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項目之 : 拼團活動如何設計

營銷手段除了優惠券,還有拼團這種常見模式。提起拼團,你們天然而然地想到拼多多,在流量紅利已經觸底的狀況下,以拼團這種新模式殺出一條血路。設計

傳聞今年3月份,拼多多月GMV已經達到400億的規模,交易額超過京東的1/3(京東月GMV約1100億)。blog

頁面上的「發起拼團」或「去拼團」按鈕你們都看的到,可是否真正思考過其背後的邏輯。原型

接下來我將結合最近兩週作的拼團活動,細說拼團背後的邏輯,按拼團的整個流程來說解。產品

1、建立拼團活動後臺

拼多多的全部商品都有拼團模式,淘寶、京東或其餘平臺只有部分商品有拼團模式,兩種後臺設計確定不一樣。因本人這次負責的項目是後者,故以此種類型談如何建立拼團活動。配置

實例設計淘寶

△建立拼團活動頁im

建立拼團活動的過程當中,至少包含如下元素:拼團活動時間、成團有效時間、成團人數、每人限購、可開團商品和拼團活動狀態。支付

1. 拼團活動時間數據

可開團商品的拼團活動時長,如一個商品的拼團活動時間爲6月28日00:00:00至7月3日00:00:00,這個時間段內,該商品可開團,用戶進入商品詳情頁可發起拼團或參與拼團。

2. 成團有效時間

用戶開團後與其餘人組團的時間,該時間內沒有組團成功將拼團失敗,系統自動退款。特別注意的是:由於引入了這個字段,會有某用戶對某商品的實際拼團結束時間。

實際拼團結束時間=發起拼團時間+成團有效時間(發起拼團時間=發起拼團人的支付時間)

什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來說:若該商品的拼團活動時間爲6月28日00:00:00-7月3日00:00:00,成團有效時間爲24小時,則7月3日0點之後,該商品不可再開團,但已開的團用戶還能夠參團,即該活動實際在7月4日00:00:00結束拼團促銷。

3. 成團人數

湊夠多少人知足拼團條件,限制條件爲至少2人。

4. 每人限購

每人最多購買多少件,拼團商品因價格較便宜,根據預算看是否須要配置該字段。

5. 關聯商品

前面四個字段都屬於拼團活動的基本屬性字段,咱們要把這些字段關聯到具體某一個商品上或多個商品上,並設置拼團價。

拼團活動商品建立成功後,商品就被分爲普通商品和拼團商品(在商品表裏也會有一個字段來標記和區分),拼團活動列表新增一條記錄。

實例設計

△拼團管理列表頁

6. 拼團活動狀態

未開始:拼團活動開始時間>當前時間;

活動中:拼團活動開始時間當前時間;

已結束:拼團活動結束時間

已失效:「活動中」狀態的活動商品手動點擊「已失效」按鈕,變爲已失效,活動提早結束。

「未開始」狀態的活動商品可所有字段編輯,「活動中」狀態的活動商品只能延長拼團活動結束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已結束與已失效的區別在於:已結束是活動到期後天然結束的,已失效是指商家主動提早結束。已結束和已失效的活動商品須要再次發起活動,從新新增一次。

在C端怎樣展現就看具體的產品設計,在本身負責的項目中,拼團商品我給了2個入口:拼團專場和所有商品列表,是拼團商品的有拼團標籤。

實例設計

△拼團入口

2、用戶發起拼團

用戶在拼團商品詳情頁發起拼團活動,生成一條團單記錄和訂單記錄,後臺分別對應團單列表和訂單列表。

△商品詳情頁、訂單填寫頁

△訂單詳情頁

1. 團單列表

不一樣的拼團狀態,訂單ID個數和已參團人數不一樣,假設成團人數爲3人。

待成團:發起者發起拼團但未支付,訂單ID有該用戶的下單數據,發起拼團時間和拼團結束時間爲空(此團未開成功,天然不存在發起拼團時間和拼團結束時間之說,發起者支付成功才意味着開團成功),已參團人數爲0。

拼團中:發起者支付成功,開團成功,已參團人數爲1。「拼團中」狀態的訂單不可取消,需拼團成功後纔可取消。

拼團成功:成團人滿且都支付成功,此時一個團購ID對應三個訂單ID。

拼團失敗:成團有效時間內,成團人數未滿,拼團失敗,系統自動退款。

特別說明的是,C端拼團商品詳情頁【和其餘人拼團】的數據取自團單數據,不是訂單數據。

實例設計

△團單列表

2. 拼團訂單列表

拼團商品的訂單可合併在普通訂單列表,增長一個「訂單類型」字段用於區分,拼團訂單列表有「查看同團訂單」跳轉連接。

△訂單列表

3、拼團頁分享

拼團的一個顯著特色是經過分享進行老帶新,更多利用社交關係促進訂單轉化。這個環節要考慮的是,分享出來的這個拼團活動狀態不一樣,用戶看到的頁面也不一樣。

「拼團失敗」和「拼團成功」分別對應活動已結束(不是商品的拼團活動結束時間,是發起人建立的這個拼團活動的結束時間)和人數已滿兩種狀況。

大概流程以下:

△用戶進入拼團分享頁邏輯

到此,一個完整的拼團活動差很少結束了。文中全部的原型圖僅供參看,具體視業務而定。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