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計劃硬件配置
* CPU: i9-10900K
* 主板: Z490E(或Z490F)
* 內存: DDR4 3600 32G * 2
* 顯卡: 敗家之眼RTX3080系列
* 硬盤:
+ M2: 500G * 2
+ 固態硬盤: 500G * 4
+ 機械硬盤: 1TB * 2
* 機箱: 機箱一個
* 水冷: 水元素 240(或360)
* 電源: 850W(或1000W)
Second
計劃裝機系統
* Windows10
* Windows7
* Ubuntu
* Debain
* XUbuntu
* Solus OS
* FreeBSD
* Backbox OS (或 Kali Linux)
硬件補充說明
- 如你所見,上面有8個硬盤,8個操做系統,是的。上面的主板有2個M2接口,而機箱上也是支持4個固態硬盤位+2個機械硬盤位的,因此共8個硬盤,對於愛好折騰的我來講,每塊硬盤都不能浪費,所以我會在每一個硬盤上都裝一個系統,如上所示,我將會裝的8個操做系統。
- 上面的配件中,敗家之眼3080顯卡,自上市以來,我也屢次參與搶購,但沒有一次成功過。哎,最貴的就是它,它尚未貨,哎,陷入了無盡的等待之中......
- 實際上,初稿時每一個硬件的品牌我都有記錄,但不知會不會涉及推廣等信息,故把硬件配置簡單化了一些......
系統補充說明
- Windows10: 固然是用來玩遊戲了,除了玩遊戲,我彷佛沒有了打開它的緣由。
- Windows7: 比起Windows10的界面與操做,我反而更喜歡Windows7,這也是我爲何用Windows10來打遊戲的緣由,Windows7當作個人平常Windows來使用吧。
- Ubuntu: 這個系統我是又愛又恨,爲何呢?使用的作多時間最長的Linux操做系統,因此對於它的優缺點也瞭解的最多。關於優缺點我也表達一下本身的觀點:
-
優勢操作系統
- apt包的支持很豐富,系統更新與維護很積極,這點對開發者友好
- 界面也是至關的華麗,操做體驗感至關的贊
- 對軟件的支持普遍,且能支持最新版本
-
缺點code
- 對應上面的優勢2,大概由於界面有些臃腫的緣由,Ubuntu系統有時會卡頓,這個有時可不是以月/周位單位,而是以天位單位,可能1天玩的多了,都會卡頓好幾回。Ubuntu對比系統卡頓這點,Windows簡直是王者。
- 對應上面第3點,能支持最新版本是好事,可是有些包的安裝會依賴其餘包的舊版本,所以,須要開發者手動解決問題的時候來到了 apt install --fix-broken...... 陷入無限的 apt install 中......
- Debian: 以穩定聞名,但由於穩定,因此對許多軟件的新版本支持不友好,因而又陷入了無限的 apt install 中...... 打個比喻: 有一次安裝了Debian後,每一個操做系統都安裝Emacs是我必備的操做,結果 apt install emacs後的版本竟然是14.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發現14.3是個華麗的分界線(也能夠稱之爲無比黑暗的深淵),想升級到16.x版本,不知過了多久......後來終因而解決了問題。而後,繼續......Nodejs, Vim等等 都有這樣的問題,以後我就失去了耐心,U盤一插,系統更換......
- XUbuntu: 由於Ubuntu界面的臃腫與卡頓(Linus大神也吐槽過某個桌面環境,後轉投XFace桌面),所以我也要跟風來到,哈哈......
- 後面的 Solus OS, FreeBSD,Backbox/Kali Linux 都是出於好奇,喜歡探索與嘗試,因此拿來漲漲知識,他們對我而言都比較陌生,等我裝了系統,熟悉了以後再做介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