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Q是對802.1Q的擴展,其核心思想是將用戶私網
VLAN tag封裝到公網VLAN tag上,報文帶着兩層tag穿越服務商的骨幹
網絡
,從而爲用戶提供一種較爲簡單的二層
×××隧道。
其特色是簡單而易於管理,不須要信令的支持,僅僅經過靜態
配置便可實現,特別適用於小型的,以三層
交換機爲骨幹的企業網或小規模
城域網。
圖1爲基於傳統的802.1Q協議的網絡,假設某用戶的網絡1和網絡2位於兩個不一樣地點,並分別經過服務提供商的PE一、PE2接入骨幹網,若是用戶須要將網絡1的VLAN200-300和網絡2的VLAN200-300互聯起來,那麼必須將CE一、PE一、P和PE二、CE2的相連端口都配置爲
Trunk屬性,並容許經過VLAN200-300,這種配置方法必須使用戶的VLAN在骨幹網絡上可見,不只耗費服務提供商寶貴的VLAN ID資源(一共只有4094個VLAN ID資源),並且還須要服務提供商管理用戶的VLAN號,用戶沒有本身規劃VLAN的權利。
圖一
爲了解決上述
問題
,QinQ協議向用戶提供一個惟一的公網VLAN ID,這個特殊的VLAN ID被稱做Customer-ID,將用戶私網VLAN tag封裝在這個新的Customer-ID中,依靠它在公網中傳播,用戶私網VLAN ID在公網中被屏蔽,從而大大地節省了服務提供商緊缺的VLAN ID資源,如圖2所示。
在QinQ模式下,PE上用於用戶接入的端口被稱做用戶端口。在用戶端口上使能QinQ功能,併爲每一個用戶分配一個Customer-ID,此處爲3,不一樣的PE上應該爲同一網絡用戶分配相同的Customer-ID.當報文從CE1到達PE1時,帶有用戶內部網絡的VLAN tag 200-300,因爲使能了QinQ功能,PE上的用戶端口將再次爲報文加上另一層VLAN tag,其ID就是分配給該用戶的Customer-ID.此後該報文在服務提供商網絡中傳播時僅在VLAN 3中進行且全程帶有兩層VLAN tag(內層爲進入PE1時的tag,外層爲Customer-ID),但用戶網絡的VLAN信息對
運營商網絡來講是透明的。當報文到達PE2,從PE2 上的客戶端口轉發給CE2以前,外層VLAN tag被剝去,CE2收到的報文內容與CE1發送的報文徹底相同。PE1到PE2之間的運營商網絡對於用戶來講,其做用就是提供了一條可靠的二層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