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流量、鏈接數等監控

1、NGINX查看併發鏈接html

1.經過WEB界面查看,nginx

  ①開啓status模塊,即安裝Nginx時加上 --with-http_stub_status_moduleshell

  ②修改Nginx.conf,在server節加入以下內容瀏覽器

location /Nginxstatus {
   stub_status on;
   access_log /usr/local/nginx/logs/status.log;    #日誌
   auth_basic "NginxStatus";            
}
 
#access_log、auth_basic都可不寫

  ③從新加載Nginx服務,而後經過瀏覽器訪問http://你的域名/Nginxstatus服務器

  狀態說明:併發

  Active connections    //當前 Nginx 正處理的活動鏈接數.tcp

  server accepts handledrequests  //總共處理了387142個鏈接,成功建立387142次握手,總共處理了4804888個請求.this

  Reading         //nginx 讀取到客戶端的 Header 信息數.spa

  Writing         //nginx 返回給客戶端的 Header 信息數..net

  Waiting         //開啓 keep-alive 的狀況下,這個值等於active-(reading+writing),意思就是Nginx已經處理完正在等候下一次請求指令的駐留鏈接.

2.經過

[root@localhost ~]# netstat [-a] [-b] [-e] [-f] [-n] [-o] [-p proto] [-r] [-s] [-t] [interval]

  狀態說明:

  LAST_ACK        //等待全部分組死掉

  SYN_RECV        //一個鏈接請求已經到達,等待確認

  ESTABLISHED     //正常數據傳輸狀態/當前併發鏈接數

  FIN_WAIT2       //另外一邊已贊成釋放

  ITMED_WAIT          //等待全部分組死掉

  CLOSING         //兩邊同時嘗試關閉

  TIME_WAIT       //另外一邊已初始化一個釋放

  參考:https://www.cnblogs.com/lianzhilei/p/6025267.html

 

2、netstat查看鏈接數,併發數

[root@localhost ~]# netstat -n | 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S[a]}'

  狀態說明:

  -a            顯示全部鏈接和偵聽端口。//經常使用
  -b            顯示在建立每一個鏈接或偵聽端口時涉及的可執行程序。//經常使用                 
      在某些狀況下,已知可執行程序承載多個獨立的                  
       組件,這些狀況下,顯示建立鏈接或偵聽端口時涉                 
      及的組件序列。此狀況下,可執行程序的名稱                 
      位於底部[]中,它調用的組件位於頂部,直至達
      到 TCP/IP。注意,此選項可能很耗時,而且在您沒有                 
      足夠權限時可能失敗。
  -e          顯示以太網統計。此選項能夠與 -s 選項結合使用。//經常使用
  -f           顯示外部地址的徹底限定域名(FQDN)。//沒用   
  -n          以數字形式顯示地址和端口號。   //經常使用   
  -o          顯示擁有的與每一個鏈接關聯的進程 ID。//沒用
  -p proto 顯示 proto 指定的協議的鏈接;proto 能夠是下列任                 
                 何一個: TCP、UDP、TCPv6 或 UDPv6。   
                 若是與 -s 選項一塊兒用來顯示每一個協議的統計,proto 能夠是下列任                 
                何一個: IP、IPv六、ICMP、ICMPv六、TCP、TCPv六、UDP                 
                 或 UDPv6。  
  -r         顯示路由表。//經常使用
  -s         顯示每一個協議的統計。默認狀況下,顯示   //有用
                IP、IPv六、ICMP、ICMPv六、TCP、TCPv六、UDP 和 UDPv6                 
                 的統計;-p 選項可用於指定默認的子網。
  -t          顯示當前鏈接卸載狀態。 //沒用

  interval      從新顯示選定的統計,各個顯示間暫停的間隔秒數。                 
                  按 CTRL+C 中止從新顯示統計。若是省略,則 netstat                 
                  將打印當前的配置信息一次。

 

3、netstat 實時監控IP鏈接數

  若是服務器被流量攻擊,或其它須要查看IP鏈接數的場景,可使用下面的命令實時監控各IP的鏈接數。

[root@localhost ~]# netstat -ntu | awk '{print $5}' | cut -d: -f1 | sort | uniq -c | sort -n

 

4、iftop流量監控

一、iftop界面相關說明

界面上面顯示的是相似刻度尺的刻度範圍,爲顯示流量圖形的長條做標尺用的。

中間的<= =>這兩個左右箭頭,表示的是流量的方向。

TX:發送流量
RX:接收流量
TOTAL:總流量
Cumm:運行iftop到目前時間的總流量
peak:流量峯值
rates:分別表示過去 2s 10s 40s 的平均流量

二、iftop相關參數

經常使用的參數

-i設定監測的網卡,如:# iftop -i eth1

-B 以bytes爲單位顯示流量(默認是bits),如:# iftop -B

-n使host信息默認直接都顯示IP,如:# iftop -n

-N使端口信息默認直接都顯示端口號,如: # iftop -N

-F顯示特定網段的進出流量,如# iftop -F 10.10.1.0/24或# iftop -F 10.10.1.0/255.255.255.0

-h(display this message),幫助,顯示參數信息

-p使用這個參數後,中間的列表顯示的本地主機信息,出現了本機之外的IP信息;

-b使流量圖形條默認就顯示;

-f這個暫時還不太會用,過濾計算包用的;

-P使host信息及端口信息默認就都顯示;

-m設置界面最上邊的刻度的最大值,刻度分五個大段顯示,例:# iftop -m 100M

進入iftop畫面後的一些操做命令(注意大小寫)

按h切換是否顯示幫助;

按n切換顯示本機的IP或主機名;

按s切換是否顯示本機的host信息;

按d切換是否顯示遠端目標主機的host信息;

按t切換顯示格式爲2行/1行/只顯示發送流量/只顯示接收流量;

按N切換顯示端口號或端口服務名稱;

按S切換是否顯示本機的端口信息;

按D切換是否顯示遠端目標主機的端口信息;

按p切換是否顯示端口信息;

按P切換暫停/繼續顯示;

按b切換是否顯示平均流量圖形條;

按B切換計算2秒或10秒或40秒內的平均流量;

按T切換是否顯示每一個鏈接的總流量;

按l打開屏幕過濾功能,輸入要過濾的字符,好比ip,按回車後,屏幕就只顯示這個IP相關的流量信息;

按L切換顯示畫面上邊的刻度;刻度不一樣,流量圖形條會有變化;

按j或按k能夠向上或向下滾動屏幕顯示的鏈接記錄;

按1或2或3能夠根據右側顯示的三列流量數據進行排序;

按<根據左邊的本機名或IP排序;

按>根據遠端目標主機的主機名或IP排序;

按o切換是否固定只顯示當前的鏈接;

按f能夠編輯過濾代碼,這是翻譯過來的說法,我還沒用過這個!

按!可使用shell命令,這個沒用過!沒搞明白啥命令在這好用呢!

按q退出監控。

  參考:https://www.vpser.net/manage/iftop.html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