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統維護的過程當中,隨時可能有須要查看 CPU 使用率,並根據相應信息分析系統情況的須要。在 CentOS 中,能夠經過 top 命令來查看 CPU 使用情況。運行 top 命令後,CPU 使用狀態會以全屏的方式顯示,而且會處在對話的模式 -- 用基於 top 的命令,能夠控制顯示方式等等。退出 top 的命令爲 q (在 top 運行中敲 q 鍵一次)。
操做實例:
在命令行中輸入 「top」
便可啓動 top
top 的全屏對話模式可分爲3部分:系統信息欄、命令輸入欄、進程列表欄。
第一部分 -- 最上部的 系統信息欄 :
第一行(top):
「00:11:04」爲系統當前時刻;
「3:35」爲系統啓動後到如今的運做時間;
「2 users」爲當前登陸到系統的用戶,更確切的說是登陸到用戶的終端數 -- 同一個用戶同一時間對系統多個終端的鏈接將被視爲多個用戶鏈接到系統,這裏的用戶數也將表現爲終端的數目;
「load average」爲當前系統負載的平均值,後面的三個值分別爲1分鐘前、5分鐘前、15分鐘前進程的平均數,通常的能夠認爲這個數值超過 CPU 數目時,CPU 將比較吃力的負載當前系統所包含的進程;
第二行(Tasks):
「59 total」爲當前系統進程總數;
「1 running」爲當前運行中的進程數;
「58 sleeping」爲當前處於等待狀態中的進程數;
「0 stoped」爲被中止的系統進程數;
「0 zombie」爲被複原的進程數;
第三行(Cpus):
分別表示了 CPU 當前的使用率;
第四行(Mem):
分別表示了內存總量、當前使用量、空閒內存量、以及緩衝使用中的內存量;
第五行(Swap):
表示類別同第四行(Mem),但此處反映着交換分區(Swap)的使用狀況。一般,交換分區(Swap)被頻繁使用的狀況,將被視做物理內存不足而形成的。
第二部分 -- 中間部分的內部命令提示欄:
top 運行中能夠經過 top 的內部命令對進程的顯示方式進行控制。內部命令以下表:
s
- 改變畫面更新頻率
l - 關閉或開啓第一部分第一行 top 信息的表示
t - 關閉或開啓第一部分第二行 Tasks 和第三行 Cpus 信息的表示
m - 關閉或開啓第一部分第四行 Mem 和 第五行 Swap 信息的表示
N - 以 PID 的大小的順序排列表示進程列表(第三部分後述)
P - 以 CPU 佔用率大小的順序排列進程列表 (第三部分後述)
M - 之內存佔用率大小的順序排列進程列表 (第三部分後述)
h - 顯示幫助
n - 設置在進程列表所顯示進程的數量
q - 退出 top
s -
改變畫面更新週期
第三部分 -- 最下部分的進程列表欄:
以 PID 區分的進程列表將根據所設定的畫面更新時間按期的更新。經過 top 內部命令能夠控制此處的顯示方式
在Linux下查看內存咱們通常用free命令:
[root@scs-2 tmp]#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266180 3250004 16176 0 110652 2668236
-/+ buffers/cache: 471116 2795064
Swap: 2048276 80160 1968116
下面是對這些數值的解釋:
total:總計物理內存的大小。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Shared:多個進程共享的內存總額。
Buffers/cached:磁盤緩存的大小。
第三行(-/+ buffers/cached):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第四行就很少解釋了。
區別:第二行(mem)的used/free與第三行(-/+ buffers/cache) used/free的區別。 這兩個的區別在於使用的角度來看,第一行是從OS的角度來看,由於對於OS,buffers/cached 都是屬於被使用,因此他的可用內存是16176KB,已用內存是3250004KB,其中包括,內核(OS)使用+Application(X, oracle,etc)使用的+buffers+cached.
第三行所指的是從應用程序角度來看,對於應用程序來講,buffers/cached 是等於可用的,由於buffer/cached是爲了提升文件讀取的性能,當應用程序需在用到內存的時候,buffer/cached會很快地被回收。
因此從應用程序的角度來講,可用內存=系統free memory+buffers+cached。
如上例:
2795064=16176+110652+2668236
接下來解釋何時內存會被交換,以及按什麼方交換。 當可用內存少於額定值的時候,就會開會進行交換。
如何看額定值:
cat /proc/meminfo
[root@scs-2 tmp]# cat /proc/meminfo
MemTotal: 3266180 kB
MemFree: 17456 kB
Buffers: 111328 kB
Cached: 2664024 kB
SwapCached: 0 kB
Active: 467236 kB
Inactive: 2644928 kB
HighTotal: 0 kB
HighFree: 0 kB
LowTotal: 3266180 kB
LowFree: 17456 kB
SwapTotal: 2048276 kB
SwapFree: 1968116 kB
Dirty: 8 kB
Writeback: 0 kB
Mapped: 345360 kB
Slab: 112344 kB
Committed_AS: 535292 kB
PageTables: 2340 kB
VmallocTotal: 536870911 kB
VmallocUsed: 272696 kB
VmallocChunk: 536598175 kB
HugePages_Total: 0
HugePages_Free: 0
Hugepagesize: 2048 kB
用free -m查看的結果:
[root@scs-2 tmp]#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189 3173 16 0 107 2605
-/+ buffers/cache: 460 2729
Swap: 2000 78 1921
查看/proc/kcore文件的大小(內存鏡像):
[root@scs-2 tmp]# ll -h /proc/kcore
-r-------- 1 root root 4.1G Jun 12 12:04 /proc/kcore
備註:
佔用內存的測量測量一個進程佔用了多少內存,linux爲咱們提供了一個很方便的方法,/proc目錄爲咱們提供了全部的信息,實際上top等工具也經過這裏來獲取相應的信息。/proc/meminfo 機器的內存使用信息/proc/pid/maps pid爲進程號,顯示當前進程所佔用的虛擬地址。/proc/pid/statm 進程所佔用的內存[root@localhost ~]# cat /proc/self/statm654 57 44 0 0 334 0輸出解釋CPU 以及CPU0。。。的每行的每一個參數意思(以第一行爲例)爲:參數 解釋 /proc//statusSize (pages) 任務虛擬地址空間的大小 VmSize/4Resident(pages) 應用程序正在使用的物理內存的大小 VmRSS/4Shared(pages) 共享頁數 0Trs(pages) 程序所擁有的可執行虛擬內存的大小 VmExe/4Lrs(pages) 被映像到任務的虛擬內存空間的庫的大小 VmLib/4Drs(pages) 程序數據段和用戶態的棧的大小 (VmData+ VmStk )4dt(pages) 04查看機器可用內存/proc/28248/>free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Mem: 1023788 926400 97388 0 134668 503688-/+ buffers/cache: 288044 735744Swap: 1959920 89608 1870312咱們經過free命令查看機器空閒內存時,會發現free的值很小。這主要是由於,在linux中有這麼一種思想,內存不用白不用,所以它儘量的cache和buffer一些數據,以方便下次使用。但實際上這些內存也是能夠馬上拿來使用的。因此 空閒內存=free+buffers+cached=total-u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