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JVM(JDK),Tomcat,Linux的最大線程數問題

1、JVM(JDK)最大線程數

JVM最大建立線程數量由JVM堆內存大小、線程的Stack內存大小、系統最大可建立線程數(Java線程的實現是基於底層系統的線程機制來實現的,Windows下_beginthreadex,Linux下pthread_create)三個方面影響。具體以下:java

-Xms  最小堆內存
-Xmx  最大堆內存
-Xss   設置每一個線程的堆棧大小。JDK5.0之後每一個線程堆棧大小爲1M
操做系統限制 系統最大可開線程數,主要受如下幾個參數影響linux

        /proc/sys/kernel/pid_max數據庫

        /proc/sys/kernel/thread-maxvim

        max_user_process(ulimit -u) 在64位Linux系統(CentOS 6, 3G內存)下測試,發現還有一個參數是會限制線程數量:max user process(可經過ulimit –a查看,默認值1024,經過ulimit –u能夠修改此值),這個值在上面的32位Ubuntu測試環境下並沒有限制windows

        /proc/sys/vm/max_map_counttomcat

將threads-max,pid_max,max user process,這三個參數值都修改爲100000,-Xms,-Xmx儘可能小(128m,64m),-Xss儘可能小(64位下最小104k,可取值128k)。事先預測在這樣的測試環境下,線程數量就只會受限於測試環境的內存大小(3G),但是實際的測試結果是線程數量在達到32K(32768,建立的數量最多的時候大概是33000左右)左右時JVM是拋出警告:Attempt to allocate stack guard pages failed,而後出現OutOfMemoryError沒法建立本地線程。查看內存後發現還有不少空閒,因此應該不是內存容量的緣由。/proc/sys/vm/max_map_count的數量翻倍,從65536變爲131072,建立的線程總數量達到65000+,電腦基本要卡死(3G內存)…服務器

簡單查了下這個參數的做用,在[8]中的描述以下:多線程

「This file contains the maximum number of memory map areas a process may have. Memory map areas are used as a side-effect of calling malloc, directly by mmap and mprotect, and also when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架構

While most applications need less than a thousand maps, certain programs, particularly malloc debuggers, may consume lots of them, e.g., up to one or two maps per allocation.併發

The default value is 65536.」

 

操做系統最大線程數限制

32位Linux系統可建立的最大pid數是32678,這個數值能夠經過/proc/sys/kernel/pid_max來作修改(修改其值爲10000:echo 10000 > /proc/sys/kernel/pid_max),可是在32系統下這個值只能改小,沒法改大。

Windows可建立的線程數量比linux可能更少。

在64位Linux系統(CentOS 6)下,還有一個參數會限制線程數量:max user process(可經過ulimit –a查看,默認值1024,經過ulimit –u能夠修改此值)

測試程序以下: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Integer; 
public class TestThread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static final AtomicInteger count = new AtomicInteg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hile (true) 
            (new TestThread()).star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count.incrementAndGet()); 
        while (true) 
            try { 
                Thread.sleep(Integer.MAX_VALU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break; 
            } 
    } 
} 

測試環境:

系統:Ubuntu 10.04 Linux Kernel 2.6 (32位)

內存:2G

JDK:1.7

測試結果:

◆ 不考慮系統限制

-Xms

-Xmx

-Xss

結果

1024m

1024m

1024k

1737

1024m

1024m

64k

26077

512m

512m

64k

31842

256m

256m

64k

31842

在建立的線程數量達到31842個時,系統中沒法建立任何線程。

由上面的測試結果能夠看出增大堆內存(-Xms,-Xmx)會減小可建立的線程數量,增大線程棧內存(-Xss,32位系統中此參數值最小爲60K)也會減小可建立的線程數量。

◆ 結合系統限制

線程數量31842的限制是是由系統能夠生成的最大線程數量決定的:/proc/sys/kernel/threads-max,可其默認值是32080。修改其值爲10000:echo 10000 > /proc/sys/kernel/threads-max,修改後的測試結果以下:

-Xms

-Xmx

-Xss

結果

256m

256m

64k

9761

這樣的話,是否是意味着能夠配置儘可能多的線程?再作修改:echo 1000000 > /proc/sys/kernel/threads-max,修改後的測試結果以下:

