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乾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做者蘇傑獨家專訪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它既是一個書名又是整個行業最知名的「金句」,相信做爲產品經理的小夥伴對它都不會陌生。09年初,時任阿里產品經理的蘇傑提出了這個對行業影響深遠的概念,十多年來,它幫助了成千上萬的人成爲了優秀的產品經理。

本期摹客專訪,咱們邀請到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做者、前阿里產品經理、阿里集團在線學習平臺的搭建者、良倉孵化器創始人、七印工做室創始人---蘇傑老師。讓咱們一塊兒來聽聽蘇傑老師對於「產品經理成長之路」的經驗分享吧。


老師您好,很榮幸您能接受咱們的專訪,請摹客的產品經理們介紹一下本身,分享一下您的近況吧。算法


你們好,我是蘇傑。我是在2006的時候加入阿里,今年是2021年,恰好15年。跟你們分享一下個人這段經歷吧。佈局


我把十五年的職業生涯大概分紅三個階段,分別叫做:「入坑」、「破圈」和「落地」。
第一個階段的關鍵詞是「產品經理」。學習


我是作阿里產品經理入行的,作過不少跟電商、社區有關的產品,To B、To C的都有。我在阿里作一段時間的產品經理後,後期還作過阿里產品大學,負責產品經理成長和培養整個體系,也所以對「產品經理」這個羣體有更多的關注。優化


我在作產品經理的過程當中學到的一些思惟方式、方法論,它們對個人幫助很是大,我想讓更多的人可以瞭解這些東西,即使他不是產品經理。因而我第二個階段就叫「破圈」,這個階段的關鍵詞我把它定爲「產品思惟」。同一時期,我在阿里負責了一個叫作內部孵化器的業務,咱們內部把這個項目叫「賽馬」,它實際上是一套文化和機制,就是怎麼樣讓創新能夠自下而上地開展起來。這期間貫穿始終的就是會把本身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寫成一篇一篇的文章。這些文章基本上每隔四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匯聚成一本書。到目前爲止我總共出版過四本書,這個後面咱們再說。url


這實際上是我在推廣「產品思惟」作的一個事情。spa


而後第三個階段就是「落地」,我給它匹配的關鍵詞叫「產品創新」。.net


由於上個階段的「產品思惟」它畢竟講的是怎麼思考,可是咱們光知道理論不知道怎麼作仍是不行。我最近三五年基本上都在作一些偏落地的事情。主要作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和一羣朋友創立了良倉孵化器,主要服務一些初創企業,給他們提供找人、找錢、找方向的全方位支持。另外就是本身也有一個產品創新工做室,主要服務一些到達必定階段的初創企業,和一些大公司,大的集團內部的創新業務。設計


我十五年的職業生涯,歸納起來差很少就是這樣。3d


我最近大半的精力是在作一些產品創新顧問,作一些諮詢相關的事情,也但願跟你們能也有合做的機會。

您的《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四部曲,是不少產品初學者入門的首選書籍,咱們能夠看到成書時間是從2010年到2020年,整整有10年的跨度,能夠跟咱們聊聊您創做它們的初心以及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嗎?

我在第一本書裏面就寫過,創做它的初心其實很是簡單。對象


一開始實際上是被動的,我剛開始工做沒多久的時候,當時的老闆要求咱們每週作週報,不光要寫這周作了什麼,下週打算作什麼,還要寫一篇很多於五百字的當周工做的心得體會。當時就從這個開始寫起。我印象很深,第一次我就寫了一千兩百字,我那時想,這個一次發完不太浪費了嘛,因此我就只截了一半發,把另一半留在後面發。


就這樣開始時一篇一篇的寫,而且平常有一些心得體會我都往裏面補。後來我突然發現我給它寫成連載了,若是是連載,我以爲只放在週報裏有點浪費,就把它發在當時本身的博客上,當時仍是msn的space,如今這個已經不存在了。到了二零零九年的時候,我開始建了本身的獨立博客,再後來就把公衆號做爲了主要陣地。

