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裂變到成爲產品的增加黑客,咱們又破了紀錄:4天增加1萬用戶

原創: Kevin改變世界的點滴 Kevin改變世界的點滴 前天

裂變若是說是運營的方法和技巧,做爲一個產品經理、做爲創業團隊。如何經過裂變的方式爲產品倒流?
服務器

每一個產品經理或創業團隊都但願本身的產品可以在成爲增加黑客。這一次做爲一個團隊在10人左右的小團隊,咱們成功的作到了」增加黑客「。
微信

短短4天,咱們的成績以下
併發

  • 公衆號漲粉10000+
    app


  • 產品註冊用戶 日突破1000+
    分佈式


  • 產品轉化 日突破100+
    高併發


  • 產品UV增長 接近100倍
    工具


  • 服務器崩2次
    測試


  • 被用戶發現BUG20+
    優化

好了,說了成績後。咱們也遇到了許多爆發式增加帶來的產品問題、運營問題,今天咱們會在這裏進行復盤,若是你也在作產品從1到10的增加。相信可以幫助到你
設計

若是你想看咱們以前的裂變覆盤案例,你能夠經過查看下面的連接

把握6個關鍵節點作黑客增加,咱們又只用「4小時」裂變增加800+用戶

覆盤|咱們用了短短1天,裂變增加了1000+產品經理

裂變是什麼

產品+裂變=增加黑客

咱們提出一個公式:

產品+裂變=增加黑客

1.爲何要用裂變來作加號因子?

裂變是一種目標用戶傳播、到目標用戶二次傳播、三次、甚至是反覆傳播。裂變的美魅力魅力在於每次獲客的成本幾乎爲0 ;獲得的用戶精準、畫像類似;基於微信生態。

2.當產品有裂變的賦能後會有什麼變化:

這裏的產品是指互聯網產品,產品是企業的自身帳戶體系、自身用戶。用戶的數據與價值經過自身產品的積累後,會隨着用戶數愈來愈多,企業和產品的價值也會愈來愈大。

當你經過裂變源源不斷的爲產品帶來目標用戶、種子用戶、精準用戶,用戶進入產品體系後再進行轉化和留存,你的產品生命力就活起來了。

廢話很少說

先當作績

首先此次的案例成績如何?

咱們的成績分2個部分:裂變刷屏、產品增加、轉化

1.刷屏部分

2.社區註冊\UV 增加:

3.公衆號增加:

4.社區轉化數:

100+

案例覆盤

有執行力是第一

在此次覆盤中,咱們會拆分爲下面5個步驟闡述咱們是如何達獲取這樣的成績。而且能夠證實這樣的成績不是偶然,是能夠持續複製的。

與前2次案例同樣。咱們仍然是靠團隊5我的啓動,而且依靠創建在產品目標用戶羣體下,咱們前所未有從0到一、再從1到10的完整週期。

你的產品提供什麼價值

挖掘產品特色

產品特色挖掘是什麼?咱們從本身產品與微信開始

1.PMTalk產品經理社區的特色

PMTalk產品經理社區從創立之初就像slogan同樣,成爲」一個幫助產品人成長的社區「,而產品人是互聯網的表明,包含了運營、設計、開發,其實實際上成立1年多,咱們在幫助互聯網同窗們成長上,社區涵蓋上千份app體驗報告,咱們將內容進行產品化,方便產品經理查閱各種行業、熱門app、有深度的體驗報告。

2.微信生態的產品特色

而在微信生態中,用戶都是經過公衆號、社羣的方式進行留存,是裂變的首選陣地。

由此咱們打算本次基於微信生態,經過裂變的方式將目標用戶彙集在有共同需求的社羣上,再去鏈接PMTalk 產品經理社區。

瞭解用戶才能作黑客

挖掘用戶痛點

任何一個產品在設計出來的本質,都是解決問題的,而問題的產生來源仍是「用戶」的問題。對於用戶,咱們人類。能夠依照馬斯洛理論來進行人類的需求層級拆分以下

那對於產品經理這樣的人羣呢?咱們試着也創建產品經理人羣、運營人羣、設計人羣、開發人羣的需求理論表以下

在這樣的用戶痛點5層級金子塔上,咱們發現就產品經理從業人員,要作爆款產品的前提是要進行產品策劃、設計出一款可以解決用戶需求或者公司業務的產品。

我本身也是一個產品經理,工做中須要查閱競品、看同行業的產品迭代更新記錄與功能。這對我來講是一個必要的工做,由於我才能知道對方是在走什麼策略,咱們能不能進行引用幫助自身更快的成長。

甚至許多互聯網公司和不少產品leader,會要求新人入職後給同行產品或公司本身產品輸出體驗報告。體驗報告成了新人必需要作的一件事!

