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 | 一文讀懂數據分析

在R/F/M三個指標上,咱們經過經驗將實際的用戶劃分爲如下8個區,咱們須要作的就是促進不一樣的用戶向更有價值的區域轉移。也就是將每一個付費用戶根據消費行爲數據,匹配到不一樣的用戶價值羣體中,而後根據不一樣付費用戶羣體的價值採用不一樣的策略。安全

1、經常使用數據分析
產品運營分析:以移動端APP爲主體,以AAARR模型爲主,包括Acquisition用戶獲取、Activation用戶活躍、Retention用戶留存、Revenue收入、Refer傳播。網絡

市場營銷分析:以傳統的市場營銷方法論爲基底,包括用戶生命週期,生命週期價值、用戶RFM價值、用戶忠誠度等功能的相關指標。。框架

流量分析:以互聯網的流量爲核心,包括瀏覽量曝光率、病毒傳播週期、用戶分享率、停留時間、退出率跳出率等功能的相關指標。佈局

電商和消費分析:以商品的交易、零售、購買搭建而起。包括GMV、客單價、復購率、回購率、退貨率、購物車關聯分析、進銷存等功能的相關指標。優化

其餘:波士頓矩陣、5W2H、SWOT、4P理論、PEST、邏輯樹等網站

 

2、產品運營分析
AAARR:          ui

獲取(Acquisition):如何低成本的獲客、怎麼打動用戶、抓住用戶 (用戶分層)的吸引力? 此階段應及時關注DAU、留存、活躍時長、每日新增、累積新增、啓動次數、首次交易戶、首綁交易戶、一次性用戶數、平均使用時長等等指標,評估不一樣用戶的反饋,對產品進行打磨。spa

激活(Activation):如何避免註冊多、打開少,讓用戶稱爲產品真正的使用者,用戶的激活路徑是怎樣的?用戶在哪一步流失?怎麼提高轉化率?對於處在不一樣生命週期的,不一樣類型的客戶有不一樣的策略。此階段應及時關注用戶激活率、用戶激活花費時長、DAU/MAU、日均使用時長等指標,投入適當匹配策略如LBS匹配、用戶屬性匹配、個性化推薦匹配等,經過爲用戶匹配或者推薦用戶,促成用戶之間的聯繫,進一步沉浸於產品中,達成用戶激活。3d

留存(Retention):用戶可否持續留存?哪些用戶能夠留存?用戶的行爲如何?可否進行轉化?可否持續轉化?此階段應及時關注日留存、周留存、月留存(統計方式各異)、用戶忠誠度、每日流失、每日迴流、用戶生命週期、平均生命週期貢獻、7日回訪用戶、使用間隔、頁面訪問量、回訪率等指標。具體指標的設定須要根據本身的產品和業務從新定製。blog

收入(Retention):根據不一樣的商業模式,創造收益。咱們在產品實際過程當中,須要經過一些指標去量化評估變現效果,如:LTV(計算方式各異)、用戶付費率、N次付費率、ARPU、ARRPU,同時須要深刻的研究不一樣用戶的付費習慣,提供付費優化方案。

傳播(Retention):用戶是否願意告訴其餘用戶?在數據層面咱們根據傳播數量和轉化率組成K因子量化傳播效果。K因子=傳播數量X轉化率。

 

3、市場營銷分析
用戶生命週期:計算用戶生命週期的兩種方式:

 1.定義用戶的流失天數爲N天,當一個用戶>=N天未進行操做,咱們默認他爲流失客戶,那麼他第一次與最後一次的消費時間差則爲他的生命週期天數。

2.所有用戶的最近一次操做日期減去第一次操做日期,取平均數即爲生命週期天數。 

 

 引入期:註冊後未進行任何體驗;運營目標——獲客;運營策略——優化渠道、提升註冊轉化率和下單轉化率;

成長期:用戶較爲活躍,已經完成過產品的;運營目標——提高用戶價值、引導用戶,培養用戶習慣;運營策略——抓住用戶每一次需求窗口促進購買,提高用戶購買次數,處理客訴及時安撫;

成熟期:一段時間內操做頻率大於N的用戶;運營目標——維持忠誠度;運營策略——促進消費、交叉營銷、用戶關懷

休眠期:成熟期用戶超過N天未發生操做;運營目標——下降流失;運營策略——流失分析、流失預警、潛在流失用戶召回;

流失期:當一個用戶>=N天未進行操做;運營目標——召回用戶;運營策略——流失召回、產品診斷與從新定位。

 

RFM模型 :RFM模型是衡量客戶價值的一種分類思惟。

R:最近購買日期

F:購買頻率

M:購買金額

在R/F/M三個指標上,咱們經過經驗將實際的用戶劃分爲如下8個區(以下圖),咱們須要作的就是促進不一樣的用戶向更有價值的區域轉移。也就是將每一個付費用戶根據消費行爲數據,匹配到不一樣的用戶價值羣體中,而後根據不一樣付費用戶羣體的價值採用不一樣的策略。

