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的回答其實沒有給出直接性的幫助,甚至回答的有點奇怪,可是幫我打開了思路。前端
出於多種考慮,放棄了使用相似WordPress這種現成博客解決方案,準備本身搭建一個博客系統,技術選型爲:後端:Flask,前端:Vue。登陸狀態管理放棄cookie,採用token。開發進行到路由保護處時出現了CORS的問題,具體情形是Vue將從後臺獲取的token添加到HTTP請求的header中,調用相應接口時出現跨域。ios
在這次跨域出現前實際上已經在Flask經過flask_cors配置了跨域解決方案,所以跨域的產生是讓我十分不解的,又因爲問題比較奇特在搜索引擎中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案(也多是我不知道怎麼描述,沒有搜出來),所以本身從新研究能夠一下跨域,又有了一些新收穫。json
相信使用先後端分離的開發者在開發之初就會碰到跨域的問題,跨域的解決方案有不少種,我選擇經過後臺解決。flask
跨域是瀏覽器同源策略致使的問題,網上相關文章不少,此處不贅述。備註一點:postman不會產生跨域。axios
Flask解決跨域的方案很是簡單,如下代碼便可完成。segmentfault
from flask_cors import CORS
CORS(app,supports_credentials=True
@app.after_request
def after_request(resp):
resp = make_response(resp)
resp.headers['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http://127.0.0.1:8080'
resp.headers['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 'GET,POST'
resp.headers['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 'x-requested-with,content-type'
return resp
複製代碼
配置完成後,一直也沒有沒有出過問題,所以也就沒有去進一步瞭解其配置的含義,直到這一次被卡住,讓我不得不去了解一下跨域我究竟配置了什麼東西?後端
其實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就在於那三條配置: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 他們到底表明什麼含義?跨域
首先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字面上的意思,配置這個能夠容許相應的源來訪問後臺資源,網上大多在此處的寫的是*
,也即容許全部源,這樣很不安全,因爲我此處是本地開發階段,Vue的啓動端口是8080,因此我寫的是http://127.0.0.1:8080
,根據你的開發須要改爲本身須要的三元組便可。瀏覽器
其次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也是字面上的意思,容許用的HTTP的Method有哪些,GET,POST是最多見的,此處只寫了兩個,若是你須要使用其餘Method,在這裏要寫進來,不然也會會出現跨域問題。安全
以上兩個配置都沒有問題,問題在了最後一部分: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和上面兩個同樣,字面的意思,之因此是她出問題了,是由於咱們在前端給HTTP請求添加了一個自定義的字段token
,而這不在許可範圍內(許可的只有x-requested-with
和content-type
),所以被斷定爲了避免符合同源策略的非法請求,因此咱們只須要將自定義的header添加進去便可。答案已經出來了。
繼續挖一下,這個字段的兩個含義分別仍是什麼?x-requested-with
,content-type
.
x-requested-with
是一個用來判斷客戶端請求是否由Ajax發起的,因此和Axios有什麼關係?答案是:沒有關係...能夠直接刪了。貼上這段代碼的人或者是默認了發起請求使用的是Ajax,又或者沒有分析字段含義,因此很直接貼了這段代碼,可是對於使用Axios的開發者來講,這個字段不是必然的。
content-type
: 指明POST請求的數據格式以及編碼方式。數據格式最多見的莫過於josn,其形式以下:application/json
在後端打印出POST請求的HTTP Header,就會發現有下面這條和數據。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複製代碼
在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中添加上自定義的header名稱,總體以下:
from flask_cors import CORS
CORS(app,supports_credentials=True
@app.after_request
def after_request(resp):
resp = make_response(resp)
resp.headers['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http://127.0.0.1:8080'
resp.headers['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 'GET,POST'
resp.headers['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 'content-type,token'
return resp
複製代碼
其實直接刪掉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這條配置,也能解決問題,可是枚舉出全部固定情形固然是更安全的。
要獲取更多Haytham原創文章,請關注公衆號"許聚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