因此就這麼堅持下來了,即使後來已經沒人再要求我寫週報了,但寫做已經變成了個人一個習慣,一直堅持寫到了如今。


當我寫了一兩年,差很少有幾十篇心得體會時,就有出版社的編輯找到我。


出版社有不少編輯在網上處處閒逛,有一點像娛樂圈星探的那種感受,他們同時會盯不少人,偶然間看到了我。而後就問我寫的這些內容,有沒有考慮整理出版。他其實也是一種試探,通過觀察,他發現我寫的東西挺受歡迎的,反饋不錯,彷佛又在同一個主題下面,能夠把它們體系化,能夠整理成一本書。個人第一本書就是這麼出來了。


這本書後來賣得好,我以爲和內容關係並不大,主要靠兩個因素。


第一是書名有爭議,但可解釋,一開始有人誤解我還反駁兩句,後來都懶得迴應了,發現總會有人幫我回應,因此一直有「天然流量」。第二是時間點好,恰好是互聯網這個行業、產品經理這種職位、阿里這家公司的快速上升期,但市場上又沒有系統的內容能夠看,可謂是踩對了點,早兩年晚兩年都不行。


這兩點,其實對咱們作產品也有啓發。


而內容呢,各類誇的罵的我都見過,對於常見的質疑,個人迴應有這麼幾個:一羣「中學生」不能由於「小學課本」太基礎就說它很差;對新人來講,比教他具體的方法論更重要的是,激起他作產品的熱情。


後來就習慣了,堅持寫做記錄,而後統一主題後,整理成一本接一本的書。正由於這樣,我前後出版的四本書跟個人整個職業生涯工做內容息息相關,具體表如今這四本書分別有不一樣的側重點,它們一一對應到我同一時期正在作的事情上面。


以前有人會問我這四本書是什麼關係?我給他打了一個比方,就比如美劇的第一季到第四季這樣的感受。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大背景,可是每一季講的是不同的事情,各有側重。以前這四本書的名字是不一樣的,我今年把它們作了統一。


好比說第一本書出版時間是2010年,我如今把它叫作《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入行版》,它講的是一些基礎的方法論,比較適合剛入門的產品經理看。


第二本書是2013年出的,最先的時候是叫《淘寶十年產品事》,後來改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案例版》。


這本書是我轉崗淘寶期間寫的,當時的想法是但願可以作儘量多的產品來體會不一樣的產品,而後總結出一些更厲害的方法論。但後來發現不一樣產品之間差別太大,我意識到靠我本身去作、去體驗各類不一樣的產品,這輩子都作不完。因此我就找了一個取巧的辦法,去和作各類產品的產品經理聊,而後在聊的過程當中瞭解了各類各樣的產品都是怎麼作的,是怎麼回事兒。有了這麼多案例學習的過程,我把它們整理出來就變成了《淘寶十年產品事》。


第二本書出來以後,我發現相比產品,我對產品背後的人更感興趣,多了不少想作的事情,再加上各類機緣巧合,我從阿里離職。


在2017年,個人第三本書《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思惟版》出來了。它更強調產品思惟,也所以這本書受衆更廣,它主要面向「泛產品經理」(我本身定義的一個詞)。


2020年,個人第四本書《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創新版》出版,這本書內容方向更落地,我在書中總結了產品創新的一套可操做的方法論,它面向的就是一些產品的負責人,包括一些企業主、經理人、管理層、高管這樣的一些人。


因此每本書,它都是我幾年經歷的一個記錄,我以爲還挺巧的,基本上就是平均大概三到四年出一本書。已經造成這樣一種節奏,一種習慣了。


最終給個人回報,就是《人人》好像變成了產品經理領域裏,一個繞不過去的梗,你能夠認同、能夠反對,但沒法忽略。

在您的「我與‘人人’的成長之路」這張圖裏,我看到您前後在2015年、2018年創立了良倉孵化器和諮詢工做室,這期間您對「產品經理」及「產品思惟」的理解不斷變化,對於這二者,您如今是否有更新的理解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給你們講個段子:


