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塊、對象存儲類型瞭解

塊存儲和文件存儲是咱們比較熟悉的兩種主流的存儲類型,就是咱們一般所說的SAN和NAS。在安防監控領域的以IPSAN和IPNAS最爲常見。而對象存儲(Object-Based Storage)是一種新興的存儲架構,基於對象存儲技術的設備即OSD(Object-based Storage Device,對象存儲設備)。
 
塊存儲:
基於硬盤塊(block)的存儲模式,常見的有兩種:DAS和SAN。
DAS(DirectAttach Storage): 是直接鏈接在
主機服務器上的存儲。
每一臺主機上都有獨立的存儲設備,主機之間沒法共享存儲。若是須要共享數據,則須要經過對方的主機服務器才能夠。若主機服務器上操做系統不同,應用類型不一致,那麼想要讀取彼此的資料這是很是困難的。
主要使用在單一的網絡環境中,數據交換量較少,性能要求不高。安防行業的表明是:NVR、DVR、EVS、CVR。都是這種應用和存儲一體化的場景。
 
 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儲局域網,一種用專用網絡鏈接存儲設備,位於主機服務器的後端。主機之間可經過存儲網絡來共享存儲空間。
主要使用在對網絡速度要求高、對數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對數據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應用環境中,特色是代價高,性能好。各大金融、電信的核心存儲系統均採用這種模式。可是若是要求數據能在異構的應用環境中共享,則很困難。在安防行業,則以IPSAN低成本的方式最爲常見。好比大華的ESS產品。
 
文件存儲:
NAS(NetworkAttached Storage):一種網絡存儲系統,提供文件訪問的服務。採用NFS/CIFS協議,經過TCP/IP進行網絡傳輸。因爲採用標準文件協議,在不一樣主機之間共享數據很是簡單,主要用於辦公的文件共享存儲,郵件系統等。可是因爲NAS的協議開銷高、延時大,不利於高性能集羣和大量小文件存儲模式。
在安防行業,因爲有大量寫入和擦除場景,常常形成大量的文件碎片,所以通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存儲系統的性能大大降低。所以早期在安防行業中使用較少。
 
對象存儲:
近年對存儲系統的高性能和數據共享的需求不斷上升,國際上開始研究一種全新的存儲架構和新型文件系統,但願能結合SAN和NAS系統的有點,支持直接訪問磁盤以提升性能,經過共享的文件和元數據以簡化管理。目前對象存儲系統已成爲雲存儲的主流選擇,開源系統中有SWIFT, CEPH, Panasas, GlusterFS等等。
可是隨着亞馬遜推出S3之後,業界逐漸接受Restful接口和扁平的數據組織形式爲對象存儲。咱們所熟知的雲存儲服務,如亞馬遜的S三、微軟的Azure、阿里雲的OSS、百度的BCS、七牛雲存儲、大華雲存儲等等。在這種模式下,所謂對象就是作對象存儲的人爲了和文件系統作區分而已,把存在對象存儲裏的文件稱之爲「對象」。因此對象無非是你選擇了Restful或者相似SDK接口,扁平的數據管理結構而已。文件存儲無非是選擇了POSIX接口,目錄形式管理結構而已。這些對象存儲=分佈式文件系統(扁平架構)+非POSIX方式訪問。
對象存儲系統有元數據服務器、存儲節點和客戶端構成。元數據服務器負責管理文件的存儲位置、狀態等。存儲節點負責文件數據的存儲。客戶端則負責對外接口訪問。
 
 
因爲三種存儲模式各自的優缺點,塊存儲主要使用在數據庫和操做系統的存儲上,文件存儲主要使用在對接傳統須要posix接口的系統中。對象存儲解決了塊存儲的有限擴展和文件存儲的傳輸性能開銷大的問題,很是適合是大規模海量存儲。
因爲視頻監控領域的數據以視頻和圖片這種非結構化數據爲主,並且數據量極大,所以很是適合對象存儲系統。可是若是規模較小,可選擇DAS和SAN的形式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