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惟、決策與判斷7本書,好書5本半

最近幾年看過的批判性思惟、決策與判斷相關的7本書。 《小學問》是新增的。

 


 

4星|《事實》:世界正在變好,思惟誤區阻止咱們看到這些巨大的變化網絡

 

 

第一做者漢斯就是多年前在TED上首次展現動畫氣泡圖的那位,第2、三做者歐拉和安娜是他兒子兒媳。書中交代動態氣泡圖軟件是安娜設計界面歐拉領導開發的。ide

 

做者是瑞典教授,研究方向是:經濟發展、農業、貧困和健康之間的聯繫。做者有多年在非洲工做的經驗經歷,曾親歷埃博拉疫情。能夠說對世界上的窮人富人都比較瞭解。學習

 

書中交代漢斯已經在2017年2月去世。京東海報上把漢斯去世時間誤寫成2007年了。大數據

 

當時那個動畫氣泡圖在網絡上比較火,不過我和我身邊的人好像都是關注這個圖的演示效果,我也嘗試過用excel實現(結論是輔以少許VBA代碼就能夠在excel中實現)。看完這本書後明白我當時沒get到那個演講的主要思想。動畫

 

本書主要內容能夠看做那個TED演講的延伸擴展。主要內容有兩大類:設計

1:可靠可信的數據顯示這個世界在變好;3d

2:人類的多種思惟誤區致使大部分人不瞭解不相信上面這點。excel

 

做者的幾個重要觀點:blog

1:世界上的國家已經不能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來劃分了,按2017年的數據,大部分國家都已經比較富有了。做者根據貧富把人分爲四個級,從低到高愈來愈富。最窮的第一級和最富的第四極各有10億人。做者認爲能讀到這本書的讀者都已是第四級的成員了;索引

 

2:每一級內部的人,生活方式實際上是接近的,這些生活方式跟國家、民族、信仰的關係都不如跟貧富的關係更大;

 

3:最富裕的第四級的大多數成員徹底不瞭解其餘3個極的人,每每認爲他們是同樣的貧窮;

 

4:西方國家的財富總財富的提高已經比較緩慢了,前三個極還在發生鉅變,巨大的商業機會蘊藏在這些國家中;

 

書中提到的思惟誤區有如下10個:

1:一分爲二,經常喜歡把事情簡單分爲兩類。實際的狀況每每不是這麼簡單;

2:負面思惟,更容易關注負面消息。實際正面消息每每不是新聞,負面的纔是,負面消息也更容易引發咱們的關注;

3:直線思惟,認爲事情會直線發展下去。實際事物發展還多是S形、駝峯形、滑梯型、倍增型等;

4:恐懼本能,本能地誇大一些極端事件的發生機率和危害程度。實際這些事件的機率可能很低,更須要關注的多是另一些常見問題;

5:規模錯覺,被大數字嚇到,不去了解比例。實際大數字的佔比也很重要;

6:以偏概全;

7:命中註定,好比認爲非洲會一直貧窮下去,西方會一直高速發展;

8:單一視角,喜歡用一個簡單的思路去看問題,好比由於市場經濟是好的,全部的經濟欠發達問題均可以用市場經濟去解決;

9:歸咎他人,把壞事的責任推給其餘人,好比推給無量的商人,黑心的記者,外國人;

10:情急生亂,遇到緊急狀況,經常不作思考直接採起行動。實際上當前社會大部分的緊急狀況是有時間去分析思考的。

 

書中有很多數據分析相關的誤區與錯誤結論,也能夠看做是一本數據分析的書。

 

整體評價4星,不錯。

 


 

4星|《學會提問》:批判性思惟入門,常見思惟誤區與詭辯技巧解析

 

 

要內容是如何使用批判性思惟來作判斷、辯論。逐個講解判斷與辯論中的常見思惟誤區與詭辯技巧,有案例,有練習。

 

我總結書中比較重要的技巧是下面幾個:

1:須要常常帶着擡槓的態度去看待媒體與他人的觀點,也須要提醒本身接受他人的擡槓;

2:找到對方的結論與證據;

3:避免「暈輪效應」(halo effect);

