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端之——數據交互

  做爲一名web前端工程師,不少人認爲前端不就是用來作頁面的嗎。在上一篇文章我已經說過了,前端可不只僅作頁面,今天我就來簡單的介紹工做中的數據處理問題。前端

  從傳統的開發過程來講,前端的主要做用是頁面模板,數據渲染都交給的後端去了,到如今,還有不少公司是這種模式。若是你不幸是這個體制下的前端worder,那就要多注意了,如今主流乃至將來的前端的工做流程是怎樣的了:vue

  跟傳統模式同樣,第一步永遠是基本的頁面架構,也是咱們平時比較熟悉的HTML+CSS。第二部分,也是你們學習過程當中不多有機會練習到的數據傳輸渲染方面。那麼平時具體工做中到底怎麼實現這些數據綁定的了。react

  通常狀況下,這些數據是之後臺的數據接口形式傳輸的,數據經過用戶不一樣的操做指令顯示渲染再頁面中。這個數據模型,控制,視圖渲染的模式也就是咱們常常據說但一直都不知道是啥的MVC模式。簡單來講就是model,view,controller,包括近幾年衍生出來的MVVM,MVP模式都是一種解決方案而已。對與前端來講,這些模式在前端框架出來以前是很陌生的,由於你們根本就用不上,你寫的頁面模板就是給後臺人員作視圖渲染去了。web

  但近幾年的大環境是怎麼樣的,前端框架井噴式爆發,包括比較火熱的vue,angular,react,等等。這些框架都各有千秋,並且基本都是基於視圖這個功能,也就是說,數據渲染部分開始由前端在控制了,然後臺如今在專心處理數據以及服務器就能夠了。後端

  那麼咱們的數據怎麼接收,怎麼發送了。這就須要咱們瞭解一點基本的HTTP協議,基於TCP連接的,說簡單點,也就是說經過HTTP協議訪問的網站實際是在請求一個服務器上的頁面資源而已,創建連接後,服務器返回資源,客戶機下載資源並解析咱們的前端代碼。因此,前端的代碼是客戶機內編譯的,然後臺的代碼通常是在處理服務器的事務邏輯。前端框架

  數據最簡單的就是表單傳輸:服務器

<form action="/login" method="post">
    <input type="text" name="user">
    <input type="text" name="pwd">
</form>

  上面這段代碼的意思相信有基礎的學員都能看懂。咱們把數據user和pwd經過post傳輸的/login中,這個/login就是咱們所說的路由了,若是後臺處理了/login的post的請求,那麼就能夠返回原頁面一個數據以表示收到了登陸請求,至於能不能輸入密碼成功並登錄成功,可能後臺會控制跳轉,也有可能AJAX接受這個/login返回的結果來判斷是否登錄成功或者失敗;前端工程師

  這是最簡單的方法,也是表單傳輸最多見的方式。架構

  接下來另一種方式,也就是咱們不少學JS的同窗比較崇拜的一個知識點: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異步的Javascript和XML。併發

  有時候我很納悶,不少同窗學這一塊不知道爲何一直抓不到重點是什麼,重點只有一個,異步啊!!

  一樣是數據傳輸,異步這個東西就頗有意思了;傳統數據IO傳輸方式是一個線程處理一個IO,或者說一個線程處理多個IO,若是線程不夠,那麼IO就須要排隊。而異步最大的特色就是不排隊。這個IO請求後,下一個IO請求接着上,這樣就不會出現IO傳輸阻塞的現象,天然而然會充分利用到了服務器的性能,不浪費任何一絲資源。爲何Node如今不少在作高併發的企業在部署服務器的時候都會加入一個Node分支來處理這些高併發,這樣咱們服務器的處理能力以及效率相比之前的傳統方法高出N倍,這樣的說法絕不誇張。好比咱們在網上買一個1G的雲服務器,能處理的併發量能夠達到40W。這個數字很驚人,這了這個概念的存在,咱們不再用擔憂要在昂貴的服務器上投入過多的成本了。這對後臺來講,這是一個福音。

  以上兩種就是數據傳輸的方式,如今看起來是否是很簡單?每每不少前端學習者JS都玩不溜就去玩框架,這是一個誤區,這些框架的出現除了Node之外,其他的都是各類自身機制,各類開發模式的數據渲染,樣式渲染而已,並無多麼複雜的東西。

  因此,包括不少大神寫的文章中提到過,咱們不要由於框架忘記了咱們的自己,前端三板斧HTML+CSS+JS。基礎打很差,任何東西都是玩不轉的。若是基礎好,玩什麼都是盡在掌握而已。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