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是一個高效的內存數據庫,它支持包括String
、List
、Set
、SortedSet
和Hash
等數據類型的存儲,在Redis中一般根據數據的key查詢其value值,Redis沒有條件查詢,在面對一些須要分頁或排序的場景時(如評論,時間線),Redis就不太好不處理了。數據庫
前段時間在項目中須要將每一個主題下的用戶的評論組裝好寫入Redis中,每一個主題會有一個topicId,每一條評論會和topicId關聯起來,獲得大體的數據模型以下:json
{ topicId: 'xxxxxxxx', comments: [ { username: 'niuniu', createDate: 1447747334791, content: '在Redis中分頁', commentId: 'xxxxxxx', reply: [ { content: 'yyyyyy' username: 'niuniu' }, ... ] }, ... ] }
將評論數據從MySQL查詢出來組裝好存到Redis後,之後每次就能夠從Redis獲取組裝好的評論數據,從上面的數據模型能夠看出數據都是key-value型數據,無疑要採用hash進行存儲,可是每次拿取評論數據時須要分頁並且還要按createDate字段進行排序,hash確定是不能作到分頁和排序的。spa
那麼,就挨個看一下Redis所支持的數據類型:code
String: 主要用於存儲字符串,顯然不支持分頁和排序。blog
Hash: 主要用於存儲key-value型數據,評論模型中全是key-value型數據,因此在這裏Hash無疑會用到。排序
List: 主要用於存儲一個列表,列表中的每個元素按元素的插入時的順序進行保存,若是咱們將評論模型按createDate排好序後再插入List中,彷佛就能作到排序了,並且再利用List中的LRANGE key start stop
指令還能作到分頁。嗯,到這裏List彷佛知足了咱們分頁和排序的要求,可是評論還會被刪除,就須要更新Redis中的數據,若是每次刪除評論後都將Redis中的數據所有從新寫入一次,顯然不夠優雅,效率也會大打折扣,若是能刪除指定的數據無疑會更好,而List中涉及到刪除數據的就只有LPOP和RPOP這兩條指令,但LPOP和RPOP只能刪除列表頭和列表尾的數據,不能刪除指定位置的數據,因此List也不太適合。內存
Set: 主要存儲無序集合,無序!排除。rem
SortedSet: 主要存儲有序集合,SortedSet的添加元素指令ZADD key score member [[score,member]...]
會給每一個添加的元素member綁定一個用於排序的值score,SortedSet就會根據score值的大小對元素進行排序,在這裏就能夠將createDate看成score用於排序,SortedSet中的指令ZREVRANGE key start stop
又能夠返回指定區間內的成員,能夠用來作分頁,SortedSet的指令ZREM key member能夠根據key移除指定的成員,能知足刪評論的要求,因此,SortedSet在這裏是最適合的。字符串
因此,我須要用到的數據類型有SortSet和Hash,SortSet用於作分頁排序,Hash用於存儲具體的鍵值對數據,我畫出了以下的結構圖:get
在上圖的SortSet結構中將每一個主題的topicId做爲set的key,將與該主題關聯的評論的createDate和commentId分別做爲set的score和member,commentId的順序就根據createDate的大小進行排列。
當須要查詢某個主題某一頁的評論時,就可主題的topicId經過指令zrevrange topicId (page-1)×10 (page-1)×10+perPage這樣就能找出某個主題下某一頁的按時間排好順序的全部評論的commintId。page爲查詢第幾頁的頁碼,perPage爲每頁顯示的條數。
當找到全部評論的commentId後,就能夠把這些commentId做爲key去Hash結構中去查詢該條評論對應的內容。
這樣就利用SortSet和Hash兩種結構在Redis中達到了分頁和排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