4:避免「確認性偏見」(confirmation bias);

5:避免「以偏概全謬誤」;

6:須要注意具體生動的案例訴諸咱們的情感,會干擾咱們的判斷;

7:科學研究是咱們得到證據的一個最好的來源;

8:調查的兩個最重要的偏見是措辭偏見(biased wording)和語境偏見(biased context);

9:廣告商、教師、政客、做家、演說家、研究員、博主和父母都精心組織信息來影響你的判斷和決定。

 

做者認爲,「除非有人教給你正確的方法,不然你不能學會批判性思惟」。個人經驗是批判性思惟很難單獨經過看書來學習,最好有教練,或者有一個一塊兒擡槓的好槓友。

 

第11版英文原版出版於2014年。不過如今看不過期。反正舉的例子都是美國人熟悉的。沒交代初版是哪年出的,看樣子大概暢銷了至少20年了。

 

整體評價4星,不錯。

 


 

4星|《人人都在說謊》:社會科學方面有趣的數據分析方法與結論

 

 

書中做者講了社會科學方面的許多有趣的分析方法與結論。有許多常規調查方法難以獲得的數據,如今因爲技術的進步能夠獲得了。好比美國人的種族主義傾向,在媒體和調查中都不太嚴重,實際上根據谷歌趨勢能夠看出來許多州是比較嚴重的。有學者各州的種族主義傾向跟該州對特朗普的支持率正相關。

 

書中一個重要的數據來源是谷歌搜索,此外還有用於研究的報稅數據,把大部分紙書電子化的谷歌Ngrams項目,精確到小時的犯罪率,記錄夢境的APP等。

 

書中的結論涉及到選舉、教育、醫療、犯罪、同性戀等。

 

書中兩個重要的知識點:斷點回歸,維度的詛咒。

 

書中一些有趣的結論:

1:有共同的好友圈實際上是一個強預測器,預示着一段愛情長不了;

2:社會經濟地位越高,意味着進入NBA的可能性就越大。

3:決定一我的成年後成爲哪支球隊「死忠粉」最關鍵的時間節點,是在他8歲左右的那一年;

4:14~24歲的美國人會依據現任總統的受歡迎度造成本身的政治觀點;

5:暴力電影放映結束以後的幾個小時內,與酒精有關的犯罪活動數量一落千丈;

6:兩位經濟學家發現對醫生的金錢獎勵對下降死亡率無顯著效果;

7:分配到條件更加嚴苛的監獄的囚犯,在離開監獄後還有可能犯下更多罪行

8:美國排名第一的史岱文森高中給學生帶來的影響有多大呢?無!沒有!零!

9:那麼,新的大數據來源可否成功預測股票的走勢呢?答案很簡單:不能。

 

有一個印刷方面的小問題:精裝版的書皮掉色,拿在手裏看了一下子就發現紅色的書皮有些地方磨白了,手指變紅了。

 

整體評價4星,很是好。

 


 

4星|《對賭:信息不足時如何作出高明決策》:賭徒機率思惟最優

 

 

做者是認知心理學博士,有一個職業撲克玩家哥哥,機緣巧合專職玩德州撲克20年。

 

做者在玩牌過程當中意識到,撲克比賽中的決策次數特別多特別頻繁,差很少每兩分鐘要有一次決策,可能一個決策就影響到一套房子的輸贏。因而對優秀撲克選手的決策模式作了許多思考。

 

書中總結了優秀撲克選手的決策思路,最重要的我認爲是兩點:

1:機率思惟:認識到世界是不可知的,只能儘可能選擇贏牌機率最大的方案;

2:正確的決策不必定致使好的結果:正確的決策可能致使輸牌,毫不能所以認爲決策就是錯誤的;

 

做者引用了博弈論的基本理論,認爲生活中只要有選擇就是在博弈,在賭本身的選擇是最優的,真實的生活更像撲克而不是象棋:本身接下來摸到什麼牌對手摸到什麼牌是未知的,運氣的成分很大,很天然回用結果來判斷決策的對錯(但這是不對的),賭徒的機率思惟在生活中是最優選擇。

 

