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S/SATA/SSD/IDE硬盤介紹區別 css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鏈接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術,和如今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盤相同,都是採用串行技術以得到更高的傳輸速度,並經過縮短連結線改善內部空間等。SAS是並行SCSI接口以後開發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設計是爲了改善存儲系統的效能、可用性和擴充性,而且提供與SATA硬盤的兼容性。SAS的接口技術能夠向下兼容SATA。具體來講,兩者的兼容性主要體如今物理層和協議層的兼容。在物理層,SAS接口和SATA接口徹底兼容,SATA硬盤能夠直接使用在SAS的環境中,從接口標準上而言,SATA是SAS的一個子標準,所以SAS控制器能夠直接操控SATA硬盤,可是SAS卻不能直接使用在SATA的環境中,由於SATA控制器並不能對SAS硬盤進行控制;在協議層,SAS由3種類型協議組成,根據鏈接的不一樣設備使用相應的協議進行數據傳輸。其中串行SCSI協議(SSP)用於傳輸SCSI命令;SCSI管理協議(SMP)用於對鏈接設備的維護和管理;SATA通道協議(STP)用於SAS和SATA之間數據的傳輸。所以在這3種協議的配合下,SAS能夠和SATA以及部分SCSI設備無縫結合。 html
SAS的鏈接器在SATA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經過巧妙的設計增長了一個數據端口,在確保兼容SATA的前提下完成了雙端口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java
SAS硬盤驅動器的雙端口鏈接器(上-中)與SATA硬盤驅動器的鏈接器(下)對比 mysql
衆所周知,SATA硬盤驅動器的SATA端口和電源供應是分離的,兩個鏈接器之間有大約2個(SATA或電源)引腳寬度的間隙。SAS的作法是將兩者連爲一體,第二端口就位於這個4~5個SATA信號引腳寬度的"橋"的背面。雖然空間利用得很充分,可畢竟也要佈置7個信號引腳,因此從端口(Secondary Port,SAS②)和主端口(Primary sql
Port,SAS①)的"個頭"在上面的實物對比圖中看起來就像武大郎和武松同樣差異明顯——固然,僅是針對寬度而言,引腳定義及傳遞信號的能力是沒有區別的。 數據庫
SAS(上)和SATA(下)硬盤驅動器的鏈接器在這個投影方向上的主要區別是有無隔斷,前者的輪廓包容了後者,使它們共用SAS線纜鏈接器成爲可能 性能優化
因爲SAS硬盤驅動器的接口鏈接器只是比SATA(加電源)多出來一個從端口,而沒有減小什麼,因此SAS線纜鏈接器很天然地就能兼容SATA硬盤驅動器,反之(SATA線纜配SAS硬盤驅動器)則因受到從端口的阻隔而行不通。這種設計可以避免SATA HBA/RAID卡(不支持後者所需的STP協議)訪問SAS硬盤驅動器,從而知足了"防呆"的要求。 oracle
SAS線纜既能夠鏈接SAS硬盤驅動器(左),也可以鏈接SATA硬盤驅動器(右)——注意紅色箭頭所指處缺口的有無,以及硬盤驅動器接口鏈接器上引腳數量的差別 函數
如上圖所示,將主端口、從端口和電源供應融爲一體的SAS線纜鏈接器(共29個引腳),與SAS硬盤驅動器的接口鏈接器一同由SFF Committee制訂的SFF-8482規範(非屏蔽雙端口串行附加鏈接器)定義,也被稱爲"SAS樣式鏈接器";與之相對應,原來用於鏈接SATA硬盤驅動器的信號電纜,其鏈接器只有7個數據引腳,被稱爲"SATA樣式鏈接器"。SAS樣式鏈接器的好處固然是用起來方便,但在鏈接SAS硬盤驅動器時,卻也有個潛在的問題。 工具
兩個HBA/RAID卡鏈接同一SAS硬盤驅動器的拓撲圖和某種具體的實現方法
SAS樣式鏈接器所屬的SAS線纜,其另外一頭若是直接連在主機端HBA/RAID卡的SAS端口鏈接器上,那麼,因爲HBA/RAID卡上的每個端口都是單端口,並且SAS規範不容許SAS硬盤驅動器的兩個端口鏈接到同一HBA/RAID卡(雙端口設計不是爲了增長帶寬,而是高可用性和容災的須要),所以,這個SAS樣式鏈接器實際上只有主端口是有效的,但它卻同時佔據了從端口,反而使雙端口形同虛設。
ADP-4000上的SAS樣式鏈接器,用來鏈接SAS硬盤驅動器
