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隨筆】手機瀏覽器的出路

瀏覽器

BAT在手機瀏覽器這一細分市場上的競爭一直以來激烈異常。騰訊--手機QQ瀏覽器,阿里--UC瀏覽器,百度--百度手機遊覽器。就市場佔有率來看,手機QQ瀏覽器和UC瀏覽器旗鼓至關,但都甩開百度手機瀏覽器好幾條街。仔細看看佔市場頭兩把交椅的產品,琢磨琢磨手機瀏覽器的前路在何方?html

 從淺到深看看用戶對一款手機瀏覽器的需求所在:瀏覽器

沙灘:要正確、快速的打開手機類網站,對PC類網站能適當轉碼,用戶能夠接受排版的適當損失,但須要可以獲取頁面的核心內容。掃碼、收藏、夜間模式、下載管理、刷新、無痕瀏覽、無圖省流量模式也是這個時代對手機瀏覽器的基本要求。固然,若是手機瀏覽器常常閃退,界面醜,網速慢時的加載特性等基本用戶體驗不行的話,用戶通常先呵呵,後卸載。app

珊瑚礁:能達到上述要求的瀏覽器只是一個能用的瀏覽器。再多一些需求,每次輸入網址很麻煩,網址聯想是用戶須要的;先打開搜索網站,再搜索也是常見場景,縮短這個路徑也是用戶須要的;引伸開來,語音搜索雖不是必須品,但若是沒有這個功能,格調一降低低好幾個檔次。大數據

到了這裏還處於瀏覽器本家功能層面,下面涉及到了用戶需求:優化

淺海:用戶使用瀏覽器大致能夠分出以下場景,看新聞,看小說,看視頻,看購物網站,使用天氣等生活類服務。因而手機瀏覽器能夠在上述方面和騰訊新聞/今日頭條、多看閱讀、優酷、墨跡天氣等app搶生意,體驗雖然說會比獨立APP差那麼一點,但勝在使用方便。目前UC/QQ手機瀏覽器處於這個階段,以網頁應用的方式實現。其中UC作的更好一些,「給的再多不如懂你」,的確體現它個性化推薦新聞消息的產品特性。相比於手機QQ瀏覽器,UC在新聞推薦、小說閱讀、視頻追劇方面作的更深刻。相信這方面的努力也會在用戶使用次數、使用時長上得以體現。網站

大洋:從小裏說用戶使用手機瀏覽器是爲了打開某個網址,從大里說是爲了獲取信息。用戶從早到晚使用手機能夠當作是一個獲取信息流的過程。目前這個信息流被各APP分流,雖然B/S C/S不可能彼此代替,但手機QQ瀏覽器如何可以將信息流更多的保持在自身裏面,單純依靠目前的「網頁應用」是不夠的。UC在新聞推薦方面的嘗試能夠說劫了新聞類APP的信息流。同時我我的也把看書的行爲從多看閱讀轉移到了UC。那麼問題來了,還有哪些信息流能夠從APP中轉移到瀏覽器?我認爲通用的,大片的信息流已經愈來愈難挖掘到,能吸引人信息流一定是針對具體每一個人的,例如針對攝影愛好者聚合好的攝影做品信息流,針對音樂愛好者的音樂信息流,針對母嬰人羣的育兒信息流,針對生活相關的水電煤氣美食信息流。其實瀏覽器不是信息的生產者,而是信息的搬運工。瀏覽器的工做是優化物流路徑,讓用戶「想購買」的信息快速到達。主要解決兩個問題「想」,「快」。搜索引擎

深海:跳出信息流的範疇,用戶打開手機瀏覽器解決的是「需求」。好比上網訂火車票的需求,上網下載***的需求,這些需求變幻無窮,有些能夠說、有些不能說、有些想說又不知道如何說。若是手機瀏覽器能抓住用戶心裏需求的主要矛盾,解決那麼幾個,嗯,那我必定願意去安裝使用。spa

後語:手機瀏覽器有其產品天生的優點,即信息入口和信息流記錄者,它位於搜索引擎的更前方,並且適配性廣,便可用於社交類、又可用於新聞類,但業界每天談大數據,大數據,尚未看到那個公司把這塊大數據用起來併產生價值。一個用戶天天順序產生的一條條URL就這樣簡單的被手機瀏覽器閉着眼把內容搬運來搬運去,卻不知,你搬運的不是一段段的html,而是這個時代最值錢的東西:信息。視頻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