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的硬件抽象層,簡單來講,就是對Linux內核驅動程序的封裝,向上提供接口,屏蔽低層的實現細節。也就是說,把對硬件的支持分紅了兩層,一層放在用戶空間(User Space),一層放在內核空間(Kernel Space),其中,硬件抽象層運行在用戶空間,而Linux內核驅動程序運行在內核空間。爲何要這樣安排呢?把硬件抽象層和內核驅動整合在一塊兒放在內核空間不可行嗎?從技術實現的角度來看,是能夠的,然而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把對硬件的支持邏輯都放在內核空間,可能會損害廠家的利益。咱們知道,Linux內核源代碼版權遵循GNU License,而Android源代碼版權遵循Apache License,前者在發佈產品時,必須公佈源代碼,然後者無須發佈源代碼。若是把對硬件支持的全部代碼都放在Linux驅動層,那就意味着發佈時要公開驅動程序的源代碼,而公開源代碼就意味着把硬件的相關參數和實現都公開了,在手機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這對廠家來講,損害是很是大的。所以,Android纔會想到把對硬件的支持分紅硬件抽象層和內核驅動層,內核驅動層只提供簡單的訪問硬件邏輯,例如讀寫硬件寄存器的通道,至於從硬件中讀到了什麼值或者寫了什麼值到硬件中的邏輯,都放在硬件抽象層中去了,這樣就能夠把商業祕密隱藏起來了。也正是因爲這個分層的緣由,Android被踢出了Linux內核主線代碼樹中。你們想一想,Android放在內核空間的驅動程序對硬件的支持是不完整的,把Linux內核移植到別的機器上去時,因爲缺少硬件抽象層的支持,硬件就徹底不能用了,這也是爲何說Android是開放系統而不是開源系統的緣由。 linux
撇開這些爭論,學習Android硬件抽象層,對理解整個Android整個系統,都是極其有用的,由於它從下到上涉及到了Android系統的硬件驅動層、硬件抽象層、運行時庫和應用程序框架層等等,下面這個圖闡述了硬件抽象層在Android系統中的位置,以及它和其它層的關係: 框架
Android加入HAL主要有以下的目的:函數
1.統一硬件的調用接口。因爲HAL 有標準的調用接口,因此能夠利用HAL:屏蔽Linux 驅動
複雜、不統一的接口。
2.解決了GPL版權問題。因爲Linux 內核基於GPL協議,而Android 基於Apache Licence 2.0 協議.所以Google 玩了個「穿越「。將本來位於Linux驅動中的敏感代碼向上移了一個層次。這樣這些敏感代碼就擺脫了GPL 協議的束縛, 那些不想開源的Linux驅動做者也就不必開源了。
3.針對一些特殊的要求。對於有些硬件,可能須要訪問一些用戶空間的資源,或在內核空間不方便完成的工做以及特殊需求。在這種狀況下,能夠利用位於用戶空間的HAL 代碼來輔助Linux驅動完成一些工做。學習
編寫一款支持HAL 的Linux 驅動程序的步驟指針
第1 步:編寫Linux 驅動接口
第2 步:編寫HAL Library資源
第3 步:編寫Service Libraryget
編寫HAL 模塊的步驟和原理產品
第1步:定義結構體和宏變量
編寫HAL 模塊須要使用到3 個很是重要的結構體( hw_module_t 、hw_device_t 和hw _ module_ methods_t ), 在第1步須要定義兩個新的結構體, 這兩個結構體的第1個變量的數據類型必須是hw_module_t 和hw_device_t。除此以外, 還須要爲HAL 模塊定義一個ID。
第2步:編寫HAL 模塊的open函數
open 函數是HAL 模塊的入口點。
第3步:定義hw_module_methods_ t 結構體變量
HAL 模塊須要hw_module_methods_t 結構體的open 函數指針交量指定open 入口函數。
第4步: 定義HAL_MODULE_INFO_SYM 變量
全部的HAL 模塊都必須有一個HAL_MODULE_INFO_SYM 變量。
第5步:編寫HAL 模塊的close 函數
當HAL 模塊被卸載後會調用close 函數。
第6步:編寫控制LED 的函數
根據設備類型和功能的不一樣,這一步編寫的函數也有所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