書中還給出跟機率思惟相反的常見思惟誤區:動機性推理、自利性誤差、偏見盲點、確認性思惟、時間貼現、過後偏見等。

 

做者也給出了讓大腦逐步跳出思惟誤區適應機率思惟的一些方法,好比參加求真小組,小組內討論問題嚴格區分情緒、決策、結果,重點討論決策過程是否是最優而不關注情緒和結果。

 

做者本身兒子考試成績很差,老是習慣性地怪罪老師很差,做者用這個例子說明這種失敗了怪別人的思惟誤區是人類天性,認識到這一點才能更好地幫助他人。

 

上面我說的機率思惟,書中大部分時候叫作「對賭思惟」,個別地方叫機率思惟。書中頻繁出現「對賭」這個詞,根據上下文來看,基本肯定就是英文「bet」也就是賭博。

 

整體評價4星,很是好。

 


 

影響決策質量的四大思惟陷阱及WRAP應對法:4星|《行爲設計學:掌控關鍵決策》

 

兩位做者認爲,有四大思惟陷阱讓人作出錯誤的決策:思惟狹隘、證明傾向、短時間情緒、過分自信。兩位做者提出WRAP決策流程來應對:

Widen your options(拓寬選擇空間);

Reality-test your assumptions(把假設放到現實中檢驗);

Attain distance before deciding (在作出決策前, 留出思考的距離);

Prepare to be wrong(作好出錯的準備)。

 

下面用個人語言解釋一下這四個陷阱:

思惟狹隘:沒想到其餘更好的選擇;

證明傾向:下意識地只關注能證實本身觀點的證據;

短時間情緒:跟決策無關的我的喜愛會極大影響決策;

過分自信:對本身的評價與預估高出實際水平。

 

書中的四大思惟陷阱和WRAP應對流程,基本的數據和結論來自各類學術研究,做者做了歸納總結。

 

兩位做者是學者,也挺會講故事。書中引用了很多學術研究成果,也舉了很多真實案例來佐證,比較有意思。

 

讀後感受做者們說的挺對,這幾個思惟陷阱確實很常見,應對方法也看起來不錯。

 

一個我好奇的問題書中沒提:有沒有我的或組織根據本書的思路去行動,實際效果如何?

 

英文版是2013年出的,還不算舊。

 

有一個細節兩位做者比較體貼讀者,就是每一章有一個小結,歸納本章的主要內容。

 

做者在書後列出了推薦書目:

《思考,快與慢》

《制勝決策力》

《怪誕行爲學:可預測的非理性》

《助推》

《知你所不知》

《億萬美圓的教訓》

《Getting to plan B》

《拿工薪,三十幾歲你也能賺到600萬》

《Love is never enough》

 

整體評價4星,很是好。

 


 

3.5星|《小學問》:年輕人思惟與婚戀常見誤區解析

全書聚集各類年輕人思惟與婚戀常見誤區,並作了相應的解析。大部份內容都是別處見過的,做者用本身的案例和文字從新梳理一遍也有些價值。

 

整體評價3.5星,還能夠。

 


 

如何像福爾摩斯同樣思考?判斷與決策過程當中常見誤區:3星|《信息背後的信息》

 

2014年舊書,舉例講判斷與決策過程當中的常見誤區,好比無心盲視,有限認知,動機性盲視,變化盲視等。也給出一些解決的技巧,好比要問爲何不這樣作,作重大決策的時候找局外人聊聊等。

 

我讀後的見解:真想提升這方面的能力,顯然不是看這一本書能解決的,顯然須要教練來作一對一的訓練。

 

整體評價3星,有參考價值。

 

 

 

 

全文完

 

相關連接:

 

關於思考的思考13本書,5星2本,4星7本

 


 

2019左其盛好書榜,沒見過更好的榜單(截至5月31日)

 

2019左其盛差評榜,罕見的差書榜(截至5月31日)

 

2019年讀過評過的169本書(截至5月31日)

 

本號979篇書評的索引與書單

 

想跟小編討論請移步知識星球

 

搜索本號的最優方法

 

​更多毒舌書評參見個人公衆號:左其盛經管新書點評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