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接上篇文章跟你們聊聊咱們爲何要學習源碼?學習源碼對咱們有用嗎?,那麼本篇文章再繼續跟小夥伴們聊聊源碼這個話題。html
在工做之餘開始寫SpringBoot源碼分析專欄前,跟小夥伴們聊聊「分析開源項目源碼,咱們該如何入手分析?」這個話題,咱們就隨便扯皮,反正是跟小夥伴們一塊兒學習交流,不必太正式。java
小夥伴們看完本文後,如有本身的源碼閱讀心得能夠在下面進行評論或私聊我進行分享,讓我從小夥伴們身上GET多點源碼閱讀的一些技巧,嘿嘿。web
那麼,先跟小夥伴們聊聊學習開源框架源碼的感覺,請問大家認爲學習開源框架源碼到底難不難?這是一個開放的話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一些開源大牛們會說,So easy!;有一些有源碼閱讀習慣且工做多年的小夥伴們會說,還好。;有一些剛開始學習源碼的小夥伴們會說,太難了!。是的,不一樣工做經驗不一樣技術層次的人的回答是不同的。算法
那麼剛開始學習開源項目源碼難不難呢?應該對絕大部分小夥伴們來講應該是偏難的。爲何呢?可能有如下四點緣由:spring
有些開源框架可能集操做系統知識,數據結構,算法和設計模式於一身。是的,優秀的框架一定是集成了不少設計模式於一身,目前爲止筆者還沒見過哪一種流行的又沒有應用設計模式的框架哈。好比不少框架運用了單例模式,工廠模式,責任鏈模式,裝飾器模式和模板方法模式等,由於使用設計模式能讓框架易於擴展。同時,不乏一些框架應用了一些操做系統層面的知識,這一塊比較底層,相信不少學java的小夥伴沒接觸過。此外,開源框架某些地方會用到數據結構和算法,舉個栗子,好比Dubbo默認有四種負載均衡策略,而每種策略又對應一種算法,其中又數RoundRobinLoadBalance負載均衡策略最複雜,一開始實現RoundRobinLoadBalance負載均衡的方式並不太完美或者說有bug,Dubbo也是重寫過RoundRobinLoadBalance幾回,最終借鑑了Nginx的RoundRobinLoadBalance負載均衡算法。apache
上篇文章《跟你們聊聊咱們爲何要學習源碼?學習源碼對咱們有用嗎?》也說過優秀框架之間的思想都是互相借鑑的,這就是咱們要學習源碼的緣由之一。設計模式
這裏好像扯的有點遠了,總之這裏要說明的是閱讀優秀框架是有必定難度的。數據結構
前面跟小夥伴們聊了閱讀源碼的難度,千萬不要被嚇慌了。不能否認,剛開始閱讀某個開源項目的源碼是有必定的難度。注意,前面的用詞是剛開始,剛開始哈。也就是說若是咱們堅持閱讀源碼的話,養成閱讀源碼是陶冶情操的習慣的話,長期堅持下來再去閱讀其餘項目的源碼,遊刃有餘不敢說,但確定能夠很快入手。mvc
那麼,咱們該如何入手去分析開源框架源碼呢?負載均衡
首先,結合前面所說的閱讀源碼之因此難的緣由,咱們就要有針對性的去克服解決。好比有空多學學設計模式,算法和英語。這些軟實力確實對閱讀源碼有很大幫助。
其次,閱讀源碼的前提是什麼?固然,閱讀源碼是要創建在會使用的基礎上,就像若還不會走路就學騎單車同樣,若連用都不會就去鑽研源碼可能會拔苗助長。
最後,咱們閱讀源碼要注意一些技巧,如今根據自身經歷總結一下相關思路和技巧,以下:
開始閱讀源碼時,先對框架的模塊及其關係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咱們要對框架項目的模塊和目錄要有一個全盤的瞭解,要知道每一個模塊是幹嗎的,而後要了解模塊與模塊之間的關係。
