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建一個可持續激勵優質內容的社區

Long Storyphp

今天咱們要探討的這個話題如何創建一個可持續激勵優質內容的社區實際上是任何一個社區的創造者都應該在創建社區以前就要想清楚的。放到當下來思考闡述,說明以前在作社區的時候,確定有許多盲目的地方。git

自公司調整以後,我一直告訴本身,即便慢一點,再慢一點,都沒有關係,但必定要儘量思考清楚。但同時,思考清楚的意思並非所謂的考慮的「面面俱到」進而不會犯錯,而是把目標定清楚,哪怕難也有嘗試的動力。昨天,我看了 2019 年奧斯卡最佳電影 Green Book 綠皮書,裏面有一句臺詞很打動我:「The world if full of lonely people waiting to make the first move.」翻譯成中文就是,世間盡是等待邁出第一步的寂寞孤獨人。github

綠皮書劇照

這句話很打動我,同時也讓我思考了兩個問題。bash

  • 我本身是不是寂寞的?我是否一直在等待,遲遲不肯意邁出第一步?
  • 一個社區裏的用戶呢?用戶是否一直在等待,遲遲不肯意邁出第一步?

最近社區的產品和運營和我在討論一個關於社區根本的事情,就是如何有效地制定一個規則來讓掘金有一個更好的內容環境,說白了就是有更多好的原創技術內容。再拆解下來,就是:微信

  • 如何「引導」用戶生產好內容?(注意,這裏的好是掘金團隊認定的好)
  • 如何「獎勵」生產了好內容的人?
  • 如何「懲罰」不生產好內容的人?

你們討論了不少,最後發現這是一大套問題,是直接鏈接到社區的根本價值,想深了很複雜。這也就是爲何作產品最好的狀態是「直覺」,由於直覺對了其實就是「融會貫通」了以後,給出最簡單的解決方法。這也是爲啥「大道至簡」,想清楚大道很難,可是想清楚了作起來很順暢簡潔。網絡

來,讓咱們探索一下「社區」微信公衆平臺

互聯網社區的三個分類

說到社區,大多數互聯網用戶都是社交媒體的用戶,於是在分辨社區與社交上有一個誤差。有人給了不錯的解釋:工具

社交 = 因人而關注內容學習

社區 = 因內容而關注人搜索引擎

社區最最重要的是內容,沒有內容一個社區就沒有了骨肉,沒有了靈魂。可是,用戶其實能夠在不少產品上發表內容,爲何要在某一個社區裏呢?真的只是由於所謂的「流量」嗎,其實否則。用戶永遠在社區中尋找的是文化的認同,是找一羣志同道合的人。

從小學 3 年級第一次接觸互聯網那已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可是本身對於社區的迷戀從未中止,也一直渴望創造一個好的社區。在詳細溝通以下信息以前,我但願先說明社區既能夠是一個產品的所有,也能夠是一個產品的部分。這並不是是水火不容的概念,也有很是多好的產品利用好了社區特性,讓本身的產品更加活躍有趣。

我對社區的理解是有限的,可是但願經過以下的闡述給出你們一些粗略的思考,首先我給社區分了 3 個門類。固然,也有可能一個產品會橫跨多個分類,好比一開始是一個興趣論壇,慢慢作大後往內容平臺去作。

興趣論壇

1979 Usenet / 1992 CFido 中國惠多網 / 1995 Linux Kernel Mailing List / 1999 Hi!PDA / 2002 NGA 玩家社區 / 2004 CSDN / 2005 水木社區 / 2007 Hacker News

這是最先論壇的樣子,千禧年前最早洞察互聯網的人開始在線上利用各類工具搭建溝通討論的渠道。從 Usenet 衍生出的 News Group,從郵件衍生出的 Mailing List,還有像是 FidoNet 同樣在 Terminal 裏與有趣的人一探究竟。

CFido

這個時候的論壇是以興趣來彙集的,內容散落在各個獨立的池子裏,彼此互不往來。而一個論壇裏彙集的人每每有着相同的愛好,思想、知識、價值觀,都有很是多的類似之處。形形色色的人在互聯網上扮演起了本身的角色,在論壇裏談天說地,分享內容。這個時代,內容在互聯網的電信通路上流通是奢侈的,就像是剛修好的路,任何車跑在上面都是帥的,不必必定開奔馳。價值和目的的統一,是你們來到同一個論壇的惟一目的,由於沒有別的地方能夠去。