-Xms

-Xmx

-Xss

結果

256m

256m

64k

32279

128m

128m

64k

32279

發現線程數量在達到32279之後,再也不增加。查了一下,32位Linux系統可建立的最大pid數是32678,這個數值能夠經過/proc/sys/kernel/pid_max來作修改(修改方法同threads-max),可是在32系統下這個值只能改小,沒法更大。在threads-max必定的狀況下,修改pid_max對應的測試結果以下:

pid_max

-Xms

-Xmx

-Xss

結果

1000

128m

128m

64k

582

10000

128m

128m

64k

9507

在Windows上的狀況應該相似,不過相比Linux,Windows上可建立的線程數量可能更少。基於線程模型的服務器總要受限於這個線程數量的限制。

 

總結:

JVM中能夠生成的最大數量由JVM的堆內存大小、Thread的Stack內存大小、系統最大可建立的線程數量(Java線程的實現是基於底層系統的線程機制來實現的,Windows下_beginthreadex,Linux下pthread_create)三個方面影響。具體數量能夠根據Java進程能夠訪問的最大內存(32位系統上通常2G)、堆內存、Thread的Stack內存來估算。

一、模擬問題:

首先咱們經過下面這個測試程序 來認識這個問題:
運行的環境 (有必要說明一下,不一樣環境會有不一樣的結果):32位 Windows XP,Sun JDK 1.6.0_18, eclipse 3.4,
測試程序:

Java代碼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untDownLatch;  
  
public class TestNativeOutOfMemoryErr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System.out.println("i = " + i);  
            new Thread(new HoldThread()).start();  
        }  
    }  
  
}  
  
class HoldThread extends Thread {  
    CountDownLatch cdl = new CountDownLatch(1);  
  
    public HoldThread() {  
        this.setDaemon(true);  
    }  
  
    public void run() {  
        try {  
            cdl.a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  

不指定任何JVM參數,eclipse中直接運行輸出,看到了這位朋友了吧:
i = 5602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unable to create new native thread
    at java.lang.Thread.start0(Native Method)
    at java.lang.Thread.start(Thread.java:597)
    at TestNativeOutOfMemoryError.main(TestNativeOutOfMemoryError.java:20)

二、分析問題:

這個異常問題本質緣由是咱們建立了太多的線程,而能建立的線程數是有限制的,致使了異常的發生。能建立的線程數的具體計算公式以下: 
(MaxProcessMemory - JVMMemory - ReservedOsMemory) / (ThreadStackSize) = Number of threads
MaxProcessMemory 指的是一個進程的最大內存
JVMMemory         JVM內存
ReservedOsMemory  保留的操做系統內存
ThreadStackSize      線程棧的大小

在java語言裏, 當你建立一個線程的時候,虛擬機會在JVM內存建立一個Thread對象同時建立一個操做系統線程,而這個系統線程的內存用的不是JVMMemory,而是系統中剩下的內存(MaxProcessMemory - JVMMemory - ReservedOsMemory)。 


結合上面例子咱們來對公式說明一下: 
MaxProcessMemory 在32位的 windows下是 2G
JVMMemory   eclipse默認啓動的程序內存是64M
ReservedOsMemory  通常是130M左右
ThreadStackSize 32位 JDK 1.6默認的stacksize 325K左右
公式以下:
(2*1024*1024-64*1024-130*1024)/325 = 5841 
公式計算所得5841,和實踐5602基本一致(有誤差是由於ReservedOsMemory不能很精確) 

由公式得出結論:你給JVM內存越多,那麼你能建立的線程越少,越容易發生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unable to create new native thread。 

咦,有點背咱們的常理,恩,讓咱們來驗證一下,依舊使用上面的測試程序,加上下面的JVM參數,測試結果以下: 
ThreadStackSize      JVMMemory                    能建立的線程數
默認的325K             -Xms1024m -Xmx1024m    i = 2655
默認的325K             -Xms1224m -Xmx1224m    i = 2072
默認的325K             -Xms1324m -Xmx1324m    i = 1753
默認的325K             -Xms1424m -Xmx1424m    i = 1435
-Xss1024k              -Xms1424m -Xmx1424m     i = 452 
徹底和公式一致。 

三、解決問題: 
1, 若是程序中有bug,致使建立大量不須要的線程或者線程沒有及時回收,那麼必須解決這個bug,修改參數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2, 若是程序確實須要大量的線程,現有的設置不能達到要求,那麼能夠經過修改MaxProcessMemory,JVMMemory,ThreadStackSize這三個因素,來增長能建立的線程數:
a, MaxProcessMemory 使用64位操做系統
b, JVMMemory   減小JVMMemory的分配
c, ThreadStackSize  減少單個線程的棧大小

 