舉個栗子,好比Dubbo的模塊分包核心的主要有如下八個,以下圖,咱們要知道最基礎的的模塊應該是dubbo-common公共邏輯模塊,這個模塊做爲最基礎的模塊,主要是提供了通用模型和工具類;而後dubbo-remoting是遠程通信模塊,依賴於dubbo-common模塊,至關於Dubbo協議的實現;而dubbo-rpc則是遠程調用模塊,依賴於dubbo-remoting模塊,抽象各類協議,以及動態代理;dubbo-cluster是集羣模塊,依賴於dubbo-rpc模塊,將多個服務提供方假裝爲一個提供方,包括:負載均衡, 容錯,路由等。
分析源碼先從父類或父接口開始分析。由於父類或者父接口每每表明了一類功能,這些基類或基類接口每每抽象了各個具體子類共有的屬性和行爲,一些比較基礎的方法都在父類中實現,而後留個模板方法給子類去實現便可(模板方法的應用)。
舉個栗子,這裏仍是拿Dubbo的負載均衡來講吧,以下圖,LoadBalance是各類負載均衡策略的超級接口,定義了 select 方法用來實現選擇哪臺機器;而後AbstractLoadBalance是一個抽象類,實現了LoadBalance接口,在覆蓋了 select 方法後,其又增長了 calculateWarmupWeight 和 getWeight 權重相關的兩個方法,由於這些方法都跟具體的負載均衡策略類有關,故在父類實現了。值得注意的是AbstractLoadBalance抽象類的 select 方法中裏留了個給子類覆蓋的 doSelect 方法,具體的負載均衡策略將在doSelect中實現。
閱讀源碼前首先要找到啓動類。閱讀分析源碼時要先從啓動類開始,所以找到框架啓動的入口很重要。
舉個Spring事件監聽的栗子。好比咱們如今要知道哪一個監聽器監聽了ContextRefreshedEvent事件,此時咱們能夠經過idea全局搜索"(ContextRefreshedEvent"關鍵字,獲得如下截圖:從下圖能夠看到spring-webmvc模塊的FrameworkServlet,spring-context模塊的Schedul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和spring-jms模塊的JmsListenerEndpointRegistry等類訂閱了ContextRefreshedEvent事件,那麼在容器刷新的時候這幾個類將會監聽到ContextRefreshedEvent事件,執行一些初始化邏輯。
最後,咱們學習源碼不是爲了學習而學習,最理想的效果咱們要學以至用。好比把從源碼中學習到的設計模式,接口設計方法,面向對象原則和相關算法等等均可以應用到咱們手頭的項目中,這纔是咱們學習源碼的最終目的,也是源碼學習的最理想的效果。可能這裏有些小夥伴會說,我平時參與的項目都是業務類的項目,而不是開發基礎框架,開發中間件,CRUD比較多,可能學習基礎框架的源碼對咱們用處不多。其實不是的,只要你有參與項目,學習源碼咱們學習的是思想,咱們就能夠把源碼框架設計中的思想應用到咱們的項目中。
最後的最後,咱們來談談堅持,這是最難能難得的。不少大道理咱們都懂,好比要堅持運動,堅持學習,堅持...,但是就是沒能堅持下來,包括我本身,嘿嘿。堅持這東西太南了,不過仍是應該給本身立個flag吧,把本身有用到的框架好比SpringBoot,Spring,Mybatis,Dubbo,SpringCloud等框架源碼都閱讀分析一遍,加油,小夥伴們共勉!
歡迎小夥伴們在評論區補充源碼閱讀技巧哦,讓筆者GET多點技能,嘿嘿。
原創不易,幫忙點個讚唄。
參考:
http://dubbo.apache.org/zh-cn/docs/dev/design.html
--------------------------------我是分隔線-----------------------------------
你們好,我是愛編碼的碼農,能夠說是一枚源碼愛好者。上週開始寫源碼分析文章,跟你們一塊兒分享本身的學習心得體會,歡迎關注我,一塊兒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