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結緣計算機python
首先談一下爲何選擇計算機專業,從一開始進入大學,我學的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可是通過一個學期都學習以後,我發現這不是我想要的,由於數學我感受仍是和高中同樣,每一個學期要考試四次,並且感受寫做業就像在刷題,根本這樣下去我不可能提高專業素質和技能。至於就業,我感受到了前途渺茫,不是考研就是當老師。越學越對數學失去了興趣,因此我果斷地轉了方向,那就是軟件工程。我是從大一的第二個學期開始學習軟件的,到如今爲止,正式接觸編程已經有一年半了。爲何當時選軟件工程呢?我以爲當時最初都想法就是好找工做,若是學習軟件的話就業的時候容易一點,由於這個行業須要太多的人了,市場需求很大。我也知道學的人不少,競爭確定也很大,可是我想學得好的話總會有人要的。綜合衡量,我以爲仍是軟件工程適合我,再說有個老舅是作軟件的,之後實在不行,仍是有我的帶的。記得第二個學期剛剛轉入軟件班的時候,課程根本聽不懂,尤爲是C語言,由於沒有基礎,而後開始就講鏈表了,那時候學得很難受,可是到了兩三週後,發現慢慢可以聽懂了,可是寫不出來,因此本身就利用課餘時間補習前面都C語言基礎,慢慢琢磨發現仍是頗有趣的,之前懷疑遊戲啊什麼的怎麼作出來的,學了一個學期後,慢慢明白了,咱們的工做就是作這些東西,固然遠遠不止這些東西,看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程序員
其次,談一下我最喜歡都領域。大一轉眼就學完了,發現編程提升了一點點,可是沒有系統的學習一門語言,我對編程沒有那麼敏感了,多是變難了都緣故吧。因此,我琢磨着要不要學習一下其餘的東西,要否則靠學校學的這些東西,我真的沒有底是否之後能找到一個好一點都工做。恰好大概是在大二第一個學期期中都時候把,有外面的培訓機構的老師過來招生,說培訓了之後包就業,而後被這句話打動了。去機構聽了兩堂課後,就報名學習了,我學的是Linux運維和開發。由於這個方向編程編的少一點,並且我能夠從頭開始學起。就到如今,我也還在學這個,感受作後臺開發應該是我之後都發展方向,我是真的不想也不喜歡編程,可是我也一直在慢慢培養興趣,像寫shell腳本同樣都要編程,同樣都要思考。因此我一直在慢慢克服,可是由於我培訓學的是後臺運維開發,因此大三選專業都時候我選的是數據庫方向,由於與我培訓所學的能夠相互補充。要說到擅長都領域,如今說我想還拿不出手,可是我相信,畢業後,後者是再過三五年,總有擅長都領域,如數據庫啊,基於Linux系統相關的一些東西啊,如集羣、架構、監控啊什麼的,還有python開發啊。反正我之後就想從過後臺相關都工做。如運維開發工程師啊,DBA啊,甚至數據分析師啊。由於我認爲之後確定是人工智能的天下,什麼都離不開數據,因此我如今在學習python,之後能夠慢慢向數據分析、數據挖掘這個方向發展,我以爲又能夠向個人‘老本行’數學發起挑戰了。 算法
第二部分:在計算機系裏學習shell
首先談下對大學生活的見解,在我之前看了大學生活是美好,歡樂,自由的。可是當我上了大學兩年的時候,發現其實並非之前想象的那樣。大一還好,玩得多,學卻是沒有學什麼。大二感受不一樣了,出去的少了,大部分時間都培訓去了,大二下學期就練車去了,惋惜如今駕照尚未到手。至於校園裏面都一些活動,參加的少,我記得惟一一次就是校運會,參加了一個集體項目,而後..就沒有而後了..(無奈)。只怪本身不主動吧,一些有趣的演會還去看一下,可是一些演講啊什麼的去的少了,都變得要拿學分啊,纔去一下,籤個到。固然要看演講什麼東西了,若是談到感興趣都東西,確定會認真都聽一下,其餘那真的是爲了學分去的。我就以爲大學這種學分制仍是有點不妥,太現實了,失去了那種味道,真的,什麼東西在大學校園裏加上了學分這頂帽子,感受都會變味。我實際上是挺反感都,尤爲是大一,什麼上課啊,還有集會的時候,都要籤個到什麼的,感受仍是被束縛了同樣,有點不自由。我以爲國外的教育好一點。數據庫
其次,談下中國的老師和學習。我以爲中國的應試教育也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像科舉制很早之前就有了,人們要當官,只能經過考試進行選拔,我以爲現代社會文化要有,可是仍是真正的要有實力。至於中國老師和學校,我以爲像國外學習好的方法經驗是能夠的,可是想要徹底照搬國外的,把國外的教育模式拿到中國來,都是不現實的,這個須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慢慢改進。編程