2、Tomcat最大線程數

當一個進程有 500 個線程在跑的話,那性能已是很低很低了。Tomcat 默認配置的最大請求數是 150,也就是說同時支持 150 個併發,固然了,也能夠將其改大。
當某個應用擁有 250 個以上併發的時候,應考慮應用服務器的集羣。
具體能承載多少併發,須要看硬件的配置,CPU 越多性能越高,分配給 JVM 的內存越多性能也就越高,但也會加劇 GC 的負擔。
操做系統對於進程中的線程數有必定的限制:
Windows 每一個進程中的線程數不容許超過 2000
Linux 每一個進程中的線程數不容許超過 1000
另外,在 Java 中每開啓一個線程須要耗用 1MB 的 JVM 內存空間用於做爲線程棧之用。
Tomcat的最大併發數是能夠配置的,實際運用中,最大併發數與硬件性能和CPU數量都有很大關係的。更好的硬件,更多的處理器都會使Tomcat支持更多的併發。
Tomcat 默認的 HTTP 實現是採用阻塞式的 Socket 通訊,每一個請求都須要建立一個線程處理。這種模式下的併發量受到線程數的限制,但對於 Tomcat 來講幾乎沒有 BUG 存在了。
Tomcat 還能夠配置 NIO 方式的 Socket 通訊,在性能上高於阻塞式的,每一個請求也不須要建立一個線程進行處理,併發能力比前者高。但沒有阻塞式的成熟。
這個併發能力還與應用的邏輯密切相關,若是邏輯很複雜須要大量的計算,那併發能力勢必會降低。若是每一個請求都含有不少的數據庫操做,那麼對於數據庫的性能也是很是高的。
對於單臺數據庫服務器來講,容許客戶端的鏈接數量是有限制的。
併發能力問題涉及整個系統架構和業務邏輯。
系統環境不一樣,Tomcat版本不一樣、JDK版本不一樣、以及修改的設定參數不一樣。併發量的差別仍是滿大的。
maxThreads="1000" 最大併發數 
minSpareThreads="100"///初始化時建立的線程數
maxSpareThreads="500"///一旦建立的線程超過這個值,Tomcat就會關閉再也不須要的socket線程。
acceptCount="700"// 指定當全部可使用的處理請求的線程數都被使用時,能夠放處處理隊列中的請求數,超過這個數的請求將不予處理

3、Linux最大線程數

研發環境上的Linux項目啓動報錯:Caused by: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unable to create new native thread

開始覺得是內存不足致使沒法建立線程,把jvm的-Xms,-Xmx的2個參數都加大一倍:-Xms2048m -Xmx2048m。把-Xss參數調小,仍是啓動失敗。應該是系統方面的限制了,這臺機器上搞了100個過tomcat進程,還有很多其餘軟件,東西比較多且雜。確認過機器的內存仍是足夠的,先排查系統參數,以後再清理垃圾資源了。

一、系統可生成最大線程數

cat /proc/sys/kernel/threads-max
這個值很大,tomcat進程的所有線程數確定沒有超過它,若是實際線程數比它大可改大(實際多是代碼問題,開啓了太多線程)。

二、進程最大線程數

ps -eLf | grep 項目名 | wc -l 查看單個項目線程數,啓動失敗的這個項目線程數通常在600左右
cat /proc/sys/vm/max_map_count
65530
這個值沒有問題,jvm的啓動參數爲-Dconfig.server.maxThreads=3000,也沒有問題

三、用戶最大進程數

ulimit -a
其中max user processes就是表示用戶的最大進程數,個人這個值很大,進程數也沒有超過它。若是超過的話,能夠修改最大進程數的配置
vi /etc/security/limits.d/90-nproc.conf
* soft nproc 1024
root soft nproc unlimited
上面能夠看除了root用戶外的全部用戶均限制爲1024,所以經過能夠註釋此行或者將值改大,保存後修改馬上生效
#* soft nproc 1024
root soft nproc unlimited

四、整個系統已用的線程或進程數

cat /proc/sys/kernel/pid_max 該值是32678(32位Linux系統可建立的最大pid數是32678),查詢當前整個系統已用的線程或進程數:pstree -p | wc -l,結果比32678稍小,問題就在這了 vim /proc/sys/kernel/pid_max,改成65535保存退出的時候報錯以下 /proc/sys/kernel/pid_max E667 Fsync failed 改爲下面方式便可: echo "65535" > /proc/sys/kernel/pid_max 不須要重啓,保存後馬上生效,重啓項目終於好了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