隨着二十一世紀的到來,及時剛剛迎來 .com 泡沫破裂都沒法阻礙互聯網要進入大衆的視野。同時,最具洞察力的開發者依舊在尋求平臺,而軟件的傳播由於互聯網發展不斷變快,諸如 Discuz!, phpBB, MyBB(這裏稍微感謝一下 PHP)等開源論壇軟件處處都是,伴隨着 CRM 等工具的需求一併催生了無數垂直論壇。喜愛體育的搞一個,喜愛遊戲的搞一個,喜愛音樂的搞一個,甚至是某一我的的粉絲都會搭建一個粉絲站。

艾澤拉斯國家地理

與早期的蠻荒不一樣,內容開始變多,用戶開始增加,社區的規則也從小衆自治(規則簡單),變成了有必定的管理關係。例如版主、等級、虛擬幣等等,成爲了論壇通行的準則。一方面,從大版主到小版主保持論壇的質量並解決分歧,同時用戶爲了謀取更高的權限,也會做出例如蓋樓、分享盜版資源、平常打卡等的主動行爲。

這個時候,沒有人講「活躍用戶」,你們講的是「貼子數」和「同時在線」,這兩個數據指標表明瞭論壇的活躍度。並且,每每一個論壇的目的就是爲某一個特定人羣服務的,一個技術好手給你們搭建一個論壇,所以也沒有「增加」、「運營」的概念,每每是本身爲本身和身邊的朋友們搭建的。

另外,這個時代基本上沒有太多的變現方法,壇主到後期會作淘寶客分銷,接一些廣告和遊戲分紅。可是用戶們每每追求的仍是榮譽感與在論壇裏消費內容(如盜版軟件、視頻、音樂等)的權限。

還記得上大學的時候,大學學生會換屆,論壇交接還鬧出了許多「政治」事件,這就是從自治到半人治半法治時的混亂吧。

內容平臺

1999 天涯 / 2003 Blogger / 2003 4chan / 2003 貼吧 / 2005 Reddit / 2005 豆瓣 / 2006 Youtube/ 2007 Pornhub / 2008 GitHub / 2009 Bilibili / 2011 知乎 / 2012 Medium / 2012 微信公衆平臺 / 2016 Steemit

依然是伴隨着互聯網的發展,網上衝浪成爲熱門,大量的線上信息開始出現,搜索引擎開始普及,這讓人們出現了「內容不夠」的感受。還記得 360 曾經的目標是作社區搜索,可想而知「社區」裏的內容當時佔據的市場份額。網絡聯通方式,從撥號往寬帶高歌猛進,BBS 時代傳個圖須要消費虛擬幣的時代即將結束,人們渴望更快、更多、更好的內容。

Reddit 早期界面

同時,流量的分配開始平均,門戶的壟斷、論壇的封閉形態被開放互聯網的搜索完全打破(多麼諷刺,由於開放互聯網到今天又沒有了),內容須要聚合,須要提升效率。1999 年 RSS 出現了,它讓內容在分類列表、搜索、郵箱、討論區以外有了主動推送的可能。

Google Reader 界面

內容平臺開始出現了,它們的出現並非爲了服務某一個特定人羣,而是儘量服務全部人消費內容。不管是在一個平臺上搭建各類各樣的論壇,仍是在一個平臺上每一個人一個頻道,內容平臺的目的是整合儘量多的信息,讓更多的人消費和生產。而每個內容平臺,每每解決的是一種總和的需求,例如內容媒介(博客、視頻、帖子)。而手握流量入口的產品,都但願收納更多內容,從而服務更多的用戶。

道路變了,從窄的通道變成了寬闊的信息通路,人們經過某一個具體節點消費內容的訴求開始變成了在流動的大河裏抓魚。所以,內容平臺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遠遠超過了興趣論壇。人們追求的再也不只是積分和榮譽值,而是影響力,是一給內容帶給社會的聲音。

