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FreeBSD的故事之四

FreeBSD 已經28歲了(2021)。可是圖形化上仍然不好勁,來源界都這樣。按照軟件工程的說法就是缺少用戶需求分析。就像一些人說的,你就每天寫代碼,不要管有什麼用。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更多地垃圾軟件和不友好的軟件被製造了出來,有的是造輪子。上層理論已經幾乎獨立於底層,若是說你能從C 的指針和數組中看到彙編的影子,那麼今天已經沒有了。因此我並不認爲內核分析對咱們使用FreeBSD 有多少幫助,若是我並非開發者。畢竟如今是市場經濟,任何衡量價值的方法都是價格。又把人視爲工具,若是老闆挽留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你是他全部可選項中成本最低的那個。數組

如今有些人是民粹主義,我一直說人民郵電出版社耽誤了大陸計算機事業的發展。衆所周知入門Linux 就那一本書--鳥哥的Linux 私房菜。這書四年前就該出來,一直推到了如今。可是拿到新版書,第四版的我很是遺憾。書的封面寫着「基於Linux 7.x",我不禁懷疑其質量了,Linux 版本號尚未到6,這就7了?譯者稱已經返廠重印,並看不到任何歉意地稱能夠當錯版人民幣這種東西來收藏。而有人說是鳥哥的政治立場有問題卻又拿不出來任何證據,這就是人云亦云。安全

自學有個問題,就是本身覺得本身會了,其實不會。或者與所謂主流教育考覈方式不符。不少人把天然科學的東西往社會科學裏套,類比推理,這也是我最厭惡的一個地方。不少民粹主義就如此。不少人過於強調我的能動性,徹底不在乎惡劣的環境,這也是一種民粹主義體現,認爲人多就表明真理。凡是不這樣想的就被扣上帽子。認爲是我的不努力,這徹底是資本家在諷刺一個乞丐那麼餓爲何不吃肉。網絡

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我也不考慮有沒有救,這不是麻木,而是無奈。也無可批判什麼。工具

回到網絡互助上,我不知道如何對待,我如今更多地是圍觀,作個「智者」(見故事三)。我受到了不少傷害,我曾經在互聯網上無償的幫人安裝操做系統和一些故障排除。可是實際上我什麼也沒有獲得,沒有人認爲這些簡單的事情對學術研究有什麼意義。我只是浪費時間而已,而那羣智者,一旦當我無用時,就忽視我。彷彿我是一個工具。這種事情發生的太多了,不僅是少數人,我就本身安慰本身,我知道叢飛的故事,也能直面他的想法。當初的目的不是爲了獲得什麼,可是爲何會無視呢?我之前說過,免費的東西每每如此。一個東西必須付費才能體現其價值,即便只收一分錢,因此我明白了一些商品爲何要付費試用。這些是國內經濟學課本上所沒有的 。一言以蔽之,FreeBSD 的價值就是因爲缺少像Linux 那樣的商業化而失敗。我也是個「智者」,就在人羣中潛水,從不發表本身的意見,就默默地圍觀。大數據

「智者」太多了,這個組織就死光了。而理由就更簡單了--「本身很忙,在上班,沒空」。好像本身比美國總統特朗普還忙上幾分。說白了,就是不能作到同心同德。Linux 的羣裏我見過很多這些人,你們都說他是大佬,其實對於羣體來講除了有個響亮的名頭外,對團體沒什麼別的用處,對外也根本起不到什麼宣傳之類間接用處。人們只是簡單的知道,羣裏這個誰是個大佬,而後呢?期望他們來答疑解惑嗎?我想多半會「很忙」。是啊,大佬那麼忙,怎麼能解決本身如此簡單的問題呢?更多地是嘲諷。因此個人推論就是大佬無用,小白無用,這是個可怕的結果。最終造成的可能更像大學的社團,懂,但不是特別懂。操作系統

我曾經在四個「愛好者」相關組織裏待過。兩個網絡,兩個現實。因此我如今完全不抱有幻想。團隊的領導者告訴我說要開始論壇,我就去投稿。最終仍是人出了問題,一羣人每天遊戲,怎麼期望去爲團隊作什麼貢獻,既然不肯犧牲一些,那團隊仍是解散了最好。制度規範,有哲學理論指導,經費知足,市場需求,那明顯是人出了問題。中國的教育制度使得我找不到一我的符合個人須要,是的,偌大的中國竟一個也沒有。可見若想讓一個民族消亡,教育是最好的方法。我找不到任何有夢想於團隊的人,而不是電子競技。指針

羣裏的人越多,就越接近社會平均水平。知乎,豆瓣,B站是本身拉低了本身的用戶氛圍和核心價值觀。這是爲了流量變現。不然看看Acfun 和Ofo。這是時代的悲哀,不只僅是我我的的悲哀。個人悲哀不能讓人感受什麼,下一秒讀者點擊屏幕一側的x,而後去作什麼就會天然地忘記這一切。而你所忘記的,是別人半生抑鬱的痛楚。而有一天,你也會被忘記。但這沒什麼。遊戲

因此當我得知「琴臺」就在武漢時,我即前去。妄圖看到高山流水般的知音,知音難覓,看到的只是什麼「第一屆古琴等級評定」,又是圈錢的東西。簡直侮辱了此地。還不如讓陶淵明的桃花源永遠活在學術論文和課本之中。我知道了,I have no best friend.網絡安全

其實靠人而不是其餘的東西,國立清華大學的校長梅貽琦就說過,「大學之大,非大樓之大,乃大師之大。」這就和我剛纔衝突了,引用名人名言在科學上不能爲證實增添一分信度,我只是將其做爲個人引證。我想說羣裏不是不須要大佬,而是須要真正的大佬,不是睿智的大佬。不然即便你彙集的人再多也沒有用,教化那是教育部的事情,我並不在行。按照管理學說法,組織裏存在非正式組織,就是俗話說的「圈子」。這也是一種階級劃分方法。我不是很贊同。可是不能否認其存在。對於飯都吃不上的人,怎麼研究什麼FreeBSD,喬布斯和丹尼斯·裏奇幾乎同周去世,可是我當時看到的只是喬布斯,還有人寫了本售價極高的喬布斯傳。大師的逝世卻無人記念,這沒什麼,圈子不一樣。我只以爲也該有本里奇傳,那是他應得的,咱們欠他一本傳記。若是你如今也不知道他是誰,請點擊屏幕一角的「X」。開發

不少人說Linux 下沒有病毒,有也是雙系統Windows 感染的。但實際上不是如此,只是利益不夠大而已。當你發覺系統不正常的時候,已經成爲了病毒的培養基。我今天預見,將來Linux平臺的木馬病毒毫不會比Windows 少多少,甚至Mac OS 也是。沒有絕對安全的操做系統。OpenBSD 都被曝有後門,人是不可靠的,妄圖以人力替代機器來提升計算機安全,這是一種好笑的想法。缺少網絡安全意識,也是國內缺德企業大數據分析存在的理論論證。各類數據隨便你收集,反正用戶不在乎。某毒甚至稱用戶願意爲了方便而犧牲我的隱私。不愧是「毒」。使人痛心。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