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我2016年對UI設計行業的一些理解,和本身將來能力發展的規劃,裏面有許多觀點屬於本身的猜想,只是分享給你們,但願你們有判斷的閱讀。 轉發請標明連接。前端
2016年下半年開始, UI設計領域的人才市場發生了變革:面試
以設計師投遞簡歷面試爲例,在2015年時,一個工做經歷2年以上的設計師投遞5份簡歷大約有1次面試機會。而在2016年下半年平均20份簡歷纔有1次面試機會。架構
如何理解以上現象?框架
也就是說中小企業錢少了, 人員開銷成本上升了, 從業人員變多了。 競爭天然激烈了。 組件化
一個行業從業人員越多,說明這個行業的市場越大,同行的貧富差距也會越大。學習
UI設計行業的將來形態有一個最好的參照物,就是平面設計領域。 或許有不少UI設計師看不起平面設計師,他們的理解是大部分平面設計師就是在路邊的小廣告店設計名片,展架,廣告牌。這類平面設計師的薪資在2012年從4K/月均價到2016年的8K/月均價。這比起UI設計師2012年6-10K/月到2016年12K/月-25K/月的薪資範圍差距很大。 其實在國內電腦剛普及的時候,當年他們的薪資等同於今年的UI設計師,一樣屬於社會中工薪階層的中上層。 可是隨着這個領域的泛濫,從業人員變多,平面設計師之間就被拉開了巨大差距。好的平面設計師進入4A廣告公司歷練, 厲害的平面設計師例如韓家英、靳埭強、陳幼堅等等都成爲該領域大師。他們的收入遠超一線互聯網企業中的UI設計總監(年收入50W), 這些平面設計大咖月收入過幾十萬很輕鬆,一個7-8年4A經驗的視覺設計師也有30-50w/年。 我預計在UI設計領域,將來也會出現這樣一批精英,這個領域越氾濫,人員越多,行業精英反而越值錢。前提是精英的能力必須和行業內的人拉開一個數量級差距. 成爲行業的精英,讓行業從業人員氾濫變成「行業的人口紅利」,也就是本文提到的主題:優化
設計能力須要一個質變。動畫
我母親以前問我,她們那代人想學一行,須要找到該行業的大師,去拜師學習。只有向大師學習才能成爲那個行業的精英。 UI設計行業如今還太年輕,如今公認的大師還未誕生。基於這個行業的性質咱們也無從去找一個大師「拜師學藝」。 可是我認爲iOS7以後的UIKit的締造者會被評爲大師之一。因此UIKit就是我心目中的大師,向它學習,和我母親所述的價值觀吻合。 一套好的UI並不僅是設計幾個界面, 制定幾條設計規範。他是一個系統。 我的認爲iOS的UIKit的綜合設計理念遠超如今業界全部。設計
本文所指的UIKit,並非狹義的指Cocoa中開發組件UIKit。而是指從UI設計到開發組件一整套體系,這篇文章統一稱做UIKit。code
一個產品經理若是把功能設計完了,交互設計師必須根據蘋果的設計規範進行設計,交互設計完成以後,開發人員只要使用UIKit的控件就能夠把整個應用開發完成。甚至頁面交互動畫,彈框形式,動畫都使用UIKit原生的就已經設計完了。 簡單的來講就是使用「系統原生設計」去設計產品。 因此說蘋果的UI設計師已經把絕大部分產品的UI設計已經作完了,只用這一個UIKit。 客觀來講,咱們平時UI設計師的工做本質上只是替換這些系統默認設計,讓咱們的App變得更有「特點」。 還記得我以前說的在小廣告店的平面設計師麼?這麼看來,平庸的UI設計師和他們沒有區別。
UI設計能力按個人理解分爲幾個階段(貼地氣的版本):
以上前4條,相信一些從業5年以上的夥伴們有的已經達到,質變就是率先到達第5條。讓咱們設計的UI達到「系統原生」級別。
一套好的UI系統應該是怎麼樣的,怎麼製做?
簡單闡述一下項目中如何使用UI系統進行項目分工。
將來有多遠? 吳曉波老師說,移動互聯網出現才5年,如今已通過了峯值,到了產業轉向的時間節點。 因此將來有多遠我不知道,可是必定比咱們想象的近。
一個一線的互聯網公司應該有一個UI系統小組專門設計屬於本身企業的UI系統,而且逐年完善它,就好像iOS7-iOS10同樣。 而其餘實際的項目組的產品經理和交互設計師只須要使用此UI系統搭建本身心目中的產品形態。 而且設計產品交互時,須要在UI系統規定的框架之中去設計,這樣也能保證用戶在使用此企業不一樣產品時一致的體驗(就比如使用iOS系統)。同時也能節省更多的設計人力成本。 產品設計中遇到UI系統未能實現的部分,須要和UI系統小組商討,在UI系統的設計理念的範圍下設計這些額外部分,而且在將來由UI系統小組把這部分優化併入UI系統。
把更多的設計人力資源投放到運營中, 不論是內容運營仍是活動運營,都須要更多更好的設計師,因爲運營的內容不是一致的,因此須要差別化,這剛好是設計的本質。用更有設計的運營內容用來點綴產品的差別性和展示各類新鮮的設計。會使得產品質量上一個新臺階。
UI系統是一個殼,咱們須要最漂亮的那個殼子, 用來裝最漂亮的珠寶。
若是您是這套庫的締造者,而且把此係統設計達到(超過)蘋果的UIKit的高度。又若是產品達到必定的高度,在某些時段成爲現象級產品。 那麼在將來回頭看,咱們或許會說某某,是某UI系統的締造者,是當代無愧的UI設計領域的大師。
羅胖說得好,就是由於作不到因此纔要當衆許諾,以此要挾本身努力去嘗試。 你能夠摸索着設計一套UI系統,而且把過程分享出來給你們。
以上是2016年編寫的內容, 如今看前端領域, 除了UIKit, Antd 等組件庫已經有本身完整的設計語言和UI系統, 在團隊明晰設計語言的前提下, 使用這些組件庫能夠很高效的生產設計語言範疇內的產品, 預計將來愈來愈多的企業會有本身的Antd
.
若是團隊中的產品和設計不能很好的理解 UI系統
的概念, 不能很好的把設計語言貫穿項目始末, 就會致使與前端開發人員很是痛苦, 也失去了如今圍繞組件化的開發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