AcFun bilibili

咱們能夠看到即便到了 2010 年後,依然有新的內容平臺出現(如知乎、Medium、微信公衆平臺、Steemit),可是他們的目的都是同樣的,競爭的關係也都是同樣的。有的是握有嶄新流量的公司(如微信)開始搭建本身的內容生態,有的是找到了市場內容的缺口(如知乎、Medium),有的則是借概念(如 Steemit)發展。可是,內容平臺只有輸和贏,沒有中間狀態。沒法成爲一種內容的壟斷者,終將被取代。

社交網絡

2003 Facebook / 2005 Twitter / 2009 微博 / 2010 Instagram / 2012 朋友圈 / 2016 抖音

我其實很不想把「社交網絡」與社區聯繫起來,由於目的和訴求都不太同樣。首先,社交網絡裏,一個用戶的帳號是內容傳遞節點的核心,說白了就是每個用戶都在影響內容是如何流通的。這已經不是大江大河抓魚搞 SEO 的階段,這是本身搞導水管的階段,你倒過來的水能蓄的住,能養的了本身的魚,就 OK。而此時的流量,則更加彙集,開放互聯網攤平的流量再一塊兒聚合在了社交網絡裏,再用 follow / like 分發到各我的身上。

而此時,社區、內容平臺、社交網絡的關係也更加模糊,一個成熟的社交網絡裏既能夠培育出內容平臺,也能夠塑造小型粉絲社區。例如微博裏既有發佈文章、視頻的渠道,甚至還聚合了音樂、影視影視信息,超話之下又是各個明星的粉絲社區。產品如斯已經分外複雜。

楊冪微博超級話題

而諸如抖音、小紅書、即刻這樣的產品,我也再難用單純的論壇、內容平臺、社交網路來解釋。惟一不變的,是用戶渴望內容,渴望認同,渴望回報。

終於,互聯網的金錢流通的機會出現了,再也不是蓄水捕魚,而是水裏直接帶金沙。

社區三要素

回顧這麼多社區,目的是去理清其中的核心脈絡,由於技術的變化(網絡速度、終端、媒體形式)改變了流量分配的方式(主動節點、搜索引擎、推送、社交網絡)而後改變了用戶的訴求(價值認同、流量、訂閱數、粉絲數、收入)。

一個好的社區須要有清晰且明確的以下三個要素:

  1. 定位:用戶是誰,來社區要看什麼內容
  2. 文化:社區推崇怎樣的內容和用戶
  3. 規則:社區如何激勵和懲罰用戶

定位

社區的定位最重要,它表明了社區的規模和新增用戶。若是社區沒有明確的定位,頗有多是一個假需求,根本沒有人須要來。並且一個社區的定位決定了社區的生死,例如這個時候若是想要再作一個 PHP 社區幾乎是不可能的,由於 PHP 的用戶們已經有了它們討論的地方,且新增用戶不多。

文化

社區的文化會真正地吸引用戶使用,若是文化得不到用戶們的承認和推崇,社區會缺少活力,你們只是在消費內容沒法產生足夠的粘性。這方面,社交網絡就有優點許多,由於喜歡一我的就是喜歡這我的的價值觀,固然粉轉黑也很容易。

規則

社區的規則才能塑造文化,固然這裏規則並不是必定要是幾百條几千條負責的,能夠簡單清晰,讓用戶得以執行。而且,規則的目的就是爲了增強對於社區推崇的內容與用戶的支持,所以,最終應該與文化是統一的。

  • 量化數值
  • 怎麼增長數值,怎麼下降數值
  • 不一樣數值的不一樣權限功能

我很喜歡 Hacker News 的規則(這裏,並不表明全部社區都適用),它用 Karma 值來表示一個用戶內容的份量,而 Karma 的得到就是本身發的內容的點贊數 - 踩數。不一樣的 Karma 值會讓本身的內容有不一樣的權限,本身在使用 Hacker News 時也會有不一樣的功能(很細微的差別)。Hacker News 渴望好的新內容和觀點,所以,任何方法都沒法跨越 Karma 增資的速度,新用戶惟有持續在裏面貢獻長的有價值的評論才能得到 Karma,日後慢慢增加才能讓本身的發佈的內容被別的用戶看到,進而繼續增加 Karma 值。但問題也存在於此,由於新用戶增加 Karma 很複雜,這使得大多數用戶只能消費,不多發佈內容。

