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盤分區

IDE接口
Linux
對鏈接到IDE接口的硬盤使用/dev/hdx的方式命名,x的值對應於硬盤安裝位置。x的值能夠是abcd
ide

硬盤                  名稱
IDE1口的主盤          /dev/hda
IDE1口的從盤          /dev/hdb
IDE2口的主盤          /dev/hdc
IDE2口的從盤          /dev/hdd

SCSI接口
鏈接到SCSI接口的設備使用ID號進行區別,SCSI設備ID號爲015SCSI接口卡自己的ID號是7Linux對鏈接到SCSI接口卡的硬盤使用/dev/sdx的方式命名,x的值能夠是abcd等,即ID號爲0SCSI硬盤名爲/dev/sdaID號爲1SCSI硬盤名爲/dev/sdb,以此類推。
 
LINUX
SCSI硬盤最多支持15個分區,LINUX分區就和WINDOWS有不少區別了,WINDOWS是在分區裏建立文件或者目錄。而LINUX是把分區掛載到目錄上。WINDOWSDOS裏有個Tree命令你們都知道吧,如今能夠4下,是查看目錄結構的,WINDOWS是以每一個分區爲根,生成的目錄樹. WINDOWS的目錄樹,是以每一個盤符爲根往下延伸的,而LINUX只有一個根,他就是 /
spa

SCSI:第二個硬盤的第2個分區 /dev/sdb2接口

       第1個硬盤的第5個分區怎麼表示?/dev/sda6it

分區爲主分區(Primary Partition)、擴展分區(Extension Partition)和邏輯分區(Logical Partition)3種 ,一個硬盤的MBR(主引導記錄),只有512K ,只能記錄4個分區,爲何使咱們能獲得更多的分區,因此出現了擴展分區,我剛纔的題是個人第5個分區。已經超出了4個的極限。無論你前面3個分區是主分區仍是什麼東西。你要想超過4個分區,就須要有一個擴展分區,咱們使用擴展分區的空間來創建邏輯分區,擴展分區就是這個功能,咱們把邏輯分區的分區表存放在擴展分區裏,系統能夠經過擴展分區找到須要的分區。擴展分區和MBR功能同樣,因此他也是不能寫數據的。剛纔的第4個分區就被擴展分區佔用了,因此第五個分區變成了sda6 
一個硬盤最多能夠有4個(主+擴展)分區,其中,擴展分區只能有一個。
P+P+P+P
P+P+P+E
因1~4號己被保留,因此第1個邏輯分區的代號由5號開始,以此順序增長到磁盤號,若未劃分/dev/sda3,/dev/sda4分區,則這兩個代號是空的被保留下來的代號。邏輯分區和主分區沒有關係,只與MBR的空間有關係
因爲擴展分區不能寫東西。因此能用的分區就要從第5個分區開始算,我電腦的第5個分區就是
sda1主分區           ------》第一個可用分區
sda2主分區           ------》第二個可用分區
sda3主分區           ------》第三個可用分區
sda4擴展分區
    sda5邏輯分區     ------》第四個可用分區
    sda6邏輯分區   ------》第五個可用分區 

io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