 

 LTV(生命週期價值):LTV,通俗的說,是獲客至流失所得的收益總和,它的做用在於輔助決策,如:計算回報週期、驗證盈利模式、衡量用戶質量、監測異常、調整經營策略等等。

通常預估方法有如下幾種:

R:留存率  APRU:每用戶平均貢獻

LTV= 平均購買金額*平均購買頻率*平均存續時間-(獲客成本+維護成本)

GC:每用戶年度總貢獻  r:每用戶年留存率  d:每用戶年折現率  M:每用戶年維護成本

NPV:淨現值  OC:營業成本

 

用戶忠誠度:

t:消費週期   S:每一個週期內的消費次數、、

 

用戶流失分析:

分析流失前的用戶行爲,咱們能夠分析用戶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的數據。分析流失用戶前,須要定義怎樣纔算流失用戶,通常用戶流失分析流程:

用戶流失前發生了哪些類似的行爲;
用戶是否集中在某一渠道;
用戶畫像是否一致;
流失前,產品、運營、市場是否發生某些變更。
創建預警模型的目的是提早識別潛在流失用戶,爲挽留用戶贏得時間,通常預警模塊:

基於用戶屬性的流失預警模塊
基於關鍵事件的流失預警模塊
基於負體驗的流失預警模塊
基於業務粘性的流失預警模塊
基於用戶活躍度的流失預警模塊


用戶留存分析:

留存分析能夠有效幫助計算用戶的生命週期,用戶留存分析能夠針對不一樣羣組用戶創建留存曲線,觀察不一樣特徵用戶的留存狀況,從而找出影響因素。通常須要考慮如下幾個方向:

活躍用戶的留存狀況
關鍵行爲訪問留存 
新增用戶階段時間內的留存狀況
某渠道/活動用戶階段時間內的留存狀況                                                                                                                                   
通常用戶留存分析的流程:

定義留存用戶
經過數據特徵梳理出,吸引用戶留存的功能或利益
分析不一樣羣組用戶的留存用戶的行爲
定位不一樣羣組非留存用戶的行爲
經過數據特徵梳理出,不一樣羣組非留存用戶在探索產品功能和利益遇到的障礙
針對障礙特徵再想出針對的調整政策
用戶畫像調研,佐證分析結論
 

4、流量分析

  1. PV:頁面訪問量或點擊量,用戶每1次對網站中的每一個網頁訪問均被記錄1次。用戶對同一頁面的屢次訪問,訪問量累計。
  2. UV:訪問某個站點或點擊某條新聞的不一樣IP地址的人數。
  3. ROI:經過投資而應返回的價值,ROI=(成本下降+收入增加)/總成本。
  4. 用戶訪問時長:是一次會話持續的時間。
  5. 退出率:是網頁端的一個指標。網頁端追求訪問深度,退出率= 從該頁退出的頁面訪問數/進入該頁的頁面訪問數、
  6. 跳出率:退出率的特殊形式,有且僅瀏覽一個頁面就退出的次數/訪問次數。
  7. DAU/MAU:每日活躍用戶數/每個月活躍用戶數。
  8. TAC:流量獲取成本,用來評價產品的易用性、吸引力、用戶預期一致性和推廣效果。
  9.  ARPU/ARPPU:平均每用戶貢獻的收入/平均每付費用戶貢獻的收入。
  10. K因子:每位用戶平均向多少用戶發出邀請,發出的邀請又有多少有效的轉化率,即每個用戶可以帶來幾個新用戶。

 

5、電商和銷售分析
銷售分析經常使用指標:

銷售指標:銷售額、銷售量、銷售週期、各指標增加率(同比、環比)、達成率等;
市場佔有指標:佔有率(金額、數量、人口屬性);
盈利指標:毛利率、淨利率、費用率、各種成本等;
運營指標:週轉率、庫存比率、交付週期、獲客成本等;
客戶指標:客戶數量、客戶留存率、流失客戶數、新增客戶數、客單價、客戶滿意度、人均毛利、客訴率等;
地域指標:區域銷售結構、產品銷售結構等;
銷售人員指標:拜訪率、銷售額、獲客成本、客戶保持率等。


分析方法:

經過6W2H或4P的框架來分析,把可能須要思考的維度都列出來,而後再根據需求具體的狀況,拆解不一樣維度,找到須要分析的某個指標的影響因素。

一、總體銷售分析

銷售額/數量:分析近幾年的整體銷售額、數量,從而分析企業的業績情況並判斷企業的業績變化類型

季節因素:依據行業銷售淡旺季規律,與銷售數據中的銷售行程進行對比,分析淡旺季發展規律;