用戶表達的三個層次

上面說了一個社區應該擁有的三個要素,那怎樣能夠保持社區可以可持續地激勵優質內容呢?這裏,咱們能夠講內容社區裏包含的內容分爲三個層次:

  1. 觀點:對待一個事務的見解與判斷,基於事實依據的論述
  2. 知識:傳遞信息,幫助他人學習理解的知識
  3. 情緒:引起共鳴,產生情感上的聯繫與反饋,甚至是衝突

一個論壇裏面,一個社區裏面,內容是分爲這三個層次的。通常也都很難徹底分開,兼顧着。而我認爲一個社區裏的用戶金字塔是:

  • 超級用戶:基於事實,抒發觀點
  • 核心用戶:整理信息,輸出知識,反饋觀點
  • 普通用戶:表達情緒,學習知識,追隨觀點
  • 淺層用戶:消費情緒,消費知識

專一在超級用戶與核心用戶

社區若是想要創建一個可持續激勵優質內容的社區,必須在 超級用戶核心用戶 上發力,普通用戶會由於對內容的需求而來,甚至被轉化爲輸出內容的核心用戶。而淺層用戶也會在不斷消費內容的過程當中,開始在社區裏參與評論,深度閱讀,追索超級用戶。而超級用戶,不只是社區權限最高的人,自己也應該直接有方法參與到社區的建設之中。

換句話說,一個社區的內容生態的健康程度,是由其超級用戶、核心用戶的活躍比例來定義。若是一個社區裏沒有超級用戶,那麼社區的文化密度會很低,就像是一個普普統統的展櫃將貨品陳列其中,沒有靈魂,更沒有粘性。

同時,如何防止淺層用戶對於對於社區文化的破壞,須要經過規則嚴格控制,即淺層用戶從單純的消費到對社區開始習慣性地使用的過程當中。既要控制好它的行爲不能破壞社區自己,同時又要明確告訴用戶如何成爲核心用戶和超級用戶,並有怎樣的價值,讓他們更有意願使用社區。

建議用戶比例

最後我給出一個建議的比例關係(2/8理論):

  • 超級用戶:0.64%
  • 核心用戶:3.2%
  • 普通用戶:16%
  • 淺層用戶:80%

也就是說,在 100 個用戶當中,就要有接近 4 個用戶能夠輸出有價值的內容,並參與到觀點的討論中。而每 10000 個用戶裏,一共有 64 個用戶是有領袖做用的,他們不只傳播信息,還要在內容之上傳播他們的想法和觀點。

哦,你可能會發現上面 4 個分類用戶求和不是 100%
那剩下的就是官方運營,管理員,一些奇奇怪怪的帳號等問題啦 😜
複製代碼

嗶哩嗶哩 - 例子

下面是嗶哩嗶哩的例子,在它的用戶體系下有以下分類:

  • 身份:普通用戶,Up主,認證用戶,認證機構
  • 榮譽:排行榜,勳章,會員等級(經驗值),硬幣(社區虛擬貨幣)
  • 財富:充電(貝殼,用於激勵 Up 主),B幣(現金購買)
  • 付費:大會員(一大堆特權)

bilibili 會員等級

嗶哩嗶哩的會員等級與特權

bilibili 等級要求

嗶哩嗶哩得到不一樣等級的要求

bilibili 得到經驗

嗶哩嗶哩得到經驗的方法

收益良多,對於掘金來說的超級用戶和核心用戶是誰,咱們應該給他們怎樣的權限,普通用戶怎麼成長爲核心用戶和超級用戶,他們的訴求又是怎樣的。真但願有一天,咱們的核心用戶們能夠有權限來管理掘金的內容,超級用戶甚至能夠直接參與到咱們的標籤體系的搭建當中。每個在掘金上分享和學習的人,最終能夠有好的程序人生!

社區的演化是如此,一個遊戲用戶的演化,一個團隊的演化,一個組織的演化也是如此。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