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着回答知乎問題的機會,把我PMP的備考經歷好好總結一下。架構
首先自我介紹:17年12月份參加考試,成績5A。考試過程當中2個小時作完直接交卷(爲了不檢查把對的又改錯了,相信不少人有這種體會)。工具
而後說一說個人備考經歷了。真正用心開始複習,是在正式報名以後,距考試大概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學習
也曾經動過報名補習班的念頭,打聽了一下以後發現3000+上五天課,感受本身可能並不須要,因而決定本身複習,也看看本身有沒有這個決心和毅力。畢竟有過從二本考到211學校研究生的經歷,仍是堅信只要肯付出,就能有收穫。測試
(聲明一下,個人備考經歷,只適合於本身有時間有精力學習的朋友,若是工做忙,或者有孩子須要照顧等等致使沒有不少時間去自我驅動,那麼報班依然是最好的途徑。)spa
第一次看PMBOK,是電子版的。看了十幾頁以後,簡直就像天書同樣,徹底看不進去。勉強看一章,次日忘得一乾二淨,我想這麼下去確定不行。因而我選擇了「農村包圍城市」,從輔導書開始看起。京東上買了某博士的輔導書,感受好一些了,最起碼能作到一天一章。視頻
這樣十幾天過去以後,對PMBOK的總體架構已經略微熟悉了,再結合實際工做中的經驗,對十大過程組中的某些概念,確實會產生一點醍醐灌頂的感受。blog
看完了輔導書,其實內心並不踏實。由於會懷疑本身的學習方法到底對不對,這個時候,拿起PMBOK,雖然比以前容易看進去了,但仍然不知道考試的重點到底在什麼地方。這個時候串講視頻就起做用了。感謝萬能的TB,BDY,各類資源應有盡有。找到了一套某機構15年的全套串講,花了一天的時間過了一遍。過完這一遍,我基本弄清楚了PMP考試中,一共有哪些類型的計算題。這是我惟一的收穫,至於輸入輸出,工具與技術,很差意思,從心裏就反感死記硬背,徹底沒記住。ip
看完串講,對PMP整理的架構和側重點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能夠再次翻開PMBOK了。依然是一天一章,可是我是結合了模擬題。模擬題依然買的某博士的(這應該不算打廣告,畢竟市面上比較好的輔導書和模擬題,也就那幾本)。這個階段,是很是花精力的,一天一章書,一章模擬題,而後對答案分析,基本上一天要花費4個小時左右。這麼堅持了10天,最後作了一套模擬題測試了一下。1個小時交卷,正確率58%。自我分析,很大一部分是對細節不清楚,並且這些細節,在PMBOK中都有提到。資源
既然是細節把握不清,那麼下一步的目標也就清晰可見了:精讀PMBOK。作過度章模擬題和成套的模擬題以後,你對PMBOK中能出題的點,已經有了條件反射般的直覺。這一遍,每看到一句我以爲有可能出題的地方,我就會標記熟讀,在這個過程當中,穿插着每週作兩套完整的模擬題。個人正答率慢慢從58%到71%。這個時候,離考試還有一週時間,我本身依然有兩個大問題沒有解決:it
這個時候,我對本身的掌握程度已經有了概念。計算題,我只要拿出一天的時間記憶公式,多作幾個題就能夠了,可是IOT,出於生理的反感,根本不想背,因此果斷放棄(這個時候不是徹底IOT的題目不會作,其實本身經過理解,已經掌握了大部分,看到我會作,可是看不到,背不出來,這也是選擇題的優點,會看到選項)。
去考試仍是有一些緊張的,畢竟朋友同事領導知道我要考,考不過有點丟人;另外距離上一次這麼嚴肅的考試,已通過了4年了,不免緊張。前100題,我答的有些糾結,患得患失。後100題徹底找到了狀態,就像平時作模擬題同樣,選項懶得看完,一眼就能看到正確的選項,能夠說是如魚得水。整個卡塗完看錶,正好11點,兩個小時完成答卷。由於剛纔的感受還存在(常常打籃球的人應該知道,一個球你投出去的時候,若是能中,你當時的感受,是很是通透並且預感性很強烈,不知道的能夠看看阿里納斯的招牌進球)。固然,這個時候我依然冷靜,由於我自信即便不檢查致使出錯,也在我能接受的範圍以內。可是檢查,一是靜不下心,二是正確的可能會糾結錯。因而果斷出場。
直接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