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構建之法》——初識軟件工程

課程名稱2016級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軟件工程(西北師範大學)

課程要求實驗一 軟件工程準備

三個問題

問題1

    對於《構建之法》第95頁阿超所說的程序員Melvin Conway總結的康威規律中所講,「軟件系統是給用戶使用的,用戶的需求並非要看這個機構的內部組織架構圖,而是要解決用戶的問題。一個合適的團隊結構,能更大的改進交流的效率,讓團隊更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最主要的目標——解決用戶需求上面。」由此能夠看出,一個軟件工程開發的過程當中,用戶的需求佔據着至高無上的地位,那麼機構的內部組織架構就不重要了嗎?當用戶不斷地提出新的問題時,軟件開發人員又將如何解決所以而帶來的時間問題呢?此外,評價一個團隊的好壞,也是隻關注他們是否能夠解決用戶的需求,而無需顧及每一個機構的內部組織架構嗎?html

問題2

    經過閱讀《構建之法》第五章中軟件團隊的模式相關內容,我瞭解到了團隊模式的多樣性,可是對於這些團隊模式的特色以及各自的優缺點還不是太理解。同時,對於團隊模式也有如下一些困惑。在咱們如今的學習中和之後的工做中所適合的團隊模式是否同樣呢?當一個全新的軟件工程項目開始時,應該如何選擇一個最合適的團隊模式呢?當選定一個團隊模式之後,在整個項目開發過程當中,最初所選的團隊模式是否能夠發生變化呢?若是發生變化,那麼會在哪些狀況下才能夠改變團隊模式呢?在軟件工程開發的過程當中改變團隊模式,會對整個軟件工程項目形成一些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嗎?程序員

問題3

    經過閱讀第九章的相關知識點,我深入體會到了在一個軟件團隊中PM的重要性以及想要成爲一個合格的PM所必備的一些條件,同時也產生了不少疑惑。在182頁的講述中,我知道了PM能夠表示爲如下三種:Product Manager(產品經理)、Project Manager(項目經理)、Program Manager(程序經理),那麼這三種PM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呢?在一個大型的公司中,是否同時須要這三種PM的存在呢?此外,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講,初入社會不多有成爲一個合格的PM所需的能力,那麼咱們應該從哪方面開始,又應該如何培養這些能力呢?架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