有人說我佈局十幾年,商業模式是這樣的:


寫《人人》,讓不靠譜的人去作產品經理,把各類產品搞爛,而後再作諮詢,幫他們公司看看產品還能不能搶救一下。


我要否定三連: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但我本身也以爲挺可笑的。


我其實在上個問題的回答裏有講到,個人職業生涯總結起來就三個階段、三個關鍵詞:產品經理、產品思惟、產品創新。


一開始我關注產品經理這個羣體,發現人少,因此提產品思惟但願影響更多的人。而後發現光講思惟不落地,因此天然而然過渡到更落地的「產品創新」。它實際上是個人一個認知的變化,也是一個我行動的變化,都體如今書裏了。


我最近在作產品創新顧問諮詢這個事兒,本身有個體會,就是你若是全職、全身心、all in 去作某一個產品的話,那實際上是一種深度優先的模式,你對這個領域會很瞭解。可是若是你作顧問的話呢,它實際上是一個廣度優先的模式,它會看的比較廣,而後會舉一反三,會對方法論比較瞭解。


打個比方,這二者有點像算法和數據的關係。


我一直跟客戶說大家有數據,大家有行業知識,大家有領域經驗,這種是數據。我有算法,我有方法論,我有套路。我能夠用算法讓你的數據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因此我對你是有價值的,若是我光有算法,我沒有數據,我也啥也幹不了。因此大家對我也是有價值的,因此作顧問和客戶之間實際上是一個共贏的關係。


我剛離開阿里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以爲培訓也是一個很好的事情啊,由於可能你們也會思考,未來本身的職業生涯到底怎麼發展,有可能也會想到這條路徑。說是否是未來出來說講課啊,作點知識付費什麼的。可是我後來發現培訓它有一些缺點:


它是一個輸出遠遠大於輸入的事情,你在消耗本身的積累,你在這個培訓的過程當中,本身的收穫不多,它是一個相對單向的事情,由於你的受衆一般是比你弱的人,時間長了,你就會感到枯竭。諮詢就沒有這個問題了,由於你面對的人也很牛逼,對吧?大家的交流是雙向、共贏、互相有收穫的。你能學到新東西,你跟那些高管、老闆交流,你可以收穫不少行業洞察和知識,它們能夠迭代優化你的方法論。


這是個人心理歷程,也是職業發展的一些經驗,在這裏分享給你們。


再補充一點,就方法論這件事兒,它其實只可以幫你們避免犯很低級的錯誤的。它是一個提高下限的東西,你若是想提高上限,想要有什麼特別大的突破,方法論是有它的侷限性的,它能夠幫企業避坑,但很難幫企業衝破天花板。


這是我本身的一點理解。

咱們收集了摹客粉絲關於我的成長及產品設計相關的問題,並從中抽取了關注度比較高的幾個,請您給你們作一下分享。


1、我的成長問題:


一、「注重自我提高」是產品經理很是重要的品質,請問如何才能像您同樣,從平常工做中更快地提高和成長?


我是以爲首先你要把你作的事情造成一個閉環。


什麼叫閉環?


對一我的來講,你得到的各類信息都是輸入。你有一個處理這些信息的認知模型,處理後再進行輸出,輸出了之後,再去獲取互動對象的反饋,其實這又是一種輸入,而後再去優化你的模型,就是一個閉環。


其實我的的成長迭代和產品的成長迭代很像。首先你要作出一個閉環,不能單向。第二個是怎麼樣加快閉環每次迭代的速度,縮短每一次迭代的時間,我以爲這樣就挺好。我爲何以爲年輕人選擇互聯網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正是由於這個行業的閉環迭代特別快,對吧?