因此,若想要雙端口發揮做用,SAS樣式鏈接器一般應該出如今磁盤背板上,接納SAS硬盤驅動器的插入,而另外一側能夠是一對SATA樣式鏈接器(分別對應SAS樣式鏈接器的主、從端口),迎接來自兩個HBA/RAID卡上的SAS線纜,實現高可用性。
CS Electronics出品的ADP-4000 SAS熱插拔背板適配器,能夠把它看成一個"迷你背板"
正因如此,某些SAS HBA/RAID卡配套的SAS線纜,在設備一端用的不是SAS樣式鏈接器,而是利於實現雙端口的SATA樣式鏈接器。然而,前面已經介紹過,SATA樣式鏈接器不能插入SAS硬盤驅動器。在這種狀況下,可使用上圖所示的SAS-SATA適配器:一端爲SAS樣式鏈接器,用來插入SAS硬盤驅動器;另外一端(也就是面對咱們的)有兩個分主、從的SATA樣式鏈接器,對應SAS硬盤驅動器的兩個端口,採用SATA樣式鏈接器的SAS線纜插入標有"主信號"(Signal-Primary)的鏈接器,即可經過SAS硬盤驅動器的主端口訪問,反之(Signal-Secondary)亦然。若是兩個鏈接器分別連上兩個SAS
HBA/RAID卡,還能組成高可用性配置。
SATA的全稱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級技術附件,一種基於行業標準的串行硬件驅動器接口),是由Intel、IBM、Dell、APT、Maxtor和Seagate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盤接口規範。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邁拓這幾大廠商組成的Serial ATA委員會正式確立了Serial ATA 1.0規範,在當年的IDF Fall 大會上,Seagate宣佈了Serial ATA 1.0標準,正式宣告了SATA規範的確立。
SATA硬盤和IDE硬盤比較
SATA硬盤採用新的設計結構,數據傳輸快,節省空間,相對於IDE硬盤具備不少優點:
1 .SATA硬盤比IDE硬盤傳輸速度高。目前SATA能夠提供150MB/s的高峯傳輸速率。從此將達到300 MB/s和600 MB/s。到時咱們將獲得比IDE硬盤快近10倍的傳輸速率。
2. 相對於IDE硬盤的PATA40針的數據線,SATA的線纜少而細,傳輸距離遠,可延伸至1米,使得安裝設備和機內佈線更加容易。鏈接器的體積小,這種線纜有效的改進了計算機內部的空氣流動,也改善了機箱內的散熱。
3. 相對於IDE硬盤系統功耗有所減小。SATA硬盤使用500毫伏的電壓就能夠工做。
4. SATA能夠經過使用多用途的芯片組或串行——並行轉換器來向後兼容PATA設備。因爲SATA和PATA可以使用一樣的驅動器,不須要對操做系統進行升級或其餘改變。
5. SATA不須要設置主從盤跳線。BIOS會爲它按照一、二、3順序編號。這取決於驅動器接在哪一個SATA鏈接器上(安裝方便)。而IDE硬盤須要設置經過跳線來設置主從盤。
6. SATA還支持熱插拔,能夠象U盤同樣使用。而IDE硬盤不支持熱插拔。[4]
SSD是摒棄傳統磁介質,採用電子存儲介質進行數據存儲和讀取的一種技術,突破了傳統機械硬盤的性能瓶頸,擁有極高的存儲性能,被認爲是存儲技術發展的將來新星。
PCIe接口的極速固態硬盤 Matador PCI-e SSD 產品。
固態硬盤的存儲介質分爲兩種,一種是採用閃存(FLASH芯片)做爲存儲介質,另一種是採用DRAM做爲存儲介質。
SSD的優點
SSD是摒棄傳統磁介質,採用電子存儲介質進行數據存儲和讀取的一種技術,突破了傳統機械硬盤的性能瓶頸,擁有極高的存儲性能,被認爲是存儲技術發展的將來新星。
固態硬盤的全集成電路化、無任何機械運動部件的革命性設計,從根本上解決了在移動辦公環境下,對於數據讀寫穩定性的需求。全集成電路化設計可讓固態硬盤作成任何形狀。與傳統硬盤相比,SSD固態電子盤具備如下優勢:
第一,SSD不須要機械結構,徹底的半導體化,不存在數據查找時間、延遲時間和磁盤尋道時間,數據存取速度快,讀取數據的能力在100M/s以上,最高的目前可達300M/s。
第二,SSD所有采用閃存芯片,經久耐用,防震抗摔,即便發生與硬物碰撞,數據丟失的可能性也可以降到最小。
第三,得益於無機械部件及FLASH閃存芯片,SSD沒有任何噪音,功耗低。
第四,質量輕,比常規1.8英寸硬盤重量輕20-30克,使得便攜設備搭載多塊SSD成爲可能。同時因其徹底半導體化,無結構限制,可根據實際狀況設計成各類不一樣接口、形狀的特殊電子硬盤。
可能您還喜歡如下內容:
手機掃描二維碼訪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