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定義了網絡互連的七層框架(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即ISO開放互連繫統參考模型。
<1> 應用層
OSI參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戶的一層,是爲計算機用戶提供應用接口,也爲用戶直接提供各類網絡服務。咱們常見應用層的網絡服務協議有:HTTP,HTTPS,FTP,POP三、SMTP等。
<2> 表示層
表示層提供各類用於應用層數據的編碼和轉換功能,確保一個系統的應用層發送的數據能被另外一個系統的應用層識別。若是必要,該層可提供一種標準表示形式,用於將計算機內部的多種數據格式轉換成通訊中採用的標準表示形式。數據壓縮和加密也是表示層可提供的轉換功能之一。
<3> 會話層
會話層就是負責創建、管理和終止表示層實體之間的通訊會話。該層的通訊由不一樣設備中的應用程序之間的服務請求和響應組成。
<4> 傳輸層
傳輸層創建了主機端到端的連接,傳輸層的做用是爲上層協議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數據傳輸服務,包括處理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等問題。該層向高層屏蔽了下層數據通訊的細節,使高層用戶看到的只是在兩個傳輸實體間的一條主機到主機的、可由用戶控制和設定的、可靠的數據通路。咱們一般說的,TCP UDP就是在這一層。端口號既是這裏的「端」。
<5> 網絡層
本層經過IP尋址來創建兩個節點之間的鏈接,爲源端的運輸層送來的分組,選擇合適的路由和交換節點,正確無誤地按照地址傳送給目的端的運輸層。就是一般說的IP層。這一層就是咱們常常說的IP協議層。IP協議是Internet的基礎。
<6> 數據鏈路層
將比特組合成字節,再將字節組合成幀,使用鏈路層地址 (以太網使用MAC地址)來訪問介質,並進行差錯檢測。數據鏈路層又分爲2個子層:邏輯鏈路控制子層(LLC)和媒體訪問控制子層(MAC)。MAC子層處理CSMA/CD算法、數據出錯校驗、成幀等;LLC子層定義了一些字段使上次協議能共享數據鏈路層。 在實際使用中,LLC子層並不是必需的。這一層主要的協議包括:ARP協議,PPP協議等
<7> 物理層
實際最終信號的傳輸是經過物理層實現的。經過物理介質傳輸比特流。規定了電平、速度和電纜針腳。經常使用設備有(各類物理設備)集線器、中繼器、調制解調器、網線、雙絞線、同軸電纜。這些都是物理層的傳輸介質。
TCP/IP參考模型是計算機網絡的祖父ARPANET和其後繼的因特網使用的參考模型,這個體系結構在它的兩個主要協議出現之後,被稱爲TCP/IP參考模型。
1.網絡接口層:包括操做系統中的設備驅動程序、計算機中對應的網絡接口;
2.網絡層:處理分組在網絡中的活動,好比分組的選路;
3.運輸層:主要爲兩臺主機上的應用提供端到端的通訊;
4.應用層:負責處理特定的應用程序細節;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