並且縱觀各個產品經理社區都存在的體驗報告內容,小白用戶輸出體驗報告是爲了提高與訓練本身的產品能力;高級用戶是爲了表達本身不同凡響的產品見解。

體驗報告不只是對產品經理、還有運營、設計、甚至是開發同窗。能夠幫助他們更加了解行業知識,也可讓新人更快的熟悉公司業務和產品。儘快上手互聯網產品、開發、設計、運營工做。

文案策劃

抓住裂變的路徑

在此次,咱們採起的是組合裂變方式。經過「建羣寶」+「任務寶」,這裏要感謝來自乙店、媒想到的合做支持。僅須要花費不超過幾千元,就能夠快速的提升效率幫助裂變成爲增加黑客。

要說一個題外話,工具自己是不能帶來價值的。只有在正確的裂變模型裏面,工具才能發揮高效的做用。

下面是本次用戶路徑

既然決定使用體驗報告主題,本次咱們的文案上是在社羣調研前提收集的,咱們還發現體驗報告不只是產品經理人羣所須要的,是互聯網從業人員都在工做中須要的。

圍繞:競品、運營、產品、365天、增長緊迫感、突出內容拆解6個關鍵詞

積累了關於產品經理、運營比較關注的熱門產品app,輸出原型到初稿、次稿版本UI以下:

經過對用戶需求、自身產品特色咱們凝結出了上面的文案。另外在知識付費領域下,經常使用的海報板式結構一般如上面左一的例子。

什麼樣的裂變纔算成功的裂變?

值得注意的是,若是你的裂變增加鏈路超過了5級,本次策劃就屬於一個正常的模型。說明在策劃中找準了用戶需求、拿住了用戶的通點。

但在此次裂變中,咱們冷啓動的社羣與渠道也是垂直的互聯網從業人員,產品、運營甚至是ceo抱着好玩、有趣的心態加入。用戶很快的經過裂變產生鏈路關係。鏈路關係能夠經過下面的圖理解

整個裂變的傳播層級在第一天:達到了14級

在第四天:達到了22級

幾乎成了行業裏面超長鏈路之一

由於用戶不斷的拉新,用戶鏈路快速增長。也致使了來自競品的借鑑和流量截取的狀況。但在檢測下咱們很快進行屏蔽,恢復了流量路徑。而且由於通點的抓取比競品更準確,致使用戶還傳播到其餘同類型產品下的社區。

運營維護

當產品的時候,運營抵住

用戶瘋狂的涌入後,社區服務器在移動的崩潰了兩次。分別是第一天在10點、和晚上11點。

在第一天,首先體驗報告的投放咱們定在晚上10點,但沒有考慮到來自接近100+個社羣帶來的上萬用戶高併發訪問,咱們的產品出現了偶爾的不穩定甚至直接掛掉。許多用戶成了「產品的測試」,焦慮、不滿、甚至是憤怒的情緒出如今社羣中。

1.產品BUG

2.用戶負面體驗情緒

咱們緊急的創建了需求池與運營話術,對用戶的問題進行分類。。包含7個用戶問題分類:

  • 產品使用問題

  • 競品潛入

  • 惡意詆譭

  • 廣告內容

  • 社羣規則

  • 內容問題

  • 產品BUG

緊急創建需求池對產品BUG以及須要優化的內容進行記錄。經過下面三方面切入

第一方面

讓用戶在遇到產品無反饋等體驗後,能夠經過對應用戶的問題進行安撫,其次也可讓開發人員清楚優先級BUG與問題。儘量的減小用戶流失、退羣、甚至朋友圈吐槽

第二方面

咱們增強了內容篩選機制,從快速體驗1款app 體驗報告過渡到深度體驗1款app。而且內容經過運營同窗層層把關,即便是用戶自主產生的體驗報告內容,運營人員也須要包裝、排班調整,保證展示給用戶的成爲最好內容。

第三方面

咱們再也不同時批量投放產品到社羣中。而是分佈式投放,經過第一批用戶的反饋後再決定是否投放到第二批用戶社羣中。增長了風控機制,也減小了運營成本。

經過採起運營成本後次日 用戶的反饋與產品問題獲得極大的提高,用戶的情緒與流失減小。而且用戶也主動爲PMTalk產品經理社區站臺,甚至給予優化建議

產品迭代

黑客增加後還要留存

在此次「裂變+產品=黑客增加」的案例背後,咱們發現了本身的產品對用戶留存上的留問題集中在什麼模塊、什麼平臺。同時也發現了運營人員須要調整策略增長用戶在產品上留存。

留住一個老用戶的成本,比拉住一個新用戶的成本高3倍。但當產品經過裂變進行爆發式增加,留住一個老用戶的成本會達到5倍以上。

由於產品的不斷BUG修復、運營成本,都屬於在裂變中的成本消費。因此咱們在裂變週期進入消退後,快速的排出項目管理計劃

快速用戶的涌入,也讓團隊知道到產品給予用戶的價值,和咱們認爲產品給予用戶的價值誤差有多大。即便調整不一樣模塊的優先級甚至是產品方案。

本次案例的一些團隊感悟和總結

在此次經過裂變帶動產品進入黑客增加。首先是咱們團隊花了6天時間+5天運營維護時間總共耗時7天。

深入感覺到,產品的問題不只是BUG,還要考慮到運營成本的。本次增加中出現的問題,每一個問題的發現和被吐槽團隊是又哭又笑。

哭的是:沒有讓用戶給到好的體驗甚至是達到預期,流失了一批用戶

笑的是:產品的核心價值與用戶的承認是匹配的。

甚至在晚上通宵擼代碼的開發也是開心的。團隊的開發leader在此次增加中的感悟也讓我發現,當產品自己就活了後。創業再也不是工做,而是一個使命、一份責任。

團隊之間互相打氣,互相加油。讓一個創業團隊充滿了激情和前進的動力。一切爲了用戶、團隊連續四天,2個運營同窗維護上百個社羣到晚上2點甚至是通宵。開發同窗一天白天到黑夜就完成了新優化功能的上線。

本次裂變到增加黑客,團隊也在緊鑼密鼓的策劃第二期計劃。將來請持續關注咱們....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