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默認狀況下,Redis將內存數據庫快照保存到dump.rdb的二進制文件中。
能夠對Redis進行設置,讓它在「N秒內數據集至少有N個改動」, 這一條件被知足時,自動保存一次數據集。好比說:讓Redis知足「60秒內至少有1000個鍵被改動」這一個條件時,自動保存一次數據集。web
save 60 1000
除了在配置文件中使用save關鍵字設置RDB快照,還能夠在命令行中手動執行命令生成RDB快照,進入redis客戶端執行命令save或bgsave能夠生成dump.rdb文件。
每次執行命令都會將全部redis內存快照保存到一個rdb文件裏,並覆蓋原有的rdb快照文件。
save是同步命令,bgsave是異步命令,bgsave會從redis主進程fork出一個子進程專門用來生成rdb二進制文件。redis
快照功能並非很是durable,若是redis由於某些緣由而形成故障停機,那麼服務器將丟失最近寫入且未保存到快照中的那些數據。從1.1版本,redis增長了一種徹底durable的方式:AOF持久化,將修改的每一條指令記錄進appendonly.aof中。修改配置文件來打開aof功能:數據庫
appendonly yes
打開aof功能,每當redis執行一個改變數據集的命令時,這個命令就會追加到aof文件的末尾。這樣的話,當redis從新啓動時,程序就會經過執行aof文件中的命令來達到重建數據集的目的。
能夠配置redis多久纔將命令持久化到磁盤一次。編程
appendfsync always:每次有新命令追加到aof文件時就執行一個持久化,很是慢可是安全 appendfsync everysec:每秒執行一次持久化,足夠快(和使用rdb持久化差很少)而且在故障時只會丟失1秒鐘的數據 appendfsync no:從不持久化,將數據交給操做系統來處理。redis處理命令速度加快可是不安全。
默認狀況下 ,每秒執行一次fsync, 這種fsync策略能夠兼顧安全性和速度。
rdb和aof的區別:
redis啓動時若是既有rdb文件又有aof文件則優先選擇aof文件恢復數據,由於aof文件通常來講數據更安全一點。segmentfault
2、AOF重寫
aof文件裏可能有太多「瑣碎」指令,因此aof會按期根據內存的最新數據從新生成aof文件
有兩個配置能夠控制aof自動重寫的頻率:後端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aof文件至少要達到64m纔會觸發制動重寫,文件過小恢復速度原本就很快,重寫的意義不大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aof文件上一次重寫後文件大小增加了100%則再次觸發重寫
固然aof還能夠手動重寫,進入redis客戶端執行命令bgrewriteaof重寫aof。
觸發aof重寫時,redis會fork一個子進程去作,不會對redis正常命令處理有太多影響。安全
重啓redis恢復數據集時,不多會使用rdb來恢復內存狀態,由於會丟失大量數據。一般會使用aof日誌恢復數據,可是重放aof日誌性能相對rdb來講要慢不少,這樣在redis實例很大的狀況下,啓動須要花費很長時間。Redis4.0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帶來了新的持久化選項——混合持久化。服務器
aof-use-rdb-preamble yes
混合持久化aof文件結構:
若是開啓了混合持久化,aof在重寫時,再也不是單純將內存數據轉換爲RESP命令寫入aof文件,而是將重寫這一刻以前的內存作rdb快照處理,而且將rdb快照內容和增量的aof修改內存數據的命令存在一塊兒,都寫入新的aof文件,新的aof文件一開始不叫appendonly.aof,等到重寫完成後,新的aof文件纔會進行更名,原子的覆蓋原有的aof文件,完成新舊兩個aof文件的替換。
因而在redis重啓的時候,能夠先加載rdb文件,而後再重放增量的aof日誌就能夠徹底替代以前的aof全量文件重放,所以重啓效率大幅獲得提升。app
還沒關注個人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