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前一篇中描述的Starfish 不一樣,此次介紹的H-WSNMS[1]是基於網關的,感受設計的不是多麼巧妙但也算是中規中矩吧,姑且看看。網絡
總的看來H-WSNMS更像是一個分佈式的基於服務的網絡系統,從名字就能看出來嘛……「H-WSNMS: A Web-Based Heterogeneou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Management System Architecture」,人家都說本身是基於Web 的了。將傳統網絡的管理方法引入WSN,嗯,改動是少不了的,但首先也要看是否合適。架構
首先,H-WSNMS 將網絡管理作了三個層面的抽象:「client tier」、「agent tier」和「gateway tier」。吐槽下先……tier…… 爲何不稱爲layer??Chinglish??其中top/client tier 部署於管理軟件中,直接與用戶交互。其將具體管理任務抽象成不一樣的components ,每個components 都針對具體的應用定製。bottom/gateway tier 部署於網關之中,網關中能夠存在有現成的管理軟件,例如H-WSNMS 就使用了Crossbow 公司的Xserve,bottom tier 負責調用管理軟件的相關服務。說到這裏H-WSNMS 想幹什麼就很明瞭了,爲了在異構的網絡中使用相同的應用層控制方法,必需要引入中間層作適配!這裏的異構能夠是使用的網絡拓撲和網絡協議相異,也能夠是使用的實際網絡管理軟件相異,好比說同是Zigbee 網絡,一個使用TI 的管理解決方案,另外一個使用Atmel 的解決方案。middle/agent tier 呼之欲出,其能夠運行於Gateway 或是 管理軟件中。H-WSNMS 在這一層次引入了「Virtual Commands Set(VCS)」的概念,其實就是將client tier 中的命令適配到具體的網絡管理軟件(位於gateway tier)的接口上去。不得不說介紹Starfish 的文章中就申明已經拋棄了這種作法,可拓展性不好…… 使用微型的虛擬機或是解釋器能夠克服這樣的缺點,但佔用的資源量會上升,some trade offs should be taken consideration。最後提一下,H-WSNMS 將數據相關的部分從整個系統中獨立出來,使用獨立的結構與交互方式。嗯,Xserver 中的方式也不使用了…… 聲稱能夠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管理資源…… 還不如從新設計…… 圖-1 展現了H-WSNMS 的三層結構。less
圖-1 H-WSNMS三層結構分佈式
總的來講,節點和網關上安裝有Xserve 網絡管理軟件,如今咱們在網關中加一層抽象,將整個網絡管理系統與具體的網絡管理軟件解耦,嗯,H-WSNMS就是這麼個思想。但文章中只用了一種網絡管理軟件和同構的網絡作實驗,實在沒有讓我相信這種架構還不錯的說服力…… 看看別的基於SOA 的WSN 管理文章吧。ide
參考文獻:.net
[1] Wei Zhao, Yao Liang, etc el. H-WSNMS: A Web-Based Heterogeneou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Management System Architecture. Network-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 2009. NBIS '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