轉向找高手幫他指點一條明路。這是讓本身成功失業的良好習慣。設計
這樣地不思考、懶惰和放棄,必定很難使得本身的水平加深。卻不知,碰到問題以後,獨立分析和解決,把問題的前因後果理個一清二楚,這個過程當中,得到的經驗值是花再多錢,問再多問題也獲取不了的。高手指點明路當然可能縮短你的調試路徑,但你就完全地淪落爲一個執行者,而不是創造者,這更多地是在獲取經歷和不是獲取經驗。調試
你剛畢業的時候能夠處處喊救命,而你工做10年後,還不能救別人的命,您的競爭力在哪裏?進程
當年Linus Torvalds寫Linux內核的時候仍是在校的學生,這個時候,有哪一個高手能夠給他指點一條明路,寫一個將來風靡全球的操做系統?阿里的高手,在解決雙11的狂熱購物潮問題的時候,碰到的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流量,有哪一個高手能夠給他指點一條明路?內存
若是您不遵守此條執行,遇到問題就絞盡腦汁地思考、查閱資料、嘗試調試和解決,而不是處處去各個微信羣問、找牛逼的同事問,那咱們就很難保證您10年後能力平平。切記切記!同步
與當前工做職業無關的知識一律不理會
不少程序員,與他目前工做沒有關係的知識點,就絕不關心。好比他搞Android Java應用,只要誰給他談Android平臺知識,他就避而遠之,而後還有很是有依據的理由,「個人工做不涉及這個」;好比他搞通訊協議棧,誰跟他談Linux進程間通訊,同步和互斥,他就走開, 「個人工做不涉及這個」。
這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良好思考習慣,是您35歲能力平平的強大保障。
若是你不能在知識的廣度上面成就本身,天天盯着本身的幾行代碼,甚至基本的平臺知識都不具有,一旦你從事的領域再也不熱門,這個時候,就可能面對就業市場緊縮的痛苦,而你別無他途,這樣,35歲成功迷茫,危機四伏的機率就較高。
反之,若是你在Linux裏面寫Qt應用,可是不斷充電弄清楚Linux系統層面的知識,好比進程、內存、I/O,系統瓶頸和調優等,造成較硬的基礎和較廣的知識面,那麼,咱們就比較難保證您工做10年後能力平平。切記切記!
日復一日地低水平重複作一件細小的工做
好比有一個工程師,他第一天上班就是弄那個UART串口的驅動,它就是修復各類各樣的UART bug,好比波特率9600,115200,38400,而後與各類外設接的時候的時序問題,這樣一弄就是好幾年,成爲了一個串口的「專家」。這個過程當中,他甚至都沒有弄明白裏面的同步和互斥,裏面的進程間通訊,中斷與進程的通訊等,那麼他就成功地作了一個螺絲釘。
兢兢業業地作一個螺絲釘,並且只釘一種木頭,是您成功被後輩超越的催化劑。
螺絲釘當然光榮,資本家最喜歡螺絲釘,偶爾你螺絲釘作地又勤奮又認真,還賞你幾句誇獎。可是螺絲釘也容易生鏽,一旦你老了,加班也加不動,你的UART問題,再也沒有了,或者年青人比你更加能加班,這樣的鏽螺絲釘,老闆確定是無情地拋棄。
反之,哪怕你就是搞一個UART驅動,可是你會嘗試去理清裏面全部的同步互斥,理清這一層軟件和上一層軟件的關係,理清app如何系統調用到你的代碼,甚至領悟出軟件設計的高內聚和低耦合,這個時候,你雖然是個螺絲釘,可是你時刻在把本身培養爲金剛鑽。那麼,咱們就比較難保證你在工做10年後能力平平。
總結
以上1-3條,您具有任何一條,您就可能在工做10年後能力平平;若是同時具有3條,恭喜您,您在35歲以極大的機率能力平平。這個時候能力平平的好處是什麼?就是你幹不過一個比你年輕接近10歲的人,中年危機最大程度上向您招手。試問,一個工做10年的菜鳥,誰還會相信您有一天會變成高手?
最後,本文用表格總結上述3條原則各自的優勢,它們各自對35歲能力平平從而陷入四面楚歌的促進做用。
遇到問題處處喊救命——限制了你思惟的深度,很難培養深刻探索一個知識領域的思惟習慣;
與當前工做職業無關的知識一律不理會——限制了你思惟的廣度,沒法造成完備的知識體系支撐;
日復一日地低水平重複作一件細小的工做——耗費了您的青春,同時限制了深度和廣度,成功地讓您成爲生鏽的螺絲釘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我是大齡碼農,因此沒人要」,這是藉口,不是理由。歷來讓咱們危機四伏的,只有咱們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