互聯網產品的形態畢竟簡單嘛,沒有生產製造,沒有硬件。它可讓一我的的成長很是快。不過你須要看到,「快」實際上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弊就是不變的東西太少了。你要想你十年二十年之後,這個快,還能保持嗎?你是否是應該積累下來某一些越老越吃香的東西?


怎麼沉澱「越老越吃香的東西」,反而是在一些慢的行業裏,例如生產製造,會更容易找到。你要把握這個平衡,我以爲早先幾年你要找到那種快速迭代的方式。這個時期選擇互聯網是一個手段。當你到了三10、三十5、四十以後,你必需要準備好你那個比較慢的東西,就是你那個長期的、越老越吃香的東西。


我有不少產品經理朋友,他們轉去作企業服務級的產品,它對行業經驗要求更高。這種其實就是你在整個職業生涯中的不一樣階段,一個靈活應對法。

二、不少作產品的小夥伴有這樣的困惑,是在某一個細分方向上紮根,仍是應更多的涉獵不一樣的行業,哪一項能更快地提高本身?


這個我以爲不矛盾。


拿我本身舉例,對於顧問來講,其實偏廣度優先,我會接觸各類不一樣的行業。但若是要作方法論,它要能在不少行業通用,又應該是深度優先的。因此個人提高方式有橫向,也有縱向,有廣度也有深度。


我以爲對你來講,你也須要既有廣度也有深度。由於我以爲只有廣度或者只有深度都是不夠的。你只有深度,沒有廣度,你很難跨界地交流,很難跨界的去互動、去合做、去協做。若是隻有廣度沒有深度的話,就會顯得很膚淺,別人會以爲你很飄,對吧?


因此你得找到你的一橫一縱,兩個都要有。


我舉個例子,好比說你能夠把你的深度,深在策劃某個產品這上,可是你能夠把你的廣度,廣在不一樣的行業,好比說內容行業,好比說教育行業,等等。兩條線都有。


你能夠分析你本身的現狀,在某一個具體的時間段內,好比說在半年、一年、兩年這樣的時間段內。你應該是廣度優先仍是深度優先?我以爲這個你要結合本身的狀況去思考了。若是你如今是太深了,那麼你可能這兩年稍微廣一點。你如今若是太廣了,不夠深,這兩年就是再深一點。因此我以爲這個是一個很個性化的回答,是沒有一個通用的答案的。


你們若是有興趣的話,能夠去看一下兩種教育理念,一種叫洪堡模式,還有一種叫紐曼模式。其實裏面講的就是:到底應該成爲通才仍是專才。


過於強調某一種,都會有失偏頗,因此咱們應該綜合對吧?


當前應該先廣度仍是先深度,這個要評估本身的狀況,主要是時間分配問題。


再補充一點,就是無論你怎麼廣怎麼深,我以爲還有一個要點,你要去想的就是你得把你的每一段經歷得串起來,保證你的任何一段經歷,不要浪費。


我以爲這個是很是關鍵的。你每次換工做或者每一次轉方向,你都要思考說個人職業生涯中的每一段經歷,它們是怎麼可以串起來的。


我介紹了我職業生涯的十五年,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其實我是在努力地去串聯每一段經歷,讓個人每一段經歷都不要浪費,個人每一次轉變,每一次去作新的嘗試,實際上是過去全部經歷的一個組合變現,它絕對不是說新開了一片什麼樣的基地。

三、在這個內卷嚴重的時代,產品經理如何持續保持或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我以爲年輕的時候,還真的是要努力一下的。


不是爲了公司996,而是爲了本身996甚至007,我這樣說,可能有一些公司老闆會不喜歡。
我以爲你在工做中必定要本身偷摸着打一口井,打一口本身院子裏的井。


工做有點像你天天去河邊挑水,你能不能本身擠出精力來,在本身家的院子裏打出一口井來,這樣終有一天你能夠再也不去挑水了。


我但願你們好好體會一下,我本身其實就是這麼作的。


我二零零六年參加工做,在二零一二年的時候,個人非工資收入就已經超過個人工資收入了。而後纔有了後來的辭職,才能去作本身想作的事情。


如何保持或者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我說一個我最近思考的一件事情,你們能夠做爲一個實用小技巧:


