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存儲器的時候,該如何權衡價格和性能?緩存
存儲器在不一樣層級之間的性能差別和價格差別,都至少在一個數量級以上。L1 Cache的訪問延時是1納秒(ns),而內存就已是100納秒了。在價格上,這二者也差出了400倍。性能
我這裏放了一張各類存儲器成本的對比表格,你能夠看看。你也能夠在點擊這個連接,經過拖拉,查看1990~2020年隨着硬件設備的進展,訪問延時的變化。
spa
由於這個價格和性能的差別,你會看到,咱們實際在進行電腦硬件配置的時候,會去組合配置各類存儲設備。3d
咱們能夠找一臺如今主流的筆記本電腦來看看,好比,一款入門級的惠普戰66的筆記本電腦。今天在京東上的價格是4999人民幣。它的配置是下面這樣的。
blog
你能夠看到,在一臺實際的計算機裏面,越是速度快的設備,容量就越小。這裏一共十多兆的Cache,成本只是幾十美圓。而8GB的內存、128G的SSD以及1T的HDD,大概零售價格加在一塊兒,內存
也就和咱們的高速緩存的價格差很少。開發
這節的內容不知道你掌握了多少呢?爲了幫助你記憶,我這裏再帶你複習一下本節的重點。同步
咱們經常把CPU比喻成高速運轉的大腦,那麼和大腦同步的寄存器(Register),就存放着咱們當下正在思考和處理的數據。而L1-L3的CPU Cache,入門
比如存放在咱們大腦中的短時間到長期的記憶。咱們須要小小花費一點時間,就能調取並進行處理。
原理
咱們本身的書桌書架就比如計算機的內存,能放下更多的書也就是數據,可是找起來和看起來就要慢上很多。而圖書館更像硬盤這個外存,可以放下更多的數據,
找起來也更費時間。從寄存器、CPU Cache,到內存、硬盤,這樣一層層下來的存儲器,速度愈來愈慢,空間愈來愈大,價格也愈來愈便宜。
這三個「愈來愈」的特性,使得咱們在組裝計算機的時候,要組合使用各類存儲設備。越是快且貴的設備,實際在一臺計算機裏面的存儲空間每每就越小。
而越是慢且便宜的設備,在實際組裝的計算機裏面的存儲空間就會越大。
在後面的關於存儲器的內容裏,我會帶着你進一步深刻了解,各個層次的存儲器是如何運做的,在不一樣類型的應用和性能要求下,是否能夠靠人工添加一層緩存層來解決問題,
以及在程序開發層面,如何利用好不一樣層次的存儲器設備的訪問原理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