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學術被國界化的日子,我有點懷念愛因斯坦。

華爲每天刷屏,原本不想再寫了,可是今天IEEE清理華爲審稿人事件,讓我一時有些小情緒,因此仍是來聊一聊。web


我在大一的時候纔開始接觸CS,嘗試研讀《深刻理解計算機系統》,書中在介紹浮點數的編碼時講到,如今的浮點數編碼規則採用的是「IEEE規範754」。旁註還單獨介紹了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這個協會出版刊物,舉辦會議,而且創建委員會來定義標準。安全


那是我第一次據說IEEE。當時以爲這種非營利性質的協會好酷啊,要是我也能投個稿、成爲個會員什麼的該多好。然而自身是個學渣,又沒有美圓,因此這兩條都沒有實現過……
微信


再後來,本身講課偶爾提到IEEE的時候,會給同窗講一下,這個讀做「eye-triple-ee」,是很是牛逼的學術組織,稱得上是全球最大了,咱們的CCF徹底無法比的存在。語氣略酸,不過也確實是心嚮往之。iphone


那時候並無把這個協會和美國聯繫起來,還一直覺得IEEE裏的I是International,直到今天有人提醒才瞭解IEEE是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卻是貽笑大方了。編輯器


因此,IEEE歷來都沒有說過本身是國際組織,咱們實際上應該將其翻譯爲: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這卻是和它的前身AIEE,也就是美國電氣工程師協會一脈相承)。只是咱們一廂情願的無視了這一點,單純相信着「學術無國界」而已。flex



我算不上學術人,只是一個技術人。可是我心中一直把「學術無國界」看作是一種理想與浪漫。每一個技術人或者學術人,都會但願本身的成果應該是超越性別、年齡、民族、團體、國家的,能夠造福全人類的。編碼


然而IEEE的一封郵件,一晚上間就打破了學術圈的清靜,學術一會兒就從「國際化」變成了「國界化」。這讓我忽然有點懷念愛因斯坦……spa


特地翻出來這篇《悼念馬克思·普朗克》,每次讀到最後那句「咱們追求真理的理想標準仍然高高在上,光芒不減」的時候,總有些心旌動搖,難以自持。在這裏把原文分享出來與你們一塊兒再讀一次。.net


這兩天和朋友聊到一個問題:現代社會的文明和秩序是基於什麼?他說是博弈與平衡,我說是規則。翻譯


其實兩種說法求本溯源是一個意思:咱們每一個人都遵循着法律和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潛規則,就不會擔憂一些毫無原因的傷害,不用天天提心吊膽的活着,社會纔會健康的發展下去。是規則給了咱們安全感,讓咱們不會擔憂走在高樓邊會有高空墜物,不擔憂超市裏買的水被人下毒,不擔憂走在馬路上會有人忽然要殺我。


最近的南昌紅谷灘殺人案爲何讓咱們憤怒和震驚?由於這是一個並無穿着暴露,並無獨自一人出行,並無夜間出行的一個花季少女,她沒有犯任何錯,可是就這樣被一個陌生人殺害了,而咱們徹底無從預防……兇手這種行爲破壞了咱們給本身創建起來的安全感,咱們沒法從這件事中吸收到任何經驗與教訓,而只會產生恐慌。


IEEE如今乾的就是這樣一件事,他破壞了咱們這麼多年來辛辛苦苦創建起來的基本原則:學術無國界。


周志華老師說:這件事損害的並非華爲,全部IEEE的出版物都照樣能看,況且即使不給看,互聯網上什麼看不到。它禁的是華爲專家爲期刊提供審稿服務……損害的是國際學術社區。


IEEE清理審稿人這個事和前兩天SD協會、wifi聯盟還有所區別——這兩個協會能夠稱得上是商業事件的話,IEEE此次則是一個徹底破壞了學術道德底線的事件,打破的是學術上的「安全感」。


今後國際學術組織公信力會開始降低,每一個國家都會主動或是被迫創建本身的學術組織和陣營,咱們的科技發展會大幅度的退步,幾十年來逐漸統一的衆多國際標準可能就毀於一旦。


想一想咱們平時用iphone充電線不能給安卓機充電時的煩躁,想一想出國須要帶那麼多轉換插頭,想一想110v電壓和220v電壓之間的隔離,想一想我在香港買的車開不回大陸由於方向盤在右邊!想一想以上種種你就能大概能理解爲何咱們一直致力於努力的統一標準。


問題還不只限於此,更有甚者的話,由於各組織陣營自相對獨立,可能會出現極端組織,繼續突破現有的衆多公認的學術道德底線,這纔是最可怕的災難性後果。



我在上一篇文章《爲何是華爲?關於華爲被封鎖的5個切面》裏介紹過「實體清單」,清單上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中國一流高校存在,可是IEEE從未對這些高校下過如此禁令。


爲何要作到這種地步呢?接下來是否是也要封殺這些清單上的高校呢?IEEE已經跳出來了,ACM呢?(A不是American,而是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我差點又要誤會了他)


華爲最近剛剛發出的聲明我以爲也是對這件事的最強有力的斥責:標準和產業組織,應該秉持公開、開放的原則,不該該限制、暫停或者終止任何遵照該組織章程的會員參與公開組織活動的權利,更不能由於任何國家、組織或我的的政治行爲而阻礙全球產業界在公開標準中的合做與貢獻;不然將破壞標準與產業組織自身透明、公開、公平、無歧視的原則,動搖組織的生存基礎,影響組織目標的達成,甚至給組織自身及其成員帶來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的風險,也會形成標準的碎片化,沒法構建全球信息與通訊行業統一的開放標準,加大產業鏈各環節的成本和風險。


CCF之類的機構是時候抓住機遇開始樹立本身的權威了:召開國際性會議,創建國際權威期刊,加強交流與合做,主動拉攏IET等歐洲學術機構,像創建亞投行同樣確立自身的地位,與別國共同繁榮互惠互利,逐漸展示出大國學術機構應有的風範,讓美國的「單邊學術組織」今後被孤立!

end

ps:逛IEEE翻到了他們的使命和願景,這個是谷歌翻譯的,我看着還不錯,就不本身操刀了。感受真的是大大的諷刺啊……



關注我,你不會失望的!!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JAVA開發大本營(gh_42999193133a)。
若有侵權,請聯繫 support@oschina.cn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塊兒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