產品線:經過整體產品結構分析,瞭解總體產品結構分佈和重點產品表現。

價格體系:經過整體價格結構分析,瞭解企業的優點價位區間。

二、區域佈局分析

區域分佈:分析企業的銷售區域及各區域表現,檢索重點區域、發現潛在市場,提出下階段區域佈局策略。

重點區域分析:對重點區域的銷售情況予以重點分析,解析該區域的發展走勢及結構特色,爲將來在重點區域的發展提供借鑑。

區域銷售異動分析:對增加和下跌明顯的區域予以重點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有效避免潛在的威脅。

區域產品分析:將重點區域中的產品結構進行時間上的橫向對比,進行多要素複合分析。

三、產品線分析

產品線結構分析:分析產品系列和單產品結構分佈,檢索重點產品發展趨勢及新產品的市場表現。

重點產品分析:針對重點產品進行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提供產品改進意見。

產品-區域分析:經過對產品的銷售區域分佈的分析,區分戰略性產品/技術性產品、全國性產品/區域性產品,爲產品的劃分和進一步細化提供參考。

四、價格體系分析

價格體系分析:劃分出符合實際的價格區間劃分標準,尋找主導價位。

價格-產品分析:主導價位區間的趨勢分析,主導價格區間的產品構成以及發育情況,分析主導價位產品成長空間。

價格-區域分析:各區域的價位構成分析,尋找各區域的主導價格以及價格層次的產品線戰略分佈。

 

6、其餘
波士頓矩陣:

波士頓矩陣是分類思惟的發展,它再也不侷限於用量化指標來進行分類。許多時候,咱們沒有數據作爲支持,只能經過經驗作主管的推斷時,是能夠把某些重要因素組合成矩陣,大體定義出好壞的方向,而後進行分析。

一、問題:有助於用戶體驗的提升,可是與公司戰略相關性比較低,甚至相反;

二、明星:有助於用戶體驗的提升,並且與公司戰略一致;

三、金牛:不利於用戶體驗,但與公司戰略一致,相關性高;

四、瘦狗:即不利於用戶體驗,又與公司戰略關係不大。

 

  5W2H:

將5W2H帶入如何分析店鋪銷售額下降,拆分維度有

what:是什麼?目的是什麼?
who:用戶(用戶、渠道、畫像等)?
when:發生時間?
where:何店鋪,何產品?
why:爲何要作?
how:?如何實施?方法是什麼?
how much :多少銷售額?損失金額?


SWOT:

SWOT分析包括分析企業的優點(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SWOT模型已由麥肯錫提出好久了,帶有時代的侷限性,還有在此基礎上的改進方法——POWER SWOT分析,也常於PEST于波特五力模型聯動分析。

成功應用SWOT分析法的簡單規則:

進行SWOT分析的時候必須對公司的優點與劣勢有客觀的認識;
進行SWOT分析的時候必須區分公司的現狀與前景;
進行SWOT分析的時候必須考慮全面。
進行SWOT分析的時候必須於競爭對手進行比較,好比優於或是劣於你的競爭對手;
保持SWOT分析法的簡潔化,避免複雜化與過分分析;
SWOT分析法因人而異


4P理論:

產品(Product):注重開發的功能,要求產品有買點,把產品的功能訴求放在第一位。
價格 (Price): 根據不一樣的市場定位,制定不一樣的策略,產品的訂價依據是企業的戰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
分銷(Place): 企業並不直接面對消費者,而是注重經營商的培育和銷售網絡的創建,企業與消費者的聯繫是經過分銷商來進行的。
促銷(Promotion):企業注重銷售行爲的改變來刺激消費者,以短時間的行爲(如讓利,買一送一,營銷現場氣氛等等)促成消費的增加,吸引其餘品牌的消費者或致使提早消費來促進銷售的增加。


 PSET:是指宏觀環境的分析,通常應對政策、經濟、社會、技術

政策 經濟 社會 技術
環保制度 經濟增加 收入分佈 政府研究開支
稅收政策
利率與貨幣政策

人口 產業發展
國際貿易章程與限制 政府開支 社會流動性 新型發明與技術發展
合同執行法
消費者保護法 失業政策 生活方式變革 技術轉讓率
僱用法律 徵稅 職業態度 技術生命週期
政府組織/態度 匯率 教育 能源利用與成本
競爭規則 通貨膨脹率 潮流與風尚 信息技術變革
政治穩定性 商業週期 社會意識形態 互聯網的變革
安全規定 消費者信心 生活條件 移動技術變革

 

邏輯樹:通常說明邏輯樹的分叉時,都會提到「分解」和「彙總」的概念。

 

 End.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