你能夠排一下本身的時間,你看一下每週的時間中,哪一些是本身安排的主動時間,而哪一些是被別人安排的被動時間。排好事後,努力去提高本身的主動時間,若是太被動我以爲對成長來講就很難了,就會被卷。要努力提高本身的主動時間,哪怕須要和別人達成協議。我舉個例子,就是在我天天的下午兩點到四點這個時間段內不要來煩我,天天這兩個小時,是我雷打不動的整塊的時間,作我本身工做。


我以爲這樣你的幸福感都會提高不少,若是太被動就很是累,就很容易被捲進去了。不少人白天忙着開會,啥也作不了,到了晚上累的一樣作不了事情,談何自我成長。


擺脫內卷還有一個想分享的就是,你能不能去作點不同的事,不要跟你們再去爭同一個東西。我以爲這個多是擺脫內卷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就像我當年還在公司工做的時候,我沒有跟你們去爭着晉升,去升職加薪,反而我去積累另一個不多有人去作的事情,這個競爭就不激烈,對吧?就不會被卷嘛。


因此找點獨特的事情,我以爲也是避開這個競爭主戰場的好辦法。

2、產品設計問題:


一、產品創新關乎產品生死,也是一門技術。您以爲,追求產品創新時,最應該避免的錯誤是什麼?

我以爲最應該避免的錯誤是:在錯誤的產品上花太多的精力,或者說是投入太多的資源,包括人力、時間。大量投入以後,才發現這個方向是錯的,我以爲這是最大的錯誤。要學會盡快止損,這也是個人整個產品創新方法論的一個理念。

二、您從事產品創新研究以來,見過最成功的的案例是什麼,其有什麼特殊之處嗎?


最成功的案例我倒很差說,可是我看到的幾乎全部的成功案例,他們都在很早的時候就作到了平衡。


我給你們講兩個平衡吧。


我以爲第一個平衡是叫作:公司目標和用戶目標的平衡。好的產品,它必定要能解決用戶問題,它也必定要能知足公司的戰略須要。這二者是缺一不可。咱們看過不少只知足公司戰略須要的產品,公司想往這個方向走,但始終沒有找到用戶的價值點,而後作不下去。我也看到過不少用戶以爲很爽,但很難商業化的產品,跟公司的目標也很難去作一個匹配。最終被砍掉,很是惋惜。


這是第一個平衡,這個平衡你要作好。


你須要作的第二個平衡是:產品創新會碰到兩大風險。


這兩大風險你在一開始的時候都要去很是關注。第一個叫作技術風險,你能不能作出來?第二個叫作市場風險,作出來後有沒有人要?


我發現不少創業公司或者創新產品,過於關注了一面,有強調本身的技術特別牛的,手裏有不少專利,有不少硬核的黑科技,但無法打動用戶。有的又過於強調市場,用戶痛點特別大,需求特別強烈,但又作不出一個能解決問題的東西。


因此這兩面缺一不可,這也是一個方面的平衡。


因此我以爲好的產品,其實都是走鋼絲,在不少維度上作到了很好的平衡。

最後,請您給摹客用戶中的產品經理提一些建議吧。


我就給一個特別實用的小建議吧。


我以爲就是你們有沒有可能從這周開始記錄本身工做、生活,每週寫一篇很多於五百字的心得體會。這篇文章的最重要的讀者是你本身,固然若是你願意把它公開發表出來那更好。


試着堅持三年,你可能會以爲這是件很難的事。三年一百五十篇,我堅持了十幾年,因此我纔敢給你們提這樣的需求。


你堅持三年,看看能帶來什麼改變。好吧,堅持三年。


附圖爲蘇傑老師公衆號整理的履歷圖,感興趣的小夥伴能夠關注老師的公衆號:iamsujie,學習更多產品知識。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