另外,說一下到如今爲止寫的代碼。其實談到這個的時候,很慚愧,感受差很少兩年下來,什麼東西都沒學到。也沒寫什麼太多都代碼。感受編程編的最多的時候就是上數據結構時候,大二第一個學期,開始學數據結構,而後努力的聽講,課下花大量時間coding,一開始看不懂,後面跟着敲,再後面本身慢慢對着看,慢慢理解,到最後不只可以理解看懂,還可以不看之前的,從新寫出全新的代碼,我以爲我花了不下10遍,沒有10遍應該也有八遍。就這樣,感受數據結構這門課對我來講編程仍是編的最多的。至於寫的最複雜都的項目,這個除了實訓,我本身就沒有寫過。可是最近開學這兩三週,本身在自學python的flask框架。本身對照着視頻看,而後跟着敲代碼,最後,在開學第一週,直到昨天,我跟着視頻裏面的老師寫出了個人第一個(算是)項目吧。就是一個登陸,註冊,提交評論的東西,就是一個問答平臺,用到了數據庫,是一個動態的網頁。感受仍是能夠,可是還須要進行項目總結。flask
科班出身和北大青鳥的區別:我認爲科班出身的有專業基礎,像北大青鳥,若是高中生不讀大學,就培訓Java,出去工做雖然可以找到,可是和大學專業學計算機專業都學生是不可以比的,大學學的大部分是理論,原理,可是這些基礎的東西,是做爲這個行業必不可少的。網絡
當程序員不像開車,不是你花一年時間,考個駕照,你就能夠去當的士司機。在計算機這個行業,沒有八到十年的經驗和經歷,是很難找到一個很好的工做的。我以爲做爲一個科班出身的學生,與其餘像北大青鳥的學生比,確定專業素養啊什麼的強多了。再說這些學校學的原理,其實之後越往高層走,這些東西就顯得額外的重要。數據結構
再談下培訓班,大學教育和MOOC。架構
就我而言,我認爲大學教育仍是佔主流的,大學是一個平臺,不只僅學專業技能,還學一些其餘的東西,咱們個個方面都可以獲得鍛鍊。至於培訓班,我認爲報一個培訓班仍是能夠的,大學東西學的雜,你能夠選擇一個喜歡的方向去培訓,專攻這個方向,之後能夠從事這個方向,再說培訓班是包就業的。因此能夠多一次就業的機會和選擇。我認爲培訓機構是大學和社會的橋樑,學的不是大學裏面那些多的理論,相反,它主要是爲了打造企業需求的人才,這樣會更加註重實際操做一點。並且我認爲培訓可使你少走一些彎路,畢竟有老師指導什麼的,只是多花一點時間,錢去換一條捷徑而已。這個仍是要看本身的想法。至於慕課,我以爲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都是網上學習嗎。這種新型的體系很奇特,不一樣於咱們在教室上課,能夠隨時聽,只要有網絡就行,咱們還能夠對比網上的課誰講得好,就去聽誰的課程。我以爲將學校學的與MOOC上的綜合起來學就更好了(若是有時間的話)
最後談下大學的數學,如線性代數,機率論什麼的。
爲何要學這麼多數學,其實,我小學大概六年級的時候就喜歡數學,一直到高三,熱情從未衰減。可是到了大學好,不只感受大學裏的數學很難學,如微積分啊什麼的。就我認爲,大學學了這麼多數學,若是硬要和計算機扯上關係,那就是培養了咱們的思惟吧,真的,數學是最鍛鍊一我的的思惟都的,可是我學了這麼多年的數學,卻感受本身的思惟也就那樣(哈哈)。其實,我認爲若是你之後不從事算法這方面的研究,我感受仍是沒有必要太過注重這些大學的數學只是,不說初中,我以爲就咱們高中學的數學知識就已經很是夠用了。相反,我更注重語文,英語這方面的學習,由於這對看文檔,寫文檔還有其餘是頗有幫助的。
若是說還有其餘的關係,我能想到的就是其餘專業,如數學專業學了這些數學課程,考研的時候,若是考的是計算機相關方面的研究生,那麼,數學就和計算機有關係了,是吧(哈哈)
第三部分: 將來規劃
首先,談談之後我想從事的職業,畢業了先想找到一個穩定的工做,個人專業學的是數據庫,之後能夠作DBA,可是我也知道一開始不可能就讓你去作DBA,因此我以爲仍是想在某個大公司裏作後臺運維開發,之後有工做經驗了,在轉到DBA。而後,有機會的話能夠向數據分析,數據挖掘這方面走,最好是本身成立一家公司(性質不明)。我最想去的就是深圳,由於那裏是程序員的天堂,再說國內有兩個大公司都在那裏。最想從事的職業就是金融行業,感受有‘錢’途,固然不可以爲了錢去找工做,咱們應該有更高的情懷,不能僅僅爲了錢是吧,我就以爲金融這方面,怎麼說,就好(good,nice,wonderful,fantastic)
其次,談下計劃吧,總之,計劃趕不上變化,感受前面幾個學期定的計劃都沒怎麼實現,弄得我不想在作計劃了。可是,沒有計劃又是不行的。仍是說下吧。計劃仍是要有的,萬一都完成了呢是吧。計劃就是吧本專業(數據庫)學好的同時,擴展一下其餘的知識技能,前面已經說了,可是,更重要的是人格啊,品質啊什麼的培養,還要必定要多豐富本身其餘方面的知識,這裏就不一一說了。
最後,談下實習,還有一年多,就實習了,我確定是但願在企業實習。雖然沒有實習經驗,可是我相信我有一顆不服輸的決心,實習經驗當然重要,可是有積極的鬥志和信心定能賽過經驗,再說,每一個人不是剛出去就有實習經驗的,都是慢慢學習,培養起來的。
仍是儘可能的加油,努力吧!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新的開始新但願,
新的一天新陽光,
讓咱們播下新的夢想,
開始新的追求,
翻開新的一頁,
寫下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