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存的意義java
mybatis提供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sql
看完上面對Mybatis的緩存的解釋,咱們發現Mybatis的緩存和Hibernate的緩存是極爲類似的..數據庫
Mybatis的一級緩存原理:apache
第一次發出一個查詢sql,sql查詢結果寫入sqlsession的一級緩存中,緩存使用的數據結構是一個map緩存
二級緩存原理:安全
二級緩存的範圍是mapper級別(mapper同一個命名空間),mapper以命名空間爲單位建立緩存數據結構,結構是mapmarkdown
須要咱們在Mybatis的配置文件中配置二級緩存session
<!-- 全局配置參數 --> <settings> <!-- 開啓二級緩存 --> <setting name="cacheEnabled" value="true"/> </settings>
上面已經說了,二級緩存的範圍是mapper級別的,所以咱們的Mapper若是要使用二級緩存,還須要在對應的映射文件中配置..數據結構
<cache/>
mybatis二級緩存須要將查詢結果映射的pojo實現 java.io.serializable接口,若是不實現則拋出異常:mybatis
org.apache.ibatis.cache.CacheException: Error serializing object. Cause: java.io.NotSerializableException: cn.itcast.mybatis.po.User
二級緩存能夠將內存的數據寫到磁盤,存在對象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因此要實現java.io.serializable接口。
若是結果映射的pojo中還包括了pojo,都要實現java.io.serializable接口。
對於變化頻率較高的sql,須要禁用二級緩存:
在statement中設置useCache=false能夠禁用當前select語句的二級緩存,即每次查詢都會發出sql去查詢,默認狀況是true,即該sql使用二級緩存。、、
<select id="findOrderListResultMap" resultMap="ordersUserMap" useCache="false">
有的同窗到這裏可能會有一個疑問:爲何緩存咱們都是在查詢語句中配置??而使用增刪改的時候,緩存默認就會被清空【刷新了】???
緩存其實就是爲咱們的查詢服務的,對於增刪改而言,若是咱們的緩存保存了增刪改後的數據,那麼再次讀取時就會讀到髒數據了!
咱們在特定的狀況下,還能夠單獨配置刷新緩存【但不建議使用】flushCache
<update id="updateUser" parameterType="cn.itcast.mybatis.po.User" flushCache="false"> update user set username=#{username},birthday=#{birthday},sex=#{sex},address=#{address} where id=#{id} </update>
mybatis的cache參數只適用於mybatis維護緩存。
flushInterval(刷新間隔)能夠被設置爲任意的正整數,並且它們表明一個合理的毫秒形式的時間段。默認狀況是不設置,也就是沒有刷新間隔,緩存僅僅調用語句時刷新。 size(引用數目)能夠被設置爲任意正整數,要記住你緩存的對象數目和你運行環境的可用內存資源數目。默認值是1024。 readOnly(只讀)屬性能夠被設置爲true或false。只讀的緩存會給全部調用者返回緩存對象的相同實例。所以這些對象不能被修改。這提供了很重要的性能優點。可讀寫的緩存會返回緩存對象的拷貝(經過序列化)。這會慢一些,可是安全,所以默認是false。 以下例子: <cache eviction="FIFO" flushInterval="60000" size="512" readOnly="true"/> 這個更高級的配置建立了一個 FIFO 緩存,並每隔 60 秒刷新,存數結果對象或列表的 512 個引用,並且返回的對象被認爲是隻讀的,所以在不一樣線程中的調用者之間修改它們會致使衝突。可用的收回策略有, 默認的是 LRU: 1.LRU – 最近最少使用的:移除最長時間不被使用的對象。 2.FIFO – 先進先出:按對象進入緩存的順序來移除它們。 3.SOFT – 軟引用:移除基於垃圾回收器狀態和軟引用規則的對象。 4.WEAK – 弱引用:更積極地移除基於垃圾收集器狀態和弱引用規則的對象。
ehcache是專門用於管理緩存的,Mybatis的緩存交由ehcache管理會更加得當..
在mybatis中提供一個cache接口,只要實現cache接口就能夠把緩存數據靈活的管理起來。
ehcache對cache接口的實現類:
這個xml配置文件是配置全局的緩存管理方案
<ehcache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noNamespaceSchemaLocation="../config/ehcache.xsd"> <!--diskStore:緩存數據持久化的目錄 地址 --> <diskStore path="F:\develop\ehcache" /> <defaultCache maxElementsInMemory="1000" maxElementsOnDisk="10000000" eternal="false" overflowToDisk="false" diskPersistent="true" timeToIdleSeconds="120" timeToLiveSeconds="120" diskExpiryThreadIntervalSeconds="120" memoryStoreEvictionPolicy="LRU"> </defaultCache> </ehcache>
若是咱們Mapper想單獨擁有一些特性,須要在mapper.xml中單獨配置
<!-- 單位:毫秒 --> <cache type="org.mybatis.caches.ehcache.EhcacheCache"> <property name="timeToIdleSeconds" value="12000"/> <property name="timeToLiveSeconds" value="3600"/> <!-- 同ehcache參數maxElementsInMemory --> <property name="maxEntriesLocalHeap" value="1000"/> <!-- 同ehcache參數maxElementsOnDisk --> <property name="maxEntriesLocalDisk" value="10000000"/> <property name="memoryStoreEvictionPolicy" value="LRU"/> </cache>
對查詢頻率高,變化頻率低的數據建議使用二級緩存。
對於訪問多的查詢請求且用戶對查詢結果實時性要求不高,此時可採用mybatis二級緩存技術下降數據庫訪問量,提升訪問速度
業務場景好比:
實現方法以下:經過設置刷新間隔時間,由mybatis每隔一段時間自動清空緩存,根據數據變化頻率設置緩存刷新間隔flushInterval,好比設置爲30分鐘、60分鐘、24小時等,根據需求而定。
mybatis侷限性
mybatis二級緩存對細粒度的數據級別的緩存實現很差,好比以下需求:對商品信息進行緩存,因爲商品信息查詢訪問量大,可是要求用戶每次都能查詢最新的商品信息,此時若是使用mybatis的二級緩存就沒法實現當一個商品變化時只刷新該商品的緩存信息而不刷新其它商品的信息,由於mybaits的二級緩存區域以mapper爲單位劃分,當一個商品信息變化會將全部商品信息的緩存數據所有清空。解決此類問題須要在業務層根據需求對數據有針對性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