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fana是一款採用go語言和Angular框架編寫的開源的可視化工具,主要用於大規模指標數據的可視化展現,提供包括折線圖,餅圖,儀表盤等多種監控數據可視化UI,是網絡架構和應用分析中最流行的時序數據可視化工具,支持多種不一樣的時序數據庫數據源。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grafana/grafana。git
Grafana官網地址:https://grafana.com/grafana/
Grafana文檔地址:https://grafana.com/docs/
系統:CenterOS7.2
Grafana下載地址:https://grafana.com/grafana/download
首先下載你須要安裝系統的對應版本的安裝文件:
centos7下載安裝Grafana步驟:github
wget https://dl.grafana.com/oss/release/grafana-6.3.3-1.x86_64.rpm
sudo yum localinstall grafana-6.3.3-1.x86_64.rpm
安裝完成以後啓動Grafana服務:sql
service grafana-server start
而後在瀏覽器上經過ip:3000訪問,默認端口3000
注意:若是瀏覽器訪問不了,多是防火牆的問題,關閉防火牆便可。
關閉防火牆命令:數據庫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Grafana登錄界面(默認登陸名和密碼admin/admin):
centos
儀表板地址:https://grafana.com/grafana/dashboards?dataSource=influxdb
複製id:
這樣就導入好了一個儀表板。瀏覽器
新建儀表板並接入數據:
選擇圖表:
建立儀表板:
對接數據並選擇時間週期以及刷新頻率:
選擇數據源,寫sql,選擇展現series仍是table,而後能夠設置數據的時間週期
和數據的取數時間間隔:
呈現出來的數據:
這樣就作好了一個儀表板:
網絡
首先咱們能夠用InfluxDB官方提供的數據:
文檔地址:https://docs.influxdata.com/influxdb/v1.7/query_language/data_download/
找到樣本數據:
按照文檔操做,第一步連上InfluxDB:
建立一個名字爲NOAA_water_database的數據庫並查看是否建立成功:
按照官網上給的命令下載官網上提供的數據:
將數據寫入InfluxDB:
架構
influx -import -path=NOAA_data.txt -precision=s -database=NOAA_water_database
查看數據是否寫入成功:
咱們再來查詢一下數據看看:框架
到這裏數據就導入成功了,而後後續就能夠對這些數據進行操做練習了。工具
(1)配置數據源
(2)開始配置儀表板
這樣一個儀表板就配置成功了。而後若是你本身還想配置其它的,根據